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作文的形象教学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2125259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作文的形象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作文的形象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作文的形象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初中作文的形象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作文的形象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作文的形象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初中作文的形象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但作文教学却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作文难,难作文,是广大中学生的共同感慨。当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着哪些问题呢?1、观念陈旧,应试教育思想还未得到根本转变。教师教学生作文,较多考虑的是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于是往往采取似乎能够迅速奏效的方法,从写什么到怎么写都给学生作了限定,学生作文往往千篇一律。2、形式单一,作文训练未能使学生有更多的写作兴趣。多年来,教师上作文课总是先教师作前指导,再学生照框作文,最后是教师精批细改。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作文就像完成一项任务

2、,写够字数,写对格式了事,毫无兴趣可言。3、失去自由,学生很难有写作中的创新。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而多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是给学生自由,相反,却是强行命题、框死文体、限定字数、规定写法、粗暴批改。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写作内在的“自由创造”规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处于十分尴尬的状况。一方面,学校和教师都非常重视被称为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作文的教学安排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致使作文教学陷入高耗低效的困境。要改变这个现状,必须从教学观念上予以根本的变革。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是作文教学

3、成功的关键。组合“实物”和“媒体”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改变作文教学信息传递的方法,可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使其兴趣盎然,实现作文教学目标。那么怎样运用“实物”和“媒体”来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一、以“文”绘“物”,据“文”现“物”,培养学生的静态观察力学生要学会观察。朱自清在春中从多个感官角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让学生模仿这种写法,在观察时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地观察,提高观察质量。如指导学生观察学校的花圃,通过视觉,了解花、草的形状、颜色和姿态;通过嗅觉,闻到花的香;通过触觉,感受小草的柔软、花的娇嫩;通过味觉,尝到花的滋味学生观察后迅速成文,这就是以“文”绘“

4、物”。在学生作文完成后,根据学生的描述,请有绘画能力的学生用简笔画出作文中描绘的实物图象,这就是据“文”现“物”。再把习作和实物相对照,纠正作文中的不合理之处,这就是学生再次观察的过程,这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生动、细致、有序地描摹实物的能力。以“文”绘“物”,据“文”现“物”,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懂得一个道理,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熟悉事物,只有熟悉事物,才能写好作文。二、以“媒”激趣,用“媒”引导,培养学生的动态观察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写作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可视性强的多媒体来调动学生的观察、联想和想象

5、等智力因素,以及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并使之相互作用”,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把写作变作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和真情实感。在一节作文课上,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喜羊羊与灰太狼,学生很快进入了情境,兴趣被调动了出来。刚结束,我就让学生把刚才观察到的内容写出来,学生很乐意。可刚写一半,就开始左顾右盼,交头接耳。因为他们没有进行仔细地观察。我再次播放动画内容,在回放时,同学们观察得都特别仔细“情境作文教学创设的情境是优化了的客观世界的情境,它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使学生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使万千物象以其丰富多彩的形

6、象进入学生的认知领域。既革除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枯燥、形式主义,同时也解除了压抑学生个性发展的种种弊端。三、减“形”去“声”,去“头”藏“尾”,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知识的源泉。”所以,我们必须启迪、开发学生的想象力。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文思泉涌、浮想联翩呢?第一步,选准材料,选择学生熟悉、理解的材料,这样学生才有体验、有话可说。第二步,设计写作目标及采取的方法手段,根据作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对形象或多媒体资料作适当的取舍。对多媒体材料采取去“声”处理,即保留“形象”、去除“媒体声音”,学生观看媒体时,形象鲜明,但缺少声音,然后让学生进行配

7、音,配音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对话描写能力的培养过程;采取减“形”处理,即去除“形象”、保留“媒体声音”,让学生从听到的人物对话或其他声音中想象人物的动作,这是对学生进行动作描写能力的培养;再如采取去“头”藏“尾”的方法,即藏掉媒体的前半部或后半部,然后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这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教师长期以来侧重于传授作文知识,讲作文技巧,而对体验不多的中学生来说,这反倒使他们无所适从,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讲”作文,“教”作文的做法,要把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作为作文教学的主线。而利用“形象”进行作文教学,则可以摆脱教师枯燥无味的说教作文,能多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