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目标测试(共17页)

上传人:文库****9 文档编号:192163717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目标测试(共1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目标测试(共1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目标测试(共1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目标测试(共1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目标测试(共1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目标测试(共1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目标测试(共17页)(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目标测试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自荐书一: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请认真答题,书写规范、端正、美观。 (共3分,三个方面各得1分) 一、积累与运用(43分)(一)读拼音,写词语。(共5分,每个词语1分,错一个字扣分,错两个不得分)参考答案:抱歉 枯竭 厨房 埋葬 陌生(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共2分,每个分) 参考答案:1. hn hn 2. li li (三),按要求完成练习。(共4分,第1题每空分,第2题每小题1分) 参考答案:1.木 10画2.(1)(2)(3)(四)在括号

2、里填入恰当的词语。(共3分,每空分) 参考答案:略,符合词语搭配规律即可,酌情给分。(五)给带点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共2分,每题1分) 参考答案:1.叹息、感慨、感叹等 2. 稀奇、奇特等(六)按提示学写句子。(共7分,第1句3分,第2句4分)1.能用上带点词语写句子,句子连贯通顺,用词合理即可,酌情给分。2.抓住人与动物或人与人在动作方面的一呼一应,写出人与动物或人与人的亲近之情,前后连贯,语句通顺即可,酌情给分。(七)根据要求,正确选择。(共6分,每题2分)参考答案: 3. B (八)根据提示,完成相关练习。(共14分,第1题每空1分;第2题每空1分;第3题2分;第4题前四空每个分,

3、最后一空2分;第5题每空分) 参考答案: 1.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2分) 2.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分) 3.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2分) 4.耕地 山脉 河流 松针 用排比的方式强调了“每个”,突出了土地的神圣以及我们对土地的热爱。(2+2分) 5. 阅读报刊、网络搜索、访问他人等 诗人、内容、形式、时代背景等(1分+1分) 二、阅读(共24分)(一)三衢道中(共6分,第1题每空分,第2题每空1分,第3题2分) 参考答案: 1. 晴 三衢道中 小溪、山、绿阴(写出一个即可) 黄鹂声(2分) 2. 日日晴 绿阴不减(2分)

4、 3. B(2分)(二)生了一张购物卡(共18分,第1题3分,第2题8分,第3题4分,第4题3分)参考答案:第1题(1)阿鹏发现这是一户殷实的人家,觉得今天一定能够有不小的收获。(2)阿鹏发现老人头上飘落的一根白发,觉得她很可怜,有些同情她。(3分,能够结合上下文意解释词语意思即可)第2题第一空老人开始时假装看不见,并把阿鹏当作了儿子“大伟”; 第二空后来老人不经意间念出了“大伟”的来信,于是她向阿鹏承认了“错误”;第三空原因是:之前的骗“阿鹏”和之后的告诉真相,都暴露出老人内心的孤独、无助,渴望有个人陪她说说话。第四空阿鹏开始时想“偷”东西,并且觉得一定大有收获;第五空后来阿鹏只是从老人家里

5、带走了一张纸条;第六空原因是:阿鹏虽有贼心,但更有善心,这个缺失亲情关怀的老人让他生出同情之情,他要告诉大伟常回家看看。(8分,1+1+2+1+1+2)第3题从老人角度来看,是亲情的缺失,让她感到孤独、无助,让人同情。从儿子的角度来看,不管怎么忙,都记得常常回家看看。结合以上两个方面回答即可。(4分)第4题选C得3分,选B、D得1分,选A不得分。 三、习作(共30分)1评分参照表:2其他说明: (1)题目没有扣1分。(2)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者不计),不足3个字不扣分,扣完2分为止。 3评分操作流程:阅读习作确定等第确定分值。二: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19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

6、试卷19基础练兵场(48分)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为了探索大自然的o m( ),借着mn ln( )的月光,我进入了一片jn m( )的树林。突然,一个高大ku w( )的黑影映入眼帘,令我xn jn ru tio()。二、给带点字选择读音。(3分)沉闷(mn mn) 模样(m m) 排山倒海(do do)埋怨(mi mn) 肖像(xio xio) 浴血搏杀(xi xu) 三、按要求填空。(3分)“和”用部首法查( )部,再查( )画。它的解释:平和,和缓;和睦,和谐;连带;和谐跟着唱。给“和”选择解释。和衷共济( ) 和颜悦色( ) 一唱百和( ) 和盘托出( ) 四、下列词语没有错误

7、的一组是( ),并改正错误。(3分)1狂风怒号 别拘一格 不落窠臼 雕粱画栋 ()2雅俗共赏 长途跋涉 囫囵吞枣 可见一斑 ()3苟延残湍 竭泽而渔 烩炙人口 焦躁不安 () 五、先填空,再解释所填字的意思。(4分)曲高和( ) _张( )李戴 _德高( )重 _抑扬( )挫 _ 六、句子加工厂。(10分) 1句子模仿。微笑是甘甜的清泉,滋润干涸的幼苗。微笑是_,_。2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却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句子瘦身)3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改为转述句:_ 4用上“巧舌如簧、据理力争”造一个句子,描写激烈地讨论情景。 _ 5病句医院。成

8、千上万的救援战士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小路前进。 6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 )坚持观察、阅读、练笔,( )会提高习作的质量。 (2)( )坚持观察、阅读、练笔,( )会提高习作的质量 七、诗句、名言警句巧收藏。(5分) 1稻花香里说丰年,_。 2横眉冷对千夫指,_。 3_,化作春泥更护花。4老师循循善诱像春雨一样,正如杜甫的诗句 5“_,_;_,_。”这是说 答应给别人的不能少,与人约好的不能变。八、判断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1“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这是一个深情的拟人句。 2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所以怀念母亲的作者非常想念家乡的亲人。 ( )3毛泽东评价鲁迅

9、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 )4贝多芬为盲姑娘即兴创作月光曲的真实故事,洋溢着关爱之情。 5“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这“另一种东西”指 老农绿化家园哈造福后代的情怀。 ( ) 九、整理乱句,只填序号。(6分)( )更重要的是,她怀孕至少8个月了,还忙来忙去地为老妇人端茶送饭。( )女店主热情地送上一条雪白的毛巾,让老妇人擦干头发上的雪水。( )餐馆的陈设虽然简朴,看起来干净、清爽、舒适。 ( )老妇人用完餐,付了一张大钞就不辞而别了。( )老妇人发现店主的脸上虽然带着甜甜的微笑,却掩饰不了极度的疲劳。( )冬天,一位老妇人来到了一个小餐馆,打算吃点儿东西。 十、根

10、据课文填空。(3分)1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_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_。我_,在泪光里,幻出_。 2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_,是那样的美丽壮观,_。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_。它是一个半径_的星球。3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_,一个_,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_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_,_。阅读五味馆(22分) 看不见的爱夏天的傍晚,天色很好,我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七八米远的玻璃瓶。孩子有时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我没见过打得这么差的孩子。那位

11、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的手中,安详地微笑着。孩子就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妇女的眼神中看出,她是孩子的母亲。孩子屏住呼吸,一丝不苟,瞄了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他还在专心致志地打。 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他母亲对我微微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我怔住了。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为什么?”“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我告诉他,只要锲而不舍,就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

12、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默不作声。过了很久,那男孩的节奏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他母亲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速度也慢了。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再打一弹,再移一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的方向。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吟唱,天幕上已有了屈指可数的星星。那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又过了很久,夜幕笼罩下来,已看不清瓶子的轮廓了。“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对他们道一声“再见”,我便转身回走。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1解释下列词语。(2分)专心致志:_ 屈指可数:_ 2从文中找出反义词。(2分)光滑( )沙哑( ) 粗心大意( ) 半途而废( ) 3联系短文理解句子含义。(3分)(1)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_ (2)他母亲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速度也慢了。_ 4文中三处画线的语句,写的是什么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