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同调研报告(二)0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92162416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二)0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二)0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二)0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二)0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二)0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二)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进三同调研报告(二)0(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进三同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和县卫生局“三进三同三个一”活动要求,我于5月7日至21日走进福果镇团实村开展住村调研。通过调研,加深了对农业、农村及农民问题的认识,对发现的问题积极与村、镇干部开展积极的讨论,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力所能及地进行了帮助解决。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5月7日至21日,我在团实村调研中先后与村委会干部及部分村民开展不同规模和范围的座谈会;深入农户进行走访、住家调研,共与村干部8人、农民七十余人进行交谈,利用晚间组织村民共唱红歌增进交流。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全面掌握所驻地区的实际问题。在调研过程中,为宣传党的“三农”政策和科

2、学发展观精神,帮助群众解决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共接待群众20余人次,帮助15余名群众解决或解答群所关心的教育问题。将关系到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及时与村干部探讨,对团实村以后的发展方向与思路提出了部分建议。 二、团实村的基本情况 团实村位于铜梁县福果镇,共有21个社,1227户共计3526人,农业从业人口1191人,外出务工人口956人。村总支下设6个支部,党员108人。全村耕地面积3262亩(农村人均耕地0.92亩)。 三、团实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并未彻底解决,主要表现为部分社的人行便道因资金问题还未修建或中途停建,出行问题依然制约着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2

3、、群众饮水和农业用水困难。由于全村原有的水源地貌,使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日益加剧。虽然通过新建蓄水池等措施缓解了部分用水问题,但用水难将成为团实村的持续快速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3、民生问题依然存在。首先是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教育、卫生、科技等设施不完善;其次是弱势人群脱贫和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及农转非人员就业难等问题急需解决。 四、团实村发展的思路及措施 (一)要积极发展社区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团实村应着力规划好社区已有的公共资源,变公共资源为项目建设,积极引入资金投资项目发展,村民可以以资源、劳力等形式入股获得集体收入。 (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让团实村农民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

4、,挣脱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团实村应该通过各种培训会、座谈会、典型事例说明会等多种方式逐步引导和转变农民改变原有的小农经济意识观念,尽快地树立起市场经济的观念,用市场经济的观念指导生产和经营,摆脱横卧在村民经济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 (三)增强群众科学发展意识,积极引导农民科技致富。团实村要通过大力宣传,把科学发展观理念深入村民心里,洗涤群众心理,要与有关部门联系,通过各种培训会、示范会、发挥党员远程教育功能、散发资料、发布信息、现场指导、发挥农村经纪人的示范作用,让农民能从中尽快吸收和掌握农村致富技术,把掌握的实用技术有效地运用在生产和经营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使农民能更多地得到实惠

5、,尽快在经济收入上有一个较大提高。 (四)注重辖区群众的农业生产知识培训和青少年受教育工作。劳动者的知识文化程度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源动力,提高本村劳动人口的劳动技能,普及科学的生产知识是发展全村经济的重要环节。重视本村青少年的受教育程度,减少适龄青少年的辍学,是推动全村可持续发展重要工作。 (五)农民增收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级组织和部门。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各级各部门的思想认识的统一,齐心协力;工作上的相应支持配合,共同努力;措施上的坚强有力;政策上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做到各项系统配套到位,相互促进,发挥出应有的综合效能,有效地解决好农民增收难的突出问题。 进三同调研报告 福禄镇副调研员

6、谭作斌 根据全镇统一安排,我于5月16日在xx村xx家用一周的时间开展“三进三同”活动。期间,对xx村村情现状进行了走访调研,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现有401户、1370人,幅员面积7931亩,耕地面积1278亩,其中田587亩、土691亩。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有一是318国道横穿村中心地带,组组通公路,交通较为方便;二是产业优势较为明显。该村主要产业有榨菜、柑桔、辣椒、优质稻、养蜂、竹木产业等等。目前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558元。三是人才优势突出。该村基本每户都掌握了12门农村实用技术,特别是通过培训,人人都掌握了榨菜生产技术,2021年在家务农的农户,多数农户都种上

7、了榨菜。 二、产业分析 该村目前主导产业为榨菜种植,其次为柑橘等产业。该村榨菜和其他蔬菜产业主要有几大特点:一是规模大,基本做到了户户种植,达到了全覆盖,已成为全村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二是历史长,该村种植榨菜的习惯可追溯到20年前,那时候xx村还专门建有一个较大规模的榨菜厂。三是村民种植榨菜的积极性高。分析该村种植榨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布局散乱,农户基本上是按照承包田土的自然条块进行种植,在栽植前未进行布局规划,未完全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种植。二是相当一部分留守老人由于年龄较大,身体较差对榨菜栽植后的管理没有到位,长势不够很好。三是榨菜收割销售季节性强,给缺劳户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四是有相当部

8、分种植榨菜农户开初担心榨菜销售时压级压价。 三、对策措施 要按照现代生态农业标准打造xx村产业发展,必须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对现有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布局,必要时进行土地规模流转,为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榨菜创造条件 二是扶持现有榨菜企业做大做强。整合现有分散种植农户,形成公司+农户,前门店后基地的生产模式,大力建设榨菜生产基地; 三是大力宣传订单农业生产模式的办法,稳定群众的情绪,消除砍价、压价销售的心态; 四是在榨菜收割销售时,要组织党员、干部及时帮助缺劳户收割榨莱,以避免损失。 对谭洪村发展的思考 一、谭洪村的基本情况 安溪镇谭洪村位于铜梁县边界,与永川、壁山相邻,地理条件较为恶劣,典型

9、的山高路陡,经济条件较为落后,农民增收难,属于市级贫困村,全村共有11个合作社,610户农户,总人口2021人,现有在家劳动力430人,贫困户数28户、78人。耕地面积1317亩,有茶叶3000多亩,楠竹一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80%,该村主要经济收入以茶叶为主。近年来,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根据本村气候、地势以及人口结构特点,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兴办农村公益事业,大力栽植茶叶、撑绿竹等特色产业,农民收入得到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在政府的扶持下,村道建设有较大起色,村级公路已达。公里,基本实现了社社通公路;新修人畜饮水池2口,60%的村民吃上了自来水,缓解了人畜饮水问题。 二、存在的

10、问题 过对谭洪村的走访调查,了解到该村群众生产生活方面以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民素质不够高。主要反映为部分村民文化水平偏低,劳动技能缺乏,缺少专业技术。多数农民缺乏对现代 1农业经济的认识,缺乏按照市场规律开展农业生产经营的习惯。其次,民主政治观念不强,议事决策水平不高,自我意识膨胀,缺乏集体观念和长远观念,思想难统一。比如扶贫项目资金的安排上,国家规定用百分之四十的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百分之六十的资金发展产业,个别群众认为这是他们的钱,应该分到每个人手中,在村级公路硬化上,都从方便自己出发,自己认为从哪边修要得,就同意,否则就反对,在“一事一议”过程中,一些

11、公益事业“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一事一议”制度难执行。调查发现,一些村民对“两投”缺少积极性,没有报酬或报酬低就不愿意投工投劳。 2、基础设施差。虽然现在都形成了村村通和社社通公路,但都是些泥结石路,公路质量差的问题对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影响较深,因农民居住分散,粮食、木材、竹料等主要产品运输困难,增大了农民生产成本,影响了农民增收。 3、政策宣传力度小。村民很少集中开会宣传学习,农民对国家各项政策特别是当前很多惠农政策知悉度低,对惠农政策的落实产生影响,群众监督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同时,由于部分农民对政策理解不透,存在信访隐患。 4、该村茶叶没有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主要是茶叶的深加工问题,茶

12、叶没有自己的品牌,都是一些小作坊加工,且没有任何产品认证,产品不能进入商场销售,茶叶采摘时 间只有四五十天,以后采摘的茶叶就没有人要了,有三分之二的茶叶没有得到利用。 三、思考与建议 据调查走访情况,现结合本村经济和社会状况,就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 一是增强村民大局观念。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思想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村民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集体观,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利益关系、个人利益与全村发展的关系、少数人与多数人的利益关系,形成团结奋进的氛围。二是规范村民自治行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制度,以村务公开

13、、民主评议和村民委员会定期报告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减少各种矛盾冲突和纠纷,消除群众对干部的积怨和不满。三是提高劳动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集体办班指导、”的思路,结合本地的资源、产业实际,开展科普教育、专业技术培训,使农民掌握实用的致富技能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切实改善山、水、林、路等方面的基础条件,重点支持农村公路和人行道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补助、社会筹集、农民投工投劳等方式,结合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逐项 集中解决,力争一年办出一件事,一年有一个新变化,逐年改变基础条件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农民收入。 引进适合本村

14、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项目,引进一个有资质的茶叶加工企业,打出安溪茶叶自己的品牌。引进一个或几个楠竹加工业主,把楠竹加工成工艺品,提高楠竹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四)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发展林下经济 谭洪村由于森林覆盖率达80%,根据本村实际发展有收入的林菜、林草、林禽等模式的林下产业经济,不断壮大产业发展规模,增强林业经济实力。 (五)、形成“三进三同”活动长效机制。 “三进三同”活动使我深刻体会到,群众迫切需要科学指导,迫切需要各级党政部门深入了解村情民意,迫切需要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帮助和支持。从本次走访了解到的一些群众困难和问题看,有些是自然条件方面的问题,有些是发展思路上的问题。这些

15、现象不得不让广大党员干部从工作作风、群众感情和素质上重新审视自己,从而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三进三同”是干部深入基层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密切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党的干部自我 教育、自我提高的一种方式。因此,应坚持把“三进三同三”活动作为一项永久性制度长期开展下去 进三同调研报告-走进天堡村根据重庆市政委“三进三同”实践锻炼活动的安排,今年寒假回家认真落实了“三进三同”活动。通过对我家乡即重庆市合川区双凤镇天堡村的实践劳动和调查并且家人一起劳动,感受家人在家务农的辛苦和生活中的欢声笑语,通过一些行动让我加深了对基层农村的进一步了解,深刻地体会到广大农民的生活和需求,家乡农民生活条件的好转,各方基础条件的改善,真的让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一:双凤镇概况以茶叶和小水果作为双凤的特色产业。依托现有200亩茉莉花,精心培育茶园5000亩,全年茶产品产量达28吨,产值2240万元;鼓励企业对茶叶进行升级换代,2021年精制的“蓥凤”茶产品荣获重庆市著名商标。扶持左航养鸽专业户扩大生产,鸽存栏量达0.8万只,年出栏量达4万只;培植20亩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