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2125453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程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许多国家都把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看成是21世纪竞争成功的关键。”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关键在教育,而要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办学成功的重要保证。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而青年骨干教师则是一所学校的希望和未来,是学校的宝贵和财富。我校参与十校课题组的宗旨在于培养高素质的青年骨干教师,这实在是具有高瞻远瞩战略眼光的一个有力举措!我认为其深远意义远远高于这个课题本身。对于我个人而言,参加这个课题组可谓是获益匪浅。通过对学校组织的新课标及二期课改精神的系统学习,通过参加课题组

2、的各项活动,使我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上有了质的飞跃,用“大换血”来形容也许并不为过,并由此使我对语文教学的未来有了一些更清醒的认识。1.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我认为学好语文,必须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高尔基曾说过:“社会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语文天然地生活联系在一起,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著名语文教师张国生也说:“大语文的精髓就是与生活相联系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全方位地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生活本身不仅能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而且还能让学生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正是语文能力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另外,生

3、活积累也是语文能力中的一种很重要的积累,作文教学就离不开这种积累,毛泽东同志说:“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引导学生会观察并善于观察生活。2. 要学好语文,必须要教会学生积累。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无需把大量的可贵的课堂时间用来讲解分析课文,把课文肢解得休无完肤、支离破碎,也不必搞只求形式上热热闹闹的“启发式”教学,更不必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做那些巩固“知识点”的习题、练习卷、模拟卷,我觉得在初中阶段应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去积累,这种积累可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让学生背诵大量的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中的精髓,从中吸取精华,充实心灵,丰富文化底蕴,加强文学修养。因为初中

4、阶段正是学生记忆力最佳时期,适合大量背诵。明末清初的大教育家陆世仪说了:“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即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的所当读书上,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因此,初中语文语文教师一定要竭力让学生多背一些东西。好在现在四川的语文教学改革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在教材中增加了许多背诵的篇目,可谓是及时有力的举措。语文的另一方面积累是引导学生多读、爱读。好读书,以书为友,视书为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粮食,在扎扎实实学范文的同时,必须广泛地涉猎课外书,为今后的语文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试想,如果一名学生既怕背书,又不爱课

5、外阅读,即使最高明的教师对他进行语文知识训练,作文技巧训练,都是于事无补的。判定语文课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而要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关键在于多读。因此,抛开学生的阅读积累,就等于把语文带进一条背离自己的道路,语文教学的路必将越走越窄。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语言能力差,正是精神世界荒芜贫乏的表现,这也是因为阅读太少之故。巴金老先生曾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让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中小学语文教学如果真正培养了青少年一代持久的读书兴趣和良好的读书习惯,那么,即使其他什么事情也

6、不做,也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我无愧于语文教师这一崇高而光荣的职业。”好在四川的新课标也已适时提出了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新要求:那就是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每年不得少于200万字。这实在太明智了!让学生做精神世界的美食家,做感悟生命的思想者,为学生在成长打下精神底子,实现人的素养的全面提高。这是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如果真能做到这一些,语文教学必将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学生的语文能力又何愁提不高呢?3. 我认为要学好语文,还应注意语文与其他学科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整合。现代社会是知识大爆炸的星系社会,电脑、网络为我们获得大量信息提供了可能。遥远的时间,广阔的空间因有

7、一电脑而浓缩于方寸之间,身居斗室却能胸怀全球。地球因电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变得前所未有的小,人称“地球村”。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事业当然不能置身于外,独居于象牙塔之中。事实上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课教学中,不但为教师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获取更多的知识;也为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提供了平台;为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更新教学手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电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不但扩大了教学的容量,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另外,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也为语文教学的发展内开辟出了一条光明的前途,为语文教学的未来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其重要性也逐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认识。

8、文科是相通,彼此不分家。语文中有历史、地理、政治等;政治、历史、地理的学习也离不开语文为其打基础,不仅文科如此,就是数理化学科中也离不开语文的分析理解。学科间互相渗透是如此的密切,那我们,在教学中注重跨科学的学习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以前的陈旧观念,时刻站在语文教学发展的前沿阵地,不要落伍于时代。4. 应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喜欢上,爱上语文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语文课到了学生喜爱的地步,离成功也就不远了。许多语文教师给学生这样那样的要求,布置这样那样的作业,就是没有想到怎样通过趣味教学使学生“爱上”语文课,这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师必须在更新教学方法,教

9、学手段上下功夫,力戒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起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摸索出适合本校,本班学生特点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破思想框框,时刻不忘“创新”二字,惟有如此,语文教学才能走上阳光大道。写到此,我不仅想起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话,那就是:“教师应成为学生心灵上的耕耘者,教学应教在学生的心灵上,作为语文教师,即不研究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也不研究学生对语文能力训练的需求,上课只能够上在课堂上,很难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痕迹,效果不佳是意料之中的事。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在拨动学生的心弦上下功夫。”我将以此言自勉。十校课题组马上面临结题,但我认为,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的任务不能就此结题。此项工作应长期坚持下去,贯串学校办学的始终,成为学校的核心任务之一。只有这样,学校的教学工作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