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云南省曲靖市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真题】高频考点

上传人:spr****hai 文档编号:194483682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7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云南省曲靖市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真题】高频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21年云南省曲靖市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真题】高频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21年云南省曲靖市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真题】高频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21年云南省曲靖市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真题】高频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21年云南省曲靖市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真题】高频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云南省曲靖市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真题】高频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云南省曲靖市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真题】高频考点(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云南省曲靖市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真题】高频考点一、单选题(共100题)。(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老子的一句名言,它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 矛盾双方互相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 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C.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D. 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矛盾作用【答案】:A【解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即哲学里的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互相依赖,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故选A。(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的核心部分和灵魂是( )。A.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B.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C. 社会主义教育事业D. 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和灵魂。( )3.下列各组中两句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动用流动资金,非得经过批准不行B. 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C. 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D. 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答案】:C【解析】:C项“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是说

3、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是说我愿意做。因此C项表达的意思不同。( )4.解放初期,有一次毛泽东和周谷城谈话。毛泽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周谷城回答说:“成功也是失败之母。”毛泽东思索了一下说:“你讲得好。” 上述文字所要强调的内容是( )。A. 戒骄戒躁B. 毫不气馁C. 忍辱负重D. 持之以恒【答案】:A【解析】:文段强调的是“成功是失败之母”,意思是成功之后如果骄傲会导致失败,即文段所要强调的是戒骄戒躁。故选A。( )5.关于我国的水利工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建于公元前214年的灵渠,是世界最古老的水利工程B. 三峡水电站,位于重庆市市区到湖北省

4、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C. 坎儿井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D.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答案】:A【解析】: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是世界最古老的水利工程。坎儿井、长城、京杭大运河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6.不当得利:指一方并非因为自己的违法行为而获得利益,但利益的获得又没有合法根据,致使他人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种情况属于不当得利?()A. 小章在一次运货中,虽然发现对方因失误算多了很多的货物,但是没有告诉对方B. 某甲为某乙介绍一笔生意给某丙,然后他分别从某乙和某丙处提取“联系费”C. 卖水果的鲁某将顾客遗忘在水果摊上的手提包加以藏匿,将财

5、物据为己有D. 王某偷的5000元钱【答案】:A【解析】:抓住题目关键,自己获得利益没有违法,同时他人利益受到损害,A项符合,B项没有损害他人利益,C项卖水果的属于侵占罪,违法, D项明显的违法行为 (本解析由王雪芹提供)( )7.在公诉案件中,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前受刑事追诉的涉嫌犯罪的人被称为( )。A. 人犯B. 被告人C. 犯罪嫌疑人D. 犯人【答案】:C【解析】:提起公诉前叫“犯罪嫌疑人”,审判阶段叫“被告人”,判决之后叫“罪犯”。( )8.在确立以夏、商、周为核心的中国上古史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历谱推定、文献梳理、考古与碳十四测定等课题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提出了夏商周

6、年表。尽管这个年代表还有不够 之处,但它的提出毕竟标志着中国的上古史已不是 传说,而是可信的历史了。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细致 子虚乌有B. 精准 虚无缥缈C. 合理 扑朔迷离D. 精确 空穴来风【答案】:B【解析】:因为是年代表,所以在时间上要求的是准确,而不要求精确。“精准”强调的是“准”,意为非常准确,用在此处较为贴切;“精确”强调极精、极准确,非常正确之意,用在此处不恰当。空穴来风:比喻消息或传说并非完全无根据。此空前已有“不是”,因而不宜用。就“传说”而言,“虚无飘渺”更为贴切。( )9.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

7、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A.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 有其因必有其果【答案】:C【解析】:水滴之所以能够穿石,在于日积月累的积累,同样溪水之所以能够战胜岩石,在于长期的坚持,这充分反映了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故选C。( )10.1,4,3,2,2,4,( ),3,5,2A. 2B. 3C. 4D. 5【答案】:B【解析】:每两个一组,二者之积依次为4,6,8,(9),10,这是连续合数。( )11.一件可能使人感到吃惊的事实是,目前不但世界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而且同世界上人均收入的增

8、长速度相比,粮食增长速度也是较快的,甚至其他商品价格的增长速度也比不上粮食的增长速度。尽管如此,今天在全世界仍有很多人口得不到充足的粮食。据估计,由于缺粮而面临饥饿的人口有3.4到7.3亿之多,他们尤其集中在南亚和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 这段文字想要说明的问题是( )A. 世界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B. 尽管世界粮食生产充足,但仍有很多人口得不到充足的粮食C. 其他产品价格的增长速度比不上粮食的增长速度D. 因缺粮而面临饥饿的人口有34到73亿之多【答案】:B【解析】:前面讲述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后面出现转折词语“尽管如此”,又列举出饥饿的人口数据。故选B。(

9、)12.111_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A.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B.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C.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D.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诗句咏物抒怀,富含哲理,表达的是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和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选项A与之相似,表达的是只有向上才能高瞻远瞩的精神。( )13.定义:犯罪故意是指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

10、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无罪过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典型例证:(1)小明悄悄把脚放在桌子边,害同学摔了一跤(2)警察小李认为自己的枪法百发百中,面对挟持人质的抢匪开枪,结果打中了人质(3)做完饭菜的父亲把菜刀放在厨房的桌子边上,小孩子去拿的时候不小心掉下来砍伤了脚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C【解析】:解析:(1)不属于犯罪,(2)属于犯罪过失,(3)属于无罪过事件。( )14.对某小区432户居民调查汽车与摩托车的拥有情况,其中有汽

11、车的共27户,有摩托车的共108户,两种都没有的共300户,那么既有汽车又有摩托车的有( )。A. 10户B. 8户C. 6户D. 3户【答案】:D【解析】:设有汽车的为A (27),有摩托车的为B(108),显然,A+B=27+ 108=135,AB=432-300=132,AB=A+B- AB=135-132=3。( )15.一个中年人住进医院,左半边身子没有知觉。有个孩子在病房里大声喧哗,被他父亲拧了一下,痛得直叫。病人说:“我真羡慕这孩子啊!”有人问:“羡慕他无忧无虑?”病人摇头。“羡慕他如花的年龄?”病人说:“不是,我羡慕他有那么敏感的疼痛。如果我能感觉到疼痛,那就意味着康复有望了。

12、”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生命拒绝麻木B. 生命庆幸疼痛C. 生命中的疼痛D. 别样的“疼痛”【答案】:B【解析】:因为病人左半身子没知觉,所以羡慕孩子有敏感的疼痛,其实只是渴望自己也能健康;作为孩子,自己的健康能受到病人羡慕,是值得庆幸的。故选B。( )16.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文学_了,文学家们似乎都已经退隐到超凡脱俗的文学世界里,或专营文学技术的革新,或致力于自我感情的_,在各种重大场合都很难看到文学的身影。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消失 装饰B. 寂静 掩饰C. 沉默 宣泄D. 沉寂 雕饰【答案】:D【解析】:由原文的“退隐”可知,文学并没有完全消失,所以A

13、项错误;“寂静”是形容词,不能做谓语,故B项也不正确。比较“沉默”与“沉寂”,前者指一言不发,后者的意思是杳无音讯。文中提到“文学家们似乎都已经退隐到超凡脱俗的文学世界里”,所以“沉寂”更符合语境语义。“雕饰”指过分地刻画修饰,符合题意。( )17.在国家财力增强,百姓交通需求日益增长的新起点上,需要以改革创新的思路、以人为本的理念,重新定位市场手段和公共服务的关系,合理设计新的制度框架和运营模式,既要持续加大财政投入,体现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要更加科学地用好市场资源和手段;既要摆脱靠贷款拉动、靠收费养活的“路径依赖”,也要把路桥发展与群众承受力、满意度紧密结合起来;既要加大力度治理路桥经营管理

14、中的腐败行为、部门利益,也要推进信息公开,让公众了解和监督路桥的建设运营情况。有共建更有共享,汇民力更为民生,四通八达的道路、飞架南北的桥梁,才会真正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本段文字的主旨是()。A. 政府应心系民众,回归公益本位,多管齐下解决百姓的交通需求问题B. 政府应体现出应有的公共责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合理行政的始终C. 破除路桥暴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百姓有权对其全面了解和监督D. 除了解决路桥建设中的一系列矛盾,政府更要加大力度治理经营管理中的腐败问题【答案】:A【解析】:文段从多个角度说明要解决百姓交通需求日益增长的问题,政府必须努力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最终为民众谋

15、福利。A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准确概括。B项“合理行政”范围过宽,用于此处不适合。C项“破除路桥暴利”文段未体现,且相比之下,C项表述比较片面。D项治理腐败问题只是诸多问题中的一项,文段并未对此有所侧重。故本题选A。( )18.某乡间公路附近经常有鸡群聚集。这些鸡群对这条公路上高速行驶的汽车的安全造成了威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交通部门计划购入一群猎狗来驱赶鸡群。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上述计划构成质疑?A. 出没于公路边的成群猎狗会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B. 猎狗在驱赶鸡群时可能伤害鸡群C. 猎狗可能会有疫病,有必要进行定期检疫D. 猎狗的使用会增加交通管理的成本【答案】:A【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的论点是通过购入一群猎狗来驱赶鸡群,以解决鸡群对于公路上高速行驶的汽车所造成的安全问题,A项指出猎狗也会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