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的下肢浮肿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94487275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人的下肢浮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糖尿病人的下肢浮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糖尿病人的下肢浮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糖尿病人的下肢浮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人的下肢浮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人的下肢浮肿 糖尿病人的下肢浮肿常见于以下情况: 1.糖尿病并发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糖尿病人下肢水肿的最常见原因。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损害时,由于尿蛋白大量漏出、小球滤过率下降以及严重低蛋白血症而引起双下肢、眼睑及颜面浮肿,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浮肿。患者尿常规检查可见蛋白与管型,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升高。 2.糖尿病并发心脏病 糖尿病很容易并发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病情严重者可因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右心功能不全)引起体循环淤血及水钠潴留,导致颈静脉怒张、肝脾肿大及双下肢对称性水肿。这种病人往往同时伴有心慌、胸闷、气促等心血管症状及心电图缺血性改变。 3.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

2、病变 糖尿病神经性水肿多见于双下肢,与体位、活动有关。这是由于植物神经(主要是交感神经)受损,引起末梢血管扩张充血,双下肢静脉淤血而水肿;此外,神经营养障碍引起局部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也会导致下肢浮肿。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水肿,大多伴有肢端麻木、疼痛、袜套样感觉减退等症状。 4.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 当患者下肢静脉出现病变(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导致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静脉高压时,可以出现下肢水肿,但往往呈单侧水肿。 5.糖尿病合并足感染 患者足部皮肤损伤感染,局部炎症反应也可导致水肿,这类患者往往还伴有局部皮温升高、皮肤发红、疼痛等急性炎性表现。 6.糖尿病合并严重营养不

3、良 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节食过度,热量以及蛋白质的摄入严重不足,导致低蛋白血症性及营养不良性浮肿。 7.药物因素 某些降糖药物及降压药物均可引起水钠潴留,导致下肢浮肿。前者如胰岛素、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罗格列酮、吡咯列酮);后者如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其共同特点是水肿发生在用药后,停药后不久消失。 8.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 某些糖尿病人(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同时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后者可引起下肢或颜面黏液性水肿,其特点是用指头按压水肿部位不出现凹陷性改变。此外,甲减病人往往有倦怠无力、嗜睡、怕冷、心动过缓、便秘等伴随症状,化验显示甲状腺功能(FT3、FT4)低下。 9

4、.特发性水肿 女性糖尿病人出现下肢浮肿时,要注意排除“特发性水肿”。这种水肿常发生于育龄期,患者常伴有神经官能症的症状,水肿的发生常常与月经周期有关。“立卧位水试验”阳性将有助于特发性水肿的诊断。 其他 糖尿病患者如合并慢性肝病等情况时,也可出现下肢水肿。患者有慢性肝病表现(如纳差乏力、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黄疸等)及肝功异常,结合肝胆B超检查可鉴别。 总之,糖尿病水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查清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附:立卧位水试验 清晨空腹排小便后,饮水1000ml; 立位活动状态下每小时排尿一次,连续4次,计算总尿量。第二天同样饮水1000ml;卧位休息状态下,每小时排尿一次,连续4次,计算总尿量。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如果立位尿量低于卧位尿量的50%,即为阳性。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