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某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全部教案(共19课时)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194475760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某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全部教案(共19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南京某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全部教案(共19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南京某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全部教案(共19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南京某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全部教案(共19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南京某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全部教案(共19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某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全部教案(共19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某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全部教案(共19课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 X 市 X X 区 第 一 小 学(20 -20 )学年度第 学期教学设计学 科 数学 班 级 教师姓名 教学内容:认识升(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和“试一试” ,第3页“练一练”,第5页练习一第13题)教学课时:第1课时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2、使学生在认识容量及其计量单位“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估计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操作和实验的等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教学难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

2、较等活动,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教学准备:大小不同的玻璃杯和冷水壶各两个,容量是1升的正方体容器一个。教 学 设 计个性化修改一、 初步感知1、 引入:引导学生观察一些饮料瓶、等物品,提问:从商标纸上,你知道这些饮料瓶(罐)原来装了多少饮料吗?追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说说你看到的具体内容。2、 板书课题:认识升二、 认识容量1、 观察比较出示两个大小明显不同的玻璃杯和两个大小相近的冷水壶。先让学生比较两个玻璃杯,说说哪一个能盛的水多一些,哪一个能成盛的水少一些。说明:两个玻璃杯,如果某个玻璃杯能盛的水多一些,我们就说这个玻璃杯的容量比较大;如果某个玻璃杯

3、能盛的水少一些,我们就这个玻璃杯的容量比较小。(板书:容量)再让学生观察两个冷水壶,提问:你能看出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讨论:用什么办法能比较出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呢?演示:把其中一个冷水壶装满橙汁,倒入另一个冷水壶。提问:你发现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小?你是怎样想的?能再找出两个容器并比较它们容量的大小吗?说明:容器的容量是有大小的。2.引发需要。让学生观察自己小组里的冷水壶,指出各组冷水壶的大小相同。提问:你知道这个冷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它的容量?启发学生用纸杯量一量,看看能盛多少杯。学生用自己小组的杯子动手测量,并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提问:同样大

4、的冷水壶,里面装了同样多的橙汁,各小组倒的杯数为什么会不一样呢?有什么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说明:为了准确计量容量的多少,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三、认识容量单位“升”1.引入“升” 出示例2的情境图,提问:观察这里的一幅图,想一想这些瓶、罐或桶分别是用来装什么的?水、油、饮料等物体都是液体,计量这些都是用什么作单位的?提问:你在哪里还见过“升”?你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指出: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2、 认识1升提问:你知道1升有多少吗?出示1升的量杯让学生观察,并说明相应刻度线表示的含义。出示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从里面分别量出正方体容器每条棱的长

5、度。演示:在量杯里装1升水,再把水全部倒入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指出:从里面量,每条边长度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1升。3.教学“试一试”。出示盛有1升水的量杯和一个空的纸杯,从量杯里倒出一杯水,让学生看看倒出一杯水后,量杯里的水少了多少,再估计把1升水倒入这样的纸杯中,大约能倒几杯。指名演示把1升水倒入纸杯的过程,并说说上面的估计对不对。四、 巩固练习1、 做“练一练”第1题。要求学生先观察题中的插图,弄清题意,再进行判断。2.做“练一练”第2题。指名回答后,让学生再举出一些熟悉的例子,说一说它们的容量。3.做练习一第1题。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6、4.做练习二第2题。先让学生说说题中呈现的各是什么容器,再估计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5.做练习二第3题。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五、 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 认识升容量 升 L每条边长度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1升。教学后记:教学内容:认识毫升(教科书第34页例3、例4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46题 )教学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观察中初步形成1毫升的观念;在动手操作的情境中,进一步感受1毫升的含义,知道1升=1000毫升,能进行升于毫升之间的换算。2、让学生在应用练习中,感受一些小容器的容量,体验毫升的

7、应用价值。3、让学生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课堂上的阅读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感知1毫升有多少,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感知1毫升有多少,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准备:1个1000毫升量筒、1个10毫升量筒、滴管1支、500毫升量杯2只、水一盆。教 学 设 计个性化修改一、教学例3(一)交流比较初建观念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采用分组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每组有一张工作单,请各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操作观察,将自己最真实的收获

8、填写下来。(二)观察实验体验概念大家都认为毫升时比较小的计量单位,到底1毫升是多少呢?1、观察滴管中的1毫升水有多少。2、用滴管向量筒中滴1毫升水,数数1毫升水有几滴,填写结论并组织交流:我们觉得:_3、小练习:(想想做做1)出示题中四幅图,猜一猜药水的容量,学生猜完出示答案,齐读。4、分组操作,估测容量将50毫升水分别倒入瓷碗、茶杯、微波碗,观察水面在哪里,讨论估算三种容器的容量,并填写结论:我们看见:水面大约在瓷碗()处,容量大约是()茶杯()处,容量大约是()微波盒()处,容量大约是()你能实验验证吗?(量筒测量)小结:毫升是比较小的容量单位。二、教学例4升和毫升都是容量单位,它们有不同

9、的使用范围,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介绍量杯的用法2、指名将1升水倒入500毫升的量杯,思考升与毫升的关系,填写结论:可以倒()杯,因此得出结论:_指名交流。3、再做实验验证。小结板书:1升=1000毫升4、小练习(试一试):估测:这种饮料是多少毫升?计算:这种饮料分别要多少瓶正好是1升?(练一练)独立填写。指名交流答案与思考过程。5、小结:学到这里,你对毫升这个容量单位一定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了吧!能谈谈你现在的认识吗?四、生活应用体验价值1、实践活动倒出100毫升饮料,按正常饮用习惯喝完,填写结论:数一数:()口能喝完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是()毫升2、阅读拓展:(1)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

10、吗?”(2)师小结:阅读部分结合毫升知识向我们介绍了人体血液与义务献血的常识。指名交流读后感想。3、独立完成练习一46题。五、小结延伸拓展升华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板书设计: 认识毫升 毫升 ml 1升=1000毫升教学后记:教学内容:练习一(练习一第712题)教学课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认识,使学生深刻理解毫升,并形成升、毫升的容量观念。2、熟练运用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提高正确率。教学重点: 进一步加深认识,使学生深刻理解毫升,并形成升、毫升的容量观念。教学难点:进一步加深认识,使学生深刻理解毫升,并形成升、毫升的容量观念。教学准备:小黑板教 学 设 计个性

11、化修改1、第7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连线,再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2、第8题可以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并依据对升和毫升的已有认识,比一比、想一想、选一选、填一填,再组织交流。3、第9题题中4个量杯里的水从左往右分别是150毫升、200毫升、350毫升、400毫升。教学第一问时,要提醒学生按正确的方法观察量杯里水面的高度,并正确读出相应的刻度。第二问可以先让学生估计这4个量杯里的水合起来会不会超过1升,再通过计算检验。4、第10题组织交流时,要让学生说清楚比较时的思考过程。例如,900毫升小于1000毫升,而1000毫升1升,所以,900毫升小于1升。5、第11题要提醒学生注意每次服用的

12、药量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一个范围。要解决120毫升糖浆够一个5岁儿童服用几天的问题,应按每次的最大服药量计算。即,每次服药10毫升,1天服用30毫升,3天服用90毫升。6、第12题“动手做”,首先要指导学生按书上的方法自己动手做一做。做刻度时,要引导学生先用直尺量出瓶底到1升的位置是多长,再平均分成4份。接着进行倒1升水的操作。板书设计: 练习二教学后记:教学内容: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商是一位数)教学课时:第4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并会演算;会进行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2让学生

13、在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能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积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经验。教学重点: 注意口算、估算、笔算的优化组合教学难点:注意口算、估算、笔算的优化组合教学准备:教 学 设 计个性化修改一、提供购书情境,引发除法计算的需要 1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介绍的正是小朋友和妈妈去买陆战棋的事。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说说从画面上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售货员每20副打一包,小朋友在想,60副要打几包?)用手势比画“20副打一包,一包一包”学生因为清楚一共有60本,手势做到打第3包的时候就不再继续了。师:我们通过做手势,很清楚可以打3包,那我们可以怎样把它写下来呢?2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解答吗?随学生回答板书:6020二、口算、估算、笔算优化组合,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1、口算(估计有很多学生都会直接口算出得数)能说说你是怎么口算的吗?注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口算出结果。可能有的方法:(1)203=60,6020=3(2)62=3,6020=3(3)这个算式可以表示60里面有几个20?60里面有3个20,那得数就应该是3。这时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同算法,只要正确的,都应该给予肯定。注意: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沟通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2、笔算:学生尝试着在自备本上完成该竖式,个别板演。 讲评板演,着重提问:商要写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