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二)》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凯和****啦 文档编号:194668160 上传时间:2021-08-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二)》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二)》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二)》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二)》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二)》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二)》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二)》教案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二)教案教学设计 第八课时 解决问题(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20页例2及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受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具有相遇问题特征的数学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培育同学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 2、在与他人合作、沟通的基础上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感受到解决数学问题的胜利体验,激发分析、解决问题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 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同一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甲、乙两货车上午8时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时行45km,乙车每时行

2、40km,下午13时两车途中相遇。 你知道A、B两地相距多远? 同学独立完成后,再全班沟通解题思路。 2、老师:假如我们把本题中两车看成两个工程队,把它的行驶速度看成工程队的工作效率,那么两车行驶的时间相当于工程队的什么?(工作时间)两车行驶的路程相当于工程队修复的大路。 即可以把本题改为下面的问题。 看看你会解吗? 课件出示改后的问题:甲、乙两队7月25日起从这段路的A、B两端同时开工,到7月30日(含7月30日)修通这段路,这段路有多少米? (1)老师:请仔细看大屏幕,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然后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说一说(45+40)的和表示什么,乘6的积又表示什么。 假如将这条路的长度

3、当成已知条件,两队每天修路的米数和同时开工的时间不变,问8月1日前能否修完,又该怎样解答? 二、分析解决问题课件 出示P31页例2。 1、理解信息。 (1)老师: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弄清了要求哪些问题; 2、分析解决问题。 (1)老师:要求8月1日前能否修完,说明与修复的什么有关?(时间) 你有什么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先独立思索后再与同桌伙伴商议你的想法是否正确。 (2)汇报。 (3)老师:除通过比较时间来回答问题外,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老师:你理解哪种算法?但两种算法都要先算什么?(时间) (4)改问题,再分析解决。 (第32页算一算) 假如按方案修完这段路,甲队比乙队多修了多少米?你能

4、回答吗? 先独立思索,再列出算式。 对可能消失的解题思路作分析。 457-407 (45-40)7 你能说一说每个算式的解题思路吗? 你理解了这两种解题思路了吗?喜爱哪一种?为什么?把你的想法与同桌沟通。 (5)加深对问题的分析。 老师:解决例2的问题,你是怎样想例2的第2问呢? 所以对一个问题的解决,有时不止用一种方法,在多种解法中,你应当尽量用什么方法解决呢?(用自己理解的、更简便的方法解决) 三、课堂活动 1、先独立思索解答,再同桌沟通。 第21页课堂活动第2题。 2、独立完成作业第23页5,6,7,8题。 四、课堂小结 老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那些体会? 这节课是在同学已经

5、把握了“两人的速度和时间=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基础上绽开教学的,并且本节课是利用类似于由这类数量关系推出“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两人的速度和=时间”的数量关系来解决的简洁实际问题。但是不管是求所行路程还是求类似于所行时间的问题,虽然大事不同,数量名称不同,但数量之间的关系相同都是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上节课同学把握的有关学问,可以直接用于本节课的学习。因此,本节课一开头就从同学原有学问入手绽开对新学问的研讨,通过旧学问和新学问的转化比较,沟通了新旧学问的内在联系,关心同学找准新旧学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同学能有效地借助原有学问来分析、解答新的问题。在分析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还尽可能地让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发挥同学学习的主体作用。敬重同学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的解释,鼓舞同学的多向思维,从中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由复习引入中的第一题转变成其次题,老师特意让同学经受转变的过程,既利于拓展同学的思路,激发同学充分的想象,活跃思维,又让同学直观地熟悉,并沟通了两类问题的关系,使同学能更好地把握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此外,教学中还注意同学的相互争论,注意用线段图再造“行走”或修路的情景,为同学的分析供应表象支持,这些都是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通过这些教学把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教学反思: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