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三生物二轮专题 细胞运输和代谢2训练 新课标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92477954 上传时间:2021-08-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三生物二轮专题 细胞运输和代谢2训练 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年高三生物二轮专题 细胞运输和代谢2训练 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年高三生物二轮专题 细胞运输和代谢2训练 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年高三生物二轮专题 细胞运输和代谢2训练 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年高三生物二轮专题 细胞运输和代谢2训练 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三生物二轮专题 细胞运输和代谢2训练 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三生物二轮专题 细胞运输和代谢2训练 新课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新课标高三生物二轮专题训练:细胞运输和代谢2一 、选择题在下列四项中,A、B为不同材料叶绿体中色素的层析结果(示意图),C、D为不同条件下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4盆长势均匀的植物置于阳光下,A添加品红色(红光和蓝光)光照,B添加绿色光照,C隔品红色滤光片,D隔绿色滤光片(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各盆植物长势最好的是()如图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 B.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C.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不变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下图表示在不同

2、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 ) A.图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 B.图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C.图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D.若图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2011年杭州检测)为探究叶绿体吸收光能后是否有氧气产生,某学者设计了以下实验:制作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同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关于该实验的

3、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光束照射到水绵之前,应该加三棱镜将混合光分解成连续光谱B临时装片应放置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C用好氧性细菌起指示作用D水绵的带状叶绿体有利于设置对照条件以下各种酶与其作用部位不相匹配的是 ()A解旋酶磷酸二酯键B肽酶肽键CATP水解酶高能磷酸键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磷酸二酯键如图是番茄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和氧分压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分压为0和6时,根细胞呼吸所需的酶有所不同BAB段,ATP是限制根细胞对K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CB点以后,通过中耕松土可进一步促进K的吸收,曲线将延伸为M1D氧分压为8时,AB曲线将延伸为M2下表是某同学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

4、案,ad代表试管,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A.淀粉酶的用量属于自变量B和会影响酶的活性C和的温度设置错误D和的顺序有误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催化剂B. 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C酶在催化过程中要消耗自身D. 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蜗牛嗉囊中的消化液对纤维素具有消化作用。从菠菜叶柄切一小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蜗牛嗉囊中的消化液,加盖玻片;同样制作另一切片标本,但滴以蒸馏水作为对照组。15 min后观察,发现两标本内的细胞形态完全一样。下列对结果与预期不同的原因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 A.实验时温度太低,作用时间也不够长B.滴管

5、或实验器皿未洗净,残留酸或碱C.消化液离开蜗牛嗉囊后,不发挥作用D.吸取消化液的量过少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中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 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 C.H+O2H2O;线粒体内膜 D.H2OO2+H;囊状结构薄膜对如图所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过程需要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基质B能进行过程的生物无核膜,属于生产者C和过程只能发生于不同的细胞中D过程只能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

6、素b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原因是()A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C分子量最小D分子量最大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35,这是因为()A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C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D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氧的来龙去脉,下列错误的结论是()A光合作用的产物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B光合作用的产物C6H12O6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C有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D有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

7、C6H12O6多酶片中含有的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具有辅助消化的作用。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酶片中的酶都是蛋白质B一个酶分子只起一次作用C酶提供反应开始时所必需的活化能D食物消化过程需要酶的作用,而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需要酶的作用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 A.H经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与C3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暗反应 B.H经转移到水中,此过程需要氧气参与 C.H经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D.产生的H和产生的H全部来自水神经细胞间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介质来传递信息,含有传递分子的囊泡与神经细胞的细胞膜融合之后再打开,将传递分子释放到神经细胞之外,

8、这属于 ( ) A主动运输B协助扩散C胞吐D胞吞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35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甲、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丙、丁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只有实验能 B只有实验能C实验、实验都能 D实验、实验都不能下图为4种不同的酶(分别以a、b、c、d表示)在不同温度下酶活性变化的曲线。在37时酶活性最高的是()Aa Bb Cc Dd科学家从牛的胰脏中分离出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Ub),通过研究发现Ub在细胞自我监测和去除某些“不适用蛋白”(即靶蛋白)的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某个蛋

9、白质分子被贴上了Ub这个“标签”,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蛋白酶处被水解掉,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靶蛋白不与Ub结合,便不能被水解B.完成、过程所需的主要条件是酶和ATPC.去除“不适用蛋白”所需要的ATP全部是由线粒体提供的D.上述过程得到的氨基酸也可能有必需氨基酸下列各项中,哪组是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 ( )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ABCD (2010年高考天津理综)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A

10、BCD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这项技术所利用的是细胞膜的 ( ) A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功能 B吸收功能 C控制物质进出功能 D免疫功能二 、填空题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主要有淀粉酶和淀粉酶。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 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淀粉酶并测定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等相关实验。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

11、 cm)。主要试剂及仪器:1 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实验步骤:步骤一:制备酶溶液。获取酶液步骤二:略。步骤三:取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表示碘液变蓝色,表示碘液不变色)。试管编号123456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888888恒温水浴5 min()020406080100淀粉酶保持活性而淀粉酶失去活性的溶液(mL)111111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5 min()020406080100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资料表明:小麦种子发芽时,

12、胚产生赤霉素,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淀粉酶的合成。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合成的主要机理是_。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的主要理由是_。(2)步骤二的具体操作是_。(3)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发现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能否据此推断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一定是60?_。理由是_。该实验中不能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淀粉酶保持活性而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请简要写出制备该种酶溶液的方法:_。下列A、B、C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原因是_。(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_。(3)图B中,a点到b点的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