四川省自贡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194709872 上传时间:2021-08-3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1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自贡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自贡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自贡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自贡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自贡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自贡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自贡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解析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 汽油挥发、酒精燃烧B. 食物腐烂、钢铁生锈 C. 蜡烛熔化、白磷自燃D. 水分蒸发、滴水成冰 2.以以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根本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 A.取粉末状固体药品B.倾倒液体 C.过滤D.加热液体 3.月球上的“氦-3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核聚变燃料-氦-3,以解决地球能源危机。氦-3 原子核里有 2 个质子, 1 个中子, 相对原子质量为 3, 以下表示氦-3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选项是() A.B.C.D. 4.“神舟六号太

2、空舱利用 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 CO2转化为 O2, 而 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 反响前后都不变。那么 NiFe2O4在该反响中是 A. 反响物B. 生成物 C. 催化 剂D. 消毒剂 5.以下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以下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现象或事实微观解释 A 夏天比冬天衣服容易晾干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B CO2

3、和 CO 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 物质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D10mL 水和 10mL 酒精混合体积小于 20mL微粒之间有间隙 A. AB. BC. C D. D 7.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 质子数B. 中子数 C. 最外层电子数D. 电 子层数 8.以下为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有错误的选项是() A. 属于混合物的“水:湖水、冰水混合物、矿泉水、澄清石灰水等 B. 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 C. 工业制氧多采用别离液态空气法,利用各组分沸点不同 D.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9

4、.2021 年我国宣传“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以下有关水 的宣传错误的选项是() A. 肥皂水鉴别硬水 、软水B. 经过沉淀 、过滤 、吸附后得到纯水 C. 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污染D.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0.氢气是新型清洁能源, 但难储运。 研究发现, 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 以下有关 57 号元素镧(La) 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57 B.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57 C.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57 D. 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11.实验室制取氧气错误的操作是() A. 装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

5、性 B.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 C. 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D.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1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 水分子B. 氧元素和氢元素 C. 氧原子和氢原子D. 氢分子和氧 分子 13.以下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 14.根据图的信息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氯原子的质子数是 17B. 氯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 C. 当 X=8 时,该微粒是阳离子D. 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 15.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响,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以下

6、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化学反响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B.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C. 由图可知所有分子的体积都大于原子体积D. 该反响是既不是分解反响也不是化合反响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6.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氢氧根离子_ 2三个磷原子_ 3氩气_ 4两个氧分子_ 17.以下数字的含义 2H2O 前面“2的意义_;右下角“2的意义_;3Al3+前面“3的意义_;右上角 “3的意义_ 2的意义: 1_; 2_; 3_; 4_; 19.根据物质组成种类的多少可以把物质分为纯洁物和混合物;而根据纯洁物中组成元素的多少又可以分 成单质和化合物。现有以下物质:(1)氢气(2)牛奶(3)空气(4)氧化

7、铝(5)水(6)白磷(P)(7)高锰酸钾,属于混合 物的有(填序号,下同)_,属于化合物的有_,属于单质的是_,属于氧化物的是 _。 20.如以下列图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 a 和气体 b。请答 复: 1气体 a 为_,具有_性,因此点燃前必须_。a、b 两管理论上得到的气体体积 比为_; 2这一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是_ 21.如以下列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氧气,请答复以下问题。 1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那么氧气应从_端导管通入。 2假设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使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从_端导管通入。 三、推断题三、推断题 22.有 A、B、C、D 四种元素,A 是地

8、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B 的单质在 A 的单质中剧烈燃烧,发出明 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E;D 的原子核外有 13 个电子。根据以上条件答复: 1写出 A、B 的元素符号 A:_B:_ 2写出 D 元素的离子符号_气体 E 的化学式是_ 3写出单质 A 和单质 B 反响生成 E 的文字表达式:_根本反响类型是_ 四、实验题四、实验题 23.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b_。 2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 其中二氧化锰起_ 作用。 3用 A 装置制取氧气时,一种物质作反响物发生反响的文字表达式为_。

9、 4用 E 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其中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 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 密度比空气小。 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 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是_和_(填 序号)。 五、计算题五、计算题 24.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很多同学爱吃的某些小包装零食中,喊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 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的化学式为 C3H5ON,答复以下问题 1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 2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填最简单整数比)。 3每个丙烯酰胺分子中有_个原子。 4在_克丙

10、烯酰胺中,含有 36g 碳元素。 答案解析局部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解答】A、汽油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 碳,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 变化,符合题意; C、蜡烛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白磷自燃能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学 变化,不符合题意; D、水分蒸发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滴水成冰由液态变为固态,没有新物质 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

11、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 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解析】【解答】取用时可以用药匙或者纸槽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具体的操作 是:先将试管倾斜,把盛药品的药匙或者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起来倾倒液体时, 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过滤时应该用玻璃 棒引流,否那么易导致液体洒在过滤器的外边;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 之一。 故答案为:A 【分析】A 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解答 B 根据倾倒液体是瓶塞要倒

12、放解答 C 根据过滤的本卷须知解答 D 根据液体加热时,试管内的 液体不能超过其溶剂的三分之一解答 3.【解析】【解答】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 层上的电子数;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所以氦-3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 【分析】 氦-3 原子 质子数电子数2 分析。 4.【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 NiFe2O4促进了反响的发生,但反响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符合 催化剂的定义,属于催化剂。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 5.【解析】【解答】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

13、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故 A 符合 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不产生白雾,故 B 不符合题意。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 C 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 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 6.【解析】【解答】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夏天比冬天衣服容易晾干,故 A 不符合题意; B、CO2和

14、 CO 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故 B 不符合题意; C、物质热胀冷缩是由于温度改变,导致分子间隔发生改变,分子的体积不变,故 C 符合题意; D、10mL 水和 10mL 酒精混合体积小于 20mL是由于微粒之间有间隙,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结合所给现象对应分子的体积小、分子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解释其 现象。 7.【解析】【解答】A、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质子无直接关系,故 A 不符 合题意。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内中子数无关,故 B 不符合题意。 C、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

15、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 C 符合题意。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无直接关系,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析。 8.【解析】【解答】A、湖水、矿泉水、澄清石灰水中都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中只 含一种物质,属于纯洁物,故 A 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属于空气污染物,故 B 不符合题意; C、工业制氧多采用别离液态空气法,利用各组分沸点不同,通过控制温度,沸点低的氮气先蒸发出来, 故 C 不符合题意;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

16、大,空气质量越差,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混合物为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分析; B、根据空气污染物的物质分析; C、根据工液制氧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加热蒸发分析; D、根据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分析。 9.【解析】【解答】A、 水样参加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肥皂水可鉴别硬 水 、软水,故 A 不符合题意; B、经过沉淀 、过滤 、吸附后得到的水仍存在可溶性杂质,不是纯水,故 B 符合题意; C、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污染,故 C 不符合题意;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硬水软水用肥皂水鉴别分析; B、根据沉淀、过滤、吸附后的水中仍有可溶性杂质分析; C、根据农药、化肥会造成水污染分析; D、根据水的组成元素分析。 10.【解析】【解答】A. 原子的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57,故不符 合题意; B. 原子的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57,故不符合题意; C. 原子的序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