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师版)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92479431 上传时间:2021-08-1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师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3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师版)【课标考纲解读】课标分解考纲细化 高考命题定位 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理解矛盾的基本属性;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说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次矛盾的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

2、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这一主线,重点考查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矛盾分析法等2.从试题类型上看:题型以体现类、启示类、措施类为主。选择题主要以漫画、名人名言等为背景材料考查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等;主观题常以社会热点材料为背景或者单独或综合考查矛盾分析法【高考复习策略】 该讲主要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为主线,立足矛盾概念,分析了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立足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分析了

3、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等矛盾分析法。 唯物辩证法是研究世界状况的。联系和发展从表层回答了世界的存在状况,而矛盾的观点则从深层揭示了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如图: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该讲的核心在于凸显矛盾分析法,在复习备考中,注意以下几点:结合包容性增长理念、社会公平的维护、我国

4、外交活动、低碳社会的建设、能源危机的启示,明确对立统一的观点。结合各省发展经验,同时立足“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认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结合“十二五”期间我国财政投入的侧重点以及经济发展的重点,认识两点论与重点论。【主干知识梳理】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_。 (3)矛盾的斗争性 含义:它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_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_的倾向和趋势。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_,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

5、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易错提醒】 对立统一是构成事物矛盾双方的关系,而不能理解为矛盾一方是对立,另一方是统一。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内容: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_;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_。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易错提醒】 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第一,“事事有矛盾”并不说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事物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现实的矛盾。第二,人们尚未认识,

6、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第三,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2)矛盾的特殊性 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不同事物有_;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_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_、_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_、_的关系。 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_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_;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

7、,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个场合则是_。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个场合则是_。 【易错提醒】 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普遍性不包含特殊性。普遍性寓于(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3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1)矛盾的_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以_普遍原理为指导,努力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_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主

8、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1)含义: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_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_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_。 (3)方法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着重把握_,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_,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易错提醒】 着重把握主要矛盾不等于在时间上先解决主要矛盾,有时还需要先解决次要矛盾,为主要矛盾的解决创造条件。决定 从属 转化重点 统筹兼顾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1)含义: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

9、。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_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_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_,又要善于分清_。 【易错提醒】 事物的性质主要(不是完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主导 被支配全面 主流和支流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1)原理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_,又要看

10、到_;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_,又要看到矛盾的_。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_;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_。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联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_;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_。 【易错提醒】 “两分法”、“一分为二”不是指把事物分成两部分,而是说要辩证地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两点也不等于就是优点和缺点。“两点论”中的两点是共性,其个性是多种多样的。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_,并找出解决矛盾的_。 (2)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

11、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3)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_;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_。特殊性 正确方法基础 关键【高考真题剖析】(2012北京卷)27.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运用了科学的系统化方法把握了矛盾之次方面的辩证统一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 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AB.C.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相关哲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项正确,“总体规划”体现了系统优化方法;项与题意无关,矛盾的主要方面诀定事物的性质,在材料中并未体现;重点解诀体制性

12、障碍和深层次矛盾体现了抓重点,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体现了两点论:因此项正确,项说法错误,排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矛盾主次方面关系、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等。(2012福建卷)39、(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人们对义利观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孙中山提倡“大义所在”,坚持革命和民族大义,反对“重私心而忘公义”;中国共产党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

13、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自身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1)材料一中义利观的演变过程如何体现了矛盾观点?(12分)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点定位】该题考查矛盾。(2012江苏卷)7.“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句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广告语告诉我要坚持绿色消费 事物量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质变要遵循价值规律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 B. C. D. 【答案】B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哲理及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材料表明用不同的艺术形式都可以歌颂爱情,说明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部,故项正确;无论哪个民族的何种形式,对爱情的歌颂都为世人所接受,说明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所以项正确;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求同存异,和谐相处,所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要承认文化的差异性,故项舍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2012浙江卷)29.建设民生工程,既要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 ( )既要着眼于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有待于社会改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