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名校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194709813 上传时间:2021-08-3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4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合肥名校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合肥名校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合肥名校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合肥名校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合肥名校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合肥名校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合肥名校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一、选择题每题 1 1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1.十一黄金周,小明外出旅游拍到了四张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上发生的景象没有涉及化学变化,这张照 片应该是 A. 树叶腐烂 B. 高山流水 C. 缤纷烟火 D. 枫叶变红 2.以下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坩埚钳B. 量桶 C. 长颈漏斗D. 锥形 瓶 3.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以下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用硫代替红磷 B. 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 21% C.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

2、的防腐 D. CO2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4.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局部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S、P 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B. 、两类反响均表达了氧气的可燃性 C. Fe 在、两类反响中的产物不相同D. 类反响放出热量,类反响吸收热量 5.以以下列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洁物的是 A.B.C.D. 6.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用 “氢原子,那么以下粒子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A.B.C.D. 7.对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错误的选项是: A. 属于同一种元素B. 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C

3、. 得到电子可形成D. 表示不同种离子 8.以下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选项是: A. 三个钠原子:3Na+B. 两个二氧化碳分子:2CO2 C. 镁离子 Mg+2D.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9.月球上的“氦-3蕴藏量巨大,探月的目的之一是获取核聚变燃料氦-3,,以解决地球能源危机。氦-3 原子核里有 2 个质子,一个中子,相对原子质量为 3,以下表示核-3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选项是 A.B.C.D. 10.以下说法完全正确的选项是 A.氖气的化学式NeB. 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 1 个硅原子Si 1 个钠离子Na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元素周期表元素排列顺序质子数 C.铁

4、由分子构成 二氧化碳由原子构成 氧化钠由离子构成 D.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 A. AB. BC. C D. D 二、非选择本大题包括二、非选择本大题包括 5 5 小题,每空小题,每空 1 1 分,共分,共 2626 分分 11.多角度认识化学物质,有助于同学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如氮气宏观上是由_元素组成。 2化学研究物质的结构,如铁微观上是由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3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以下物质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_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铜用于制导线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4化学研究物质的

5、变化,请用化学符号或文字表达式表示以下化学反响: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 实验室中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_ 12.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 1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任选一个改正过来:_ 2小杭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洁氧气,他可选择上述_填字母装置进行组合进行, 他选择的发生装置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 3小苏同学选用 C 装置制取某种气体,她将仪器换成了分液漏斗或注射器,她这样改变的优点是 _,小广同学认为选用 B 装置制取气体效果更好,他的理由是_ 。 4小扬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极易

6、溶于水;那么她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如果选用 G 装置收集 NH3, 那么 NH3应从导管 _通入填字母编号 13.“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是 21 世纪化学科学开展重要方向之一。如以下列图四种途径都可以 得到氧气。 1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填甲、乙或丙途径更表达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工业上利用丁途径大量制取氧气的过程发生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3请用文字表示丙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响_。 4某同学在选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在实验室没有找到催化剂二氧化锰,于是用高锰酸钾替代也能加 快氯酸钾制取氧气,于是同学认为高锰酸钾也能作为氯酸钾分解反响的催化剂,你_填:“同意 或“不同意,你的

7、理由是_。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科学,探究实验展示了化学的无穷魅力,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也提炼了许多 探究方法。 1【提出问题】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分子的运动速率与分子质量有什么关系。 【假设猜想】猜想一: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猜想二:_,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2【查阅资料】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NH3,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HCl,二者接触反响 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 【设计实验】如以下列图,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 【实验现象】C 处产生的白烟较多 【解释与结论】氨分子的分子质量小于氯化氢分子的分子质量,该反响的文字表达式为_ 3【反思与评价】老师提醒同学

8、们应该佩戴口罩或通风橱中进行操作,你认为老师提出这样的操作的 原因是_ 4【拓展探究】完成上述实验后,化学兴趣小组还想研究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成正比的关系他们将 等量的品红分别滴入到等量的热水和冷水中,其实验现象如下所示 实验过程冷水热水 开始红色扩散较快红色扩散较慢 长久放置最终均成为红色、均匀、透明的液体 此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与老师讲解的结论恰好相反,试从控制变量角度进行分析小组同学操作缺乏之处是 _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以以下列图所示实验,当向乙烧杯中依次参加 MnO2和 H2O2溶液时,发现有 大量气泡产生,并产生大量白雾,蜡烛燃烧更旺,但过一会儿逐渐熄灭,而甲烧杯中蜡烛一直持续燃

9、烧。 1【知识回忆】写出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 2【问题 1】导致乙烧杯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燃烧产生的 CO2使蜡烛熄灭;猜想二:白雾是水雾导致蜡烛熄灭;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排除了猜想一,其理由是_。 3【实验 1】向一只装有燃者蜡烛的烧杯中参加 100水,另一只依次参加 MnO2和 H2O2溶液,假 设观察到_的现象,那么猜想二正确。 4 【查阅资料】水雾产生与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有关,并且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 产生的水雾越多。 【问题 2】为什么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水雾越多呢? 【实验 2】分别向三只烧杯依次参

10、加 MnO2和溶质质量分数的不同 H2O2溶液测定温度变化。 H2O 溶液5%10%30% 温度变化曲线 【解释与结论】 该比照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 AH2O2溶液的初始温度相同B反响开始的时间相同C二氧化锰的质量相同 根据实验数据说明该反响是_填:“放热反响或“吸热反响 根据实验探究 2,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_。 5【拓展与延伸】小组同学还利用图甲装置探究“MnO2的用量对 H2O2分解反响的影响,装置中产 生氧气的量可以用压强传感器测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反响放热忽略不 计 2与不同体积的 3% H2O2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_ 图丙是“3%

11、 H2O2溶液 8 毫升与不同质量的 MnO2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_ 三、本大题共三、本大题共 4 4 分分 16.为了测定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时氧气最低浓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又进行了实验探究。他们设 计的实验方案是先将氧气和空气按不同的体积比收集在集气瓶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收集气体的方法 是:在 150mL 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 b,翻开活塞 a 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 当量筒内的水到达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 a,然后翻开活塞 b 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 假设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60%的气体,那么通入氧气的体积和空气的体积约多少

12、毫升? 提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 1/5 来计算,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通入的氧气体积+通入的空气中的 氧气体积 答案解析局部答案解析局部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解析】【解答】A.树叶腐烂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高山流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 烟火燃放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 枫叶变红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 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解析】【解答

13、】A.图为坩埚钳,不符合题意; B.图为量筒,符合题意; C.图为长颈漏斗,不符合题意; D.图为锥形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用仪器的图形和名称分析。 3.【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五氧化二磷固体,压强减小,从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硫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装置内气体压强不变,不能用来测定氧气含量,A 不符合题意; 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大约占 21%,而不是按质量计算,B 不符合题意;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的防腐,C 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硫燃烧生

14、成二氧化硫是气体分析 B、根据空气成分是按体积分数计算分析 C、根据氨气的化学性质分析 D、根据空气成分不是污染物分析 4.【解析】【解答】A、硫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不能产生白烟,磷在氧气中燃烧能够产生大量白烟,A 不符合题意; B、两类反响均表达了氧气的氧化性,氧气没有可燃性,B 不符合题意;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生锈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C 符合题意; 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放出热量,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及物质与氧气反响的现象分析,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响,表达了 氧气的氧化性,二者都放热,不同的是反响现象及剧烈程度。 5.【解析】

15、【解答】A.图中物质的分子有两种,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图中物质的分子只有一种,属于纯洁物,不符合题意; C.图中物质的分子有两种,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图中物质的分子有两种,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图中分子种类分析,同种分子构成的为纯洁物,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为混合物。 6.【解析】【解答】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为水分子,水分子的构成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分析。 7.【解析】【解答】A. 中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B.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不符合题意; C. 和不属于同种元素,

16、符合题意; D. 质子数不同,表示不同种离子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相 等那么化学性质相 似分析。 8.【解析】【解答】A. 三个钠原子表示为 3Na,不符合题意; B. 两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为 2CO2,符合题意; C. 镁离子表示为 Mg2+,不符合题意; D.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符号为 Al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 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 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 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9.【解析】【解答】 氦-3 原子核内 2 个质子,核外 2 个电子;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氦-3 原子核内 2 个质子,核外 2 个电子分析。 10.【解析】【解答】A. 1 个钠离子表示为 Na+, 不符合题意; B.决定元素种类是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