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知识点及答案

_****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0.50KB
约10页
文档ID:192312456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知识点及答案_第1页
1/10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知识点及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  )A.分子的质量变大 B.分子的体积变小C.分子的数目减少 D.分子的间隙变小2、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B.滤渣中一定不含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Cu(NO3)2C.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D.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3、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纯净物:氧气、干冰、水银 B.肥料:二氧化碳、硫酸铵、硝酸钾C.单质:金刚石、铁粉、黄铜 D.盐: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钙4、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5、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6、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A. 取固体 B.称固体C.量取水 D.写标签7、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8、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A.稀硫酸 B.氯化钠溶液 C.铁片 D.氢氧化钠溶液9、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10、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和乙:水 B.乙和丙:空气 C.甲和丙:空气 D.甲和丁:水1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B.图2,探究CO2与水的反应C.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13、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14、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的原子序数是63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15、下列对几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B.乙醇(C2H6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C.尿素[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D.葡萄糖(C6H12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16、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1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B.将一氧化碳通入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向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产生大量泡沫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19、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A.血浆7.35-7.45 B.胆汁7.1-7.3C.胃液0.9-1.5 D.胰液7.5-8.020、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N2 B.NO2C.NH3 D.SO2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从下图选择仪器,配置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1)需要称量NaCl的质量为____g2)量取水用到的仪器有____(写名称)3)从配好的溶液中倒出10g,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2、(1)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_____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炭,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变化2)下列情况只表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只表现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两种性质均体现的是_____均填序号)①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可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②木炭可以燃烧,人们利用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取暖、做饭③水生动物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而生存④铁、铝、铜等金属材料可制成炊具3、在NaOH、Ca(OH)2、Cu(OH)2、Fe(OH)3四种碱中,(1)属于微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_________________;(2)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3)与酸反应溶液呈蓝色的是 ______________;(4)水溶液通入CO2后有浑浊或沉淀出现的是 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室制取氧气和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填序号)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填序号)装置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_____(选填“a”或“b”)口进入F中若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2、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__ 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 ;如图F向装满CO2 的软塑料瓶注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到化学实验室,用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制备氢气同学们取了3g纯铝片和40g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铝片有剩余,称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42.7g试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g;(2)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提示:2Al+2NaOH+2H2O=2NaAlO2+3H2↑)2、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填“增大”或“减小”)2)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七、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生铁、天然气 B.金刚石、净化后的空气C.干冰、可乐 D.液氧、冰水混合物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D2、C3、C4、B5、D6、D7、A8、A9、A10、D11、C12、B13、B14、A15、D16、D17、D18、B19、C20、B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6 100mL量筒、胶头滴管(顺序可变) 1:9 2、物理 化学 ①④ ② ③ 3、Ca(OH)2 NaOH、Ca(OH)2 Cu(OH)2、Fe(OH)3 Cu(OH)2 Ca(OH)2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酒精灯 集气瓶 B 过氧化氢水+氧气 D b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口处,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2、A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或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B和C(或BC) CaCO3+2HCl=CaCl2+CO2↑+H2O 节约药品(或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或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防止集气瓶炸裂(或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软塑料瓶变瘪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1)0.3;(2)10%2、(1)减小(2)B(3) 3.65%七、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1、B10 / 1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