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

上传人:午*** 文档编号:192164568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7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高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年高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年高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年高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梳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中物理必修 1 知识点归纳总结 1速度、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这里注意的是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平均速度 =位移 /时间平均速率 =路程 /时间 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除非是单向直线运动) 2加速度: 0t vvv a tt a,v 同向加速、反向减速 其中v是速度的变化量(矢量),速度变化多少(标量)就是 指v的大小;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速度变化率,就是 v t , 即a。 (理论上讲矢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也是矢量,所以说速度的变 化率就是加速度a,不过我们现在一般不说变化率的方向,只是 谈大小:速度变化率大,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大) 速度的快慢,就是速度的大小;速度变化

2、的快慢就是加速度的 大小; 第三章: 3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常用的3 个公式(括号中为初速度 0 0v的演 变) (1)速度公式: 0t vvat( t vat) (2)位移公式: 2 0 1 2 sv tat( 2 1 2 sat) (3)课本推论: 22 0 2 t vvas( 2 2 t vas) (4)平均速度: 0 2 t vv v(这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才可以用) 还有一个公式 s v t (位移 /时间) ,这个是定义式。对于一切的 运动的平均速度都以这么求,不单单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也可 以(例:跑操场一圈,平均速度为0) 。 (5)位移: 0 2 t vv st 4匀变速直线运动有

3、用的推论(一般用于选择、填空) (1)中间时刻的速度: 0 / 2 2 t t vv vv。 此公式一般用在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求某点的速度(或类似的题 型)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 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 速度。 (2)中间位置的速度: 22 0 / 2 2 t s vv v (3)逐差相等: 2 21321nn sssssssaT 这个就是打点计时器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基本原理。相等时间 内相邻位移差为一个定值 2 aT 。 如果看到匀变速直线运动有相等的 时间,以及通过的位移, 就要想到这个关系式:可以求出加速度, 一般还可以用公式(1)求出中间时刻的速度。 (4)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

4、加速直线运动 5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分析 2 ? O A B C D E 3.07 12.38 27.87 49.62 77.40 图 2-5 如果一开始, 规定了正方向, 把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写成负值, 那么公式就跟之前的所有公式一模一样。但有时候,题目告诉我 们的是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如:汽车以a=5m/s2的加速度进 行刹车。这时候也可以不把加速度写成负值,但是在代公式时得 进行适当的变化。 (a 用大小) 速度: 0t vvat 位移: 2 0 1 2 sv tat 推论: 22 0 2 t vvas(就是大的减去小的) 特别是求刹车位移:直接 2 0 0 2 v s a ,算起来很

5、快。 以及求刹车时间: 0 0 v t a 这里加速度只取大小,其实只要记住加速用“+” ,减速用“ -” 就可以了。牛顿第二定律经常这么用。 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 实验步骤: 关键的一个就是记住:先接通电源,再放小车。 常见计算: 一般就是求加速度a,及某点的速度v。 T 为每一段相等的时间间隔,一般是0.1s。 (1)逐差法求加速度 如果有 6 组数据,则 456123 2 ()() (3 ) ssssss a T 如果有 4 组数据,则 3412 2 ()() (2) ssss a T 如果是奇数组数据,则撤去第一组或最后一组就可以。 (2)求某一点的速度,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

6、刻的速度 等于平均速度即 1 2 nn n SS v T 比如求 A 点的速度,则 2 OAAB A SS v T (3)利用 v-t 图象求加速度a 这个必须先求出每一点的速度,再做v-t 图。值得注意的就是 作图问题,根据描绘的这些点做一条直线,让直线通过尽量多的 点,同时让没有在直线上的点均匀的分布在直线两侧,画完后适 当向两边延长交于y 轴。那么这条直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求 斜率的方法就是在直线上(一定是直线上的点,不要取原来的数 据点。因为这条直线就是对所有数据的平均,比较准确。直接取 数据点虽然算出结果差不多,但是明显不合规范)取两个比较远 的点,则 21 21 vv a tt

7、。 3 7自由落体运动 只要说明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就知道了两个已知量: 0 0v, ag (1)最基本的三个公式 t vgt 2 1 2 hgt 2 2 t vgh (2)自由落体运动的一些比例关系 8追及相遇问题 (1)物理思路 有两个物理,前面在跑,后面在追。如果前面跑的快,则二者 的距离越来越大;如果后面追的快,则二者距离越来越小。所以 速度相等是一个临界状态,一般都要想把速度相等拿来讨论分析。 例:前面由零开始匀加速,后面的匀速。则速度相等时,能追 上就追上;如果追不上就追不上,这时有个最小距离。 例:前面匀减速,后面匀速。则肯定追的上,这时候速度相等 时有个最大距离。 相遇满足条件

8、: 21 ssL(后面走的位移 2 s等于前面走的位移 1 s加 上原来的间距L,即后面比前面多走L,就赶上了) 总之,把草图画出来分析,就清楚很多。这里注意的是如果是 第二种情况,前面刹车,后面匀速的。不能直接套公式,得判断 到底是在刹车停止之前追上,还是在刹车停止之后才追上。 例题:一辆公共汽车以12m/s 的速度经过某一站台时,司机发 现一名乘客在车后L=8m 处挥手追赶,司机立即以2m/s2的加速 度刹车,而乘客以v1的速度追赶汽车,当 (1)v1=5m/s(8.8s) (2)v1=10m/s(4s) 则该乘客分别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汽车? (2)数学公式求解 数学公式就是由 21 s

9、sL,列出表达式,代入数值,解一个关于 时间 t 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进行判断:如果0,则有解,可 以相遇二次 ; =0,刚好相遇一次; 0,说明不能相遇。求出t 即求出相应的相遇时间。 1.“追及”、“相遇”的特征 “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 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2. 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 (1)根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 (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 意要将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 4 (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 (

10、4)联立方程求解 3. 分 析 “ 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 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 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2) 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注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 否已经停止运动 4. 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 (1) 数学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解 (2) 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 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 选修 33 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单分子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 (2)1mol任

11、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 231 6.02 10 A Nmol (3)对微观量的估算: 分子的两种模型: 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 空气分子占据空间看成立方体) 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 a.分子质量: mol A M m N b.分子体积: mol A V v N c分子数量: AAAA molmolmolmol MvMv nNNNN MMVV 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 (1)扩散现象: 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 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 高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

12、则运动, 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 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 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造成。 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 3 0 VL 3 0 6V d 5 做无规则运动。 (3)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 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 是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加大而减小得更快些,如图 1 中两 条

13、虚线所示。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 做分子力。在图1 图象中实线曲线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 分子力 )随距离变化的情况。 当两个分子间距在图象横坐标 0 r距离时, 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分子间作用力为零, 0 r的数量级为 10 10m,相当于 0 r位置叫做平衡位 置。当分子距离的数量级大于m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 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了。 4、温度:宏观上的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的温度是 物体大量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 度的关系:273.15TtK 5、内能 分子动能: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而具有的能。 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每

14、个分子都有分子动能,分子在不停 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每个分子动能大小不同并且时刻在变化, 热现象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个别分子动能没有意义。 所有分子的动能的平均值叫做分子的平均动能,温度是分子热 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不 是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 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分子势能的大 小与分子间距离有关,分子势能的大小变化可通过 宏观量体积来反映。 当 0 rr时,分子力为引力,当r 增大时,分子力做负 功,分子势能增加 当 0 rr时,分子力为斥力,当r 减少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 是

15、能增加 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 0 rr时分子势能最小) 物体的内能 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 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 着的分子组成,因此任何物体都是有内能的。 6 内能的决定因素:温度,物质的量,体积(理想气体的内 能只取决于温度) 二、气体 6、气体实验定律 温变化玻意耳定律pVC(C 为常量) 等 图象表达: 1 p V 容变化查理定律: p C T (C 为常量) 等 图象表达:pV 等压变化盖吕萨克定律: V C T (C 为常量) 图象表达:VT 7、理想气体 宏观上: 严格遵守三个实验定律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实

16、验 气体可以看成理想气体 微观上: 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故一定质量的理想 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 理想气体的方程: pV C T 8、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大量分子频繁的撞击器壁的结果 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 气体的平均分子动能(温度) 分子密集程度即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体积) 三、物态和物态变化 9、晶体: 外观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 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 非晶体:外观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无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 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主要依据是有无固定的熔点 晶体与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 转化为非晶体 (石英 玻璃) 10、单晶体多晶体 如果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如食盐颗粒,这样的晶体 就是单晶体(单晶硅、单晶锗) 如果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的小晶体排列而成,这样的物 体叫做多晶体, 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同单晶体一样, 仍有确定的熔点。 11、表面张力 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时,分子间距比内部大, 表 面层的分子表现为引力。 7 12、液晶 分子排列有序,各向异性,可自由移动,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