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各版本)

上传人:_****候 文档编号:192755092 上传时间:2021-08-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各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各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各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各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各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各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各版本)(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各版本)(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小时候,妈妈为我洗脚;长大后,我为妈妈洗脚。”从法律角度看,这句公益广告词体现了()A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B和睦相处的家庭关系C义务比权利更加重要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2、儿子:“爸爸,你说我长大后能有出息吗?”爸爸:“为什么这么问?”儿子:“因为我在学校学习不算好啊”爸爸的回答最恰当的是()A“你需要学会自主自立”B“你需要正确认识自己”C“你需要学会发泄情绪”D“你需要拒绝不良诱惑”

2、3、子说:“行己有耻”,行己有耻对我们的要求包括 ( )应该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拒绝不良诱惑,触碰道德底线的事可以做ABCD4、莫言童年时酷爱读书,为了借一本书,他给人拉了一上午的磨;本村的书不够看,他就去周围村子借。少年时,曾被挡在校门外,但他仍坚持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读书,自学了全部中学课本。后来,还圆了大学梦。如今,他成为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莫言的经历启示我们()A只要坚持学习,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B要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C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益D中学阶段是我

3、们成长的关键阶段5、“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表明()A“我为人人”的前提是“人人为我”B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他人利益C有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D我们应积极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6、小亮常常对自己以往的表现进行反思,及时改进,并据此制订下一步的行动目标。这表明他()A 学会了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B能够在与他人的接触和比较中认识自己C掌握了全面看问题的方法D做到了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认识自己7、小闽发觉好友情绪低落,便上前关心询问,但好友不说,并不耐烦地转身离开。小闽依然紧追不舍,想问个

4、明白。小闽的做法()A正确。应真诚对待朋友,好朋友之间要讲义气B正确。朋友相处要敞开心扉,相互应毫无保留C错误。朋友的事不必在意,要给对方一些空间D错误。要尊重对方,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8、最近,亮亮喜欢穿着“另类”服装。妈妈说:“你是一个中学生,这样穿可不太好。”亮亮不以为然地说:“你知道什么,好多同学都这么穿,这叫酷,这是思维独立的表现。”亮亮没有意识到思维的独立()A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 B就是要敢于和别人争辩C就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D穿着独特是有个性、思维独立的表现9、聚焦文明理性发帖、防范网络暴力、识别网络谣言、举报有害信息、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和公德意识等内容,改善跟帖评论生

5、态,形成人人争做“中国好网民”的良好评论氛围。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好网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坚持理性发言,不信谣、不传谣,保持冷静和克制,抵制、举报有害信息B坚持言论自由,不需要监管网络发言C对一些事和人,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公民应该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10、一位环卫阿姨将自己带的鸡蛋早餐让给盲人乞讨者.还将鸡蛋剥了壳喂给他吃。这一画面恰巧被记者拍摄并准备报道。以下选项最适合作为报道主题的是()A与人为善平等待人B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C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D立足本职 爱岗敬业11、“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

6、不退者。”从认识自己的角度看,这段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只有不断更新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世界是不变的只有经常自我检查,努力保持和发挥优势,改正不足,才能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集体对一个人的评价最全面、更客观A B C D12、小张和小王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冲突,小张一怒之下扬长而去。此时,小王应当()A坚信“沉默是金”,保持沉默,置之不理B去找小张,必须让他承认自己做得不对C等小张平静后,采用合适的表达方式进行沟通D友谊的小船既然说翻就翻,就无需留恋1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这句话告诉我们()A只要树立崇

7、高理想,就能实现精彩人生B追逐梦想不负青春,努力奋斗不负时代C关注社会发展变化,随时调整人生梦想D认识自己力求全面,人生理想必然远大14、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公安机关在办理监护侵害案件需要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考虑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采取和缓的方式进行,防止造成进一步伤害。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社会保护C司法保护D学校保护15、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来依法维权。关于这两种手段,下列认识正确的有()非诉讼手段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打官司指的是诉讼诉讼通常分为刑事诉讼、

8、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俗称“民告官”A B C D16、韦思浩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工资每月五千多。他平日省吃俭用,捡些瓶瓶罐罐,用化名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捐资助学。老人的事迹真正感人之处是()A一息尚存仍保持着勤劳俭朴的传统美德B捐资助学,无私奉献,不言代价和回报C退休多年,仍然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D退休后仍关心教育,不忘人民教师的职责17、下图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不同的学习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学习应当成为我们终生的活动要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ABCD18、“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坏我的美梦”。与这句话意思不相符的是()A权利是为自己的,义务是为他人的B公民

9、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C作为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19、下列诗句中警示我们在青春期要自信自强的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ABCD20、“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下列古语与这一思想相一致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ABCD21、2020年2月18日,援鄂抗疫北京协和医疗队刘正印教授在谈到自己请战的决心时,称到武汉一线参

10、与疫情工作与功名利禄毫无关系,现在国家需要我了,我如果躲在后方,那真的不可饶恕。刘教授的话告诉我们()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联系在一起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根本上一致的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利益ABCD22、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而没有门槛的发言权,很容易放大自我,忽视别人的存在。“任性”的发言,可能会埋下不友善的种子。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交往中,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互联网是虚拟世界,对一些扩大自我、

11、“任性”跟帖,不要太在意网络跟帖发表意见时,应具有严格的法制观念和向善的道德意识A B C D23、“学会学习”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之一。下图时间去哪儿了启示我们要()A明确学习是一项公民的义务 B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C确立合作学习的观念和行为 D相信自己努力一定能够成功24、微博在公共服务、社会公益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在微博上得到了酣畅淋漓的体现。但是微博言论须接受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与约束。“微博不是完全的个人空间”说明()自由是无条件的 自由是有条件的 社会生活中任何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约束和限制,没有任何限制、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自由离不开纪律,纪律

12、也离不开自由,二者是缺一不可的ABCD25、中国空间站计划于2022年建成并投人使用。2018年5月28日,中国正式向世界各国发出邀请,欢迎各国利用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开展舱内外搭载实验等合作。这表明()中国是进行太空探索的唯一国家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发展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利用空间站是中国人实现飞天梦想的终点A B C D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李华升入中学后发现自己发生了很多变化。变化一 李华个头长高了,还冒出儿颗青春症,不但喉结突出,还长了胡须。变化二 李华总觉得自己长大了,做起事来我行我素,还觉得爸爸妈妈的话“真烦人”。同时他开始喜欢关注社会热点,并经常跟同学

13、一起。变化三 李华的情绪总是大起大落,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不知道怎么解决。(1)根据以上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李华已进入人生的那个阶段?.(2)为了帮助李华解决这一时期的烦恼与困感,请给他提出三条建议。.2、小明和小刚从小就自由散漫,喜欢打架、骂人,现在是某中学15岁的在校生。一天下午,两人因琐事发生争吵,并约定地点“较量较量”。随后,双方各自纠集了10余人,在约定地点发生了持械斗殴,造成多人受伤。接到群众报案后,警方以涉嫌聚众斗殴罪将小明、小刚两人依法逮捕。小明和小刚的行为警示我们怎样为建设法治中国做贡献?.3、(学会学习)欣欣和几个同学在聊天,分别说出了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以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乐乐:为了以后能找到好的工作,将来更有出息,我学习很刻苦,常常学到深夜,但是我的学习成绩却没有提高。兰兰:为了能考上好大学而努力学习。我看见学习较好的晓新上课从来不做笔记,我也开始不做笔记,结果一段时间下来,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1)你认为乐乐和兰兰两位同学在学习方式上存在什么问题? .(2)请结合他们的聊天记录,谈谈进入中学后应该如何学会学习? .(3)面对刚刚开启的中学生活,及对未来无限憧憬, 同学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自己飞得更高、更远,做更好的自己?.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3分,共26分)1、阅读下面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