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amp#215;&amp#215;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 论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

上传人:379****76 文档编号:194578505 上传时间:2021-08-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amp#215;&amp#215;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 论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年&amp#215;&amp#215;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 论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年&amp#215;&amp#215;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 论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amp#215;&amp#215;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 论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amp#215;&amp#215;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 论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 论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20_年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连同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州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十五”回顾和20_5年工作情况“十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州上下认真组织实施全州“十五”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纲要,抢抓机遇,务实进取,有效克服了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州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五”期间,全州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烟、茶、畜、果、药、菜为主的六大特色产业基本形成,以卷烟、水电、富硒绿

2、色食品、药化、建材为主的五大工业逐步壮大,以重点景区建设为主的旅游产业初步形成。到20_5年,全州生产总值达到173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34.5,年均增长6.1。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十五”期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64亿元(含“两路”),是“九五”时期的3.3倍,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扩建三大项目开工建设,一大批交通、通讯、能、电网、水利、生态、市政建设项目相继实施,全州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州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较“九五”期末增长32.2,按可比口径增长61.3,年均增长10。改革开放取得新进步。全州933户国有集体企业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州域经济初步实现民营化;

3、农村税费改革实现了农业税和除烟叶以外的特产税全免;州县市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各项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都取得较好成效。全州实际利用外资1933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8875万美元,分别为“九五”时期的6.46倍和2.04倍,累计引进过百万以上投资项目440多个,到位资金54.67亿元。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高;“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农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民族文化大州建设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新的发展;医疗卫生网络进一步健全,基本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广播电视实现了州、县(市)、乡(镇)光纤联网。人民生活

4、不断改善。全州基本建立起了覆盖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合力扶贫攻坚,实施“整村推进”,解决了10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提高了50万低收入贫困人口的温饱,解决了50万农村人口饮水难问题,全州基本消除了农村特困户的茅草房;全州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较“九五”期末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的五年,是全州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的五年,是各行各业实现新发展的五年,是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的五年。刚刚过去的20_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经过全州上下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州五届人

5、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州gdp同比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2,第二产业增长12.3,第三产业增长9.4)。农村经济方面。认真落实“一免三补”等惠农政策,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科技兴农。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53.58万吨;新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33.5万亩;全州已有97个特色农产品获得无公害、绿色及有机农产品标志。工业经济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6.17亿元,增长23.4;实现工业增加值23.12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同比增长22.2;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户;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52个,完成技改

6、投资12.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07亿元(不含“两路”),同比增长11.5;全州重点项目(不含“两路”)实际完成投资34.55亿元;机场改扩建顺利完成,铁路、高速公路、水布垭电站建设进入投资高峰期,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旅游等第三产业方面。全年接待游客215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11.85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7.5亿元,分别增长52、69、41;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73亿元,同比增长13.9;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产值或营业额134.17亿元,实缴税金4.55亿元,分别增长14.5和13.3。财政金融方面。全地域财政收入完成21.55亿元,同比增长30.

7、5,八县市均实现了财政收入过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34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5.2;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19.1和20.8,基本实现了存贷“双增”20的目标。改革开放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农村各项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得到巩固,做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顺利完成了土地二轮延包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全州53的事业单位实行了聘用制;加大了财政改革力度,在州直和县市全面推行了部门预算,建立和完善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州直统一津补贴;加大了政府采购力度,全年实现政府采购额2.87亿元,节约率达12.2;积极推进了投资体制改革,对非政府投资的项目一律实行核准制或备案制

8、。全州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45个,实际到位资金17.92亿元。外贸出口完成2835万美元,同比增长26.8。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科技“三项经费”得到落实,科技研发、应用、推广工作不断加强。教育投入继续增加,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条件继续改善。人口、资、环境三项基本国策得到落实。民族文化大州建设逐步推进,文化体育事业有新的发展。医疗救治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稳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开展。不断深化了国防教育、“双拥”创建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民族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统计、移民、外事、侨务、对台、宗教、史志、档案、新闻出版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事业继续得到重

9、视和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方面。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社会保险扩面4.45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38.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各项社会保险费征收总额3.61亿元,增长15.2。“整村推进”式扶贫取得明显成效,绝对贫困人口减少2万人,解决了5万返贫人口的温饱问题。切实加强了“两个低保”和社会救助工作,妥善安排了灾区群众生活,全年发放各类救助金701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和3.1;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359元。十件实事方面。新建沼气池8.17万口;实施农村饮水安全试点工程,解决了3.1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16

10、.74万平方米;解决了234所中小学饮水难和591所中小学如厕难问题;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校校通;新建村卫生室247所,维修整顿村卫生室1481所;实施电话村村通工程,农村电话混合覆盖率达到98;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36万人,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15万人;启动了县市廉租房建设,推动了经济适用住房和老年公寓建设;清和园后续工程西广场已竣工,凤凰山隧道、凤凰大桥已开工建设。社会稳定方面。全面推行“治安中心户”建设,基本建立起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加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和防控,强化了防控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煤矿、非煤矿山、化学危险品、烟花爆竹及民爆物品、交通安全等专

11、项治理,安全生产形势趋于稳定。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政府自身建设方面。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整改。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做到依法行政,坚持出台规范性文件时先过“法律关”。凡是事关全州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力求做到民众参与、专家咨询,科学决策。坚持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政府工作,认真办理议案、建议和提案,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群众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注重从头上减少和控制腐败。广泛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建立了政务公开制、首问责任制、服务

12、承诺制。各位代表,“十五”期间,全州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20_5年既定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全州人民在州委领导下团结奋斗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民团体积极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公务员和各领域、各行业的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民团体,向驻我州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向武警官兵、政法干警以及关心、支持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回顾“十五”历程,总结20_5年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当

13、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农业和农村基础条件差,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大;工业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各项改革推进难度大,民间投资增长较慢,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医疗资配置不均衡,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城镇化的进程缓慢,农村贫困面仍然较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仍然比较困难,就业渠道不宽,社会保障面较窄,扶贫开发的任务还很艰巨;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财政对公共事业、社会保障支撑的压力大;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效能建设有待加强,社会管理的任务繁重,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

14、生。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逐步加以解决。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与措施“十一五”时期是我州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州“打基础,调结构,抓质量,提速度”的关键阶段,全州上下务必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优化发展环境为抓手,以加快“一主三化”进程、构建“和谐恩施”为目标,重点抓好特色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经过“十一五”的努力

15、,初步建成“五大产业基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12和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不含“两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全地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外贸出口、利用外资年均分别增长10以上;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6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5和3;平均每年减少农村极端贫困人口万人;解决4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城镇化率提高68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

16、以内,总人口控制在400万人以内;新建成沼气池40万口,农村适宜地区基本普及沼气;森林覆盖率提高12个百分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5,高中阶段入学率力争达到70,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20_/10万以内,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65/10万以下和20以下。(二)“十一五”时期的发展重点“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是推进“三大建设”,即推进特色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第一,推进特色产业建设,努力建设五大产业基地产业建设是州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十一五”时期,初步建成“五大产业基地”。加快开发特色优势资,力争建成全国知名的绿色产业基地。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以特色资、绿色资为依托,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加快特色板块基地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