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搬到松林书院去-对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教学方式的变革尝试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2124609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课堂搬到松林书院去-对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教学方式的变革尝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把课堂搬到松林书院去-对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教学方式的变革尝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把课堂搬到松林书院去-对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教学方式的变革尝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把课堂搬到松林书院去-对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教学方式的变革尝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把课堂搬到松林书院去-对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教学方式的变革尝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课堂搬到松林书院去-对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教学方式的变革尝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把课堂搬到松林书院去对“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教学方式的变革尝试 王爱胜“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是统领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通识,之所以称之为通识,是因为信息的搜索、加工、交流和集成都离不开这个基本的框架。因而,它在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中的地位尤其重要。目前教学实施面临的困难对于这部分内容,很多教材都将其单列为一课,但这种方式实际实施起来十分困难。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矛盾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理论性太强,超越学生思维现实教学中我发现,让学生背背信息获取的流程、记记文件保存的类型、练练信息来源的分类并不困难,可是,课后仍有不少学生会说:“老师,我们听不懂。”为什么听不懂?一是学生刚上高中,

2、对提升思想、掌握方法这类超越他们认知水平的内容还没有心理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二是学生没想过获取信息还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受现代媒体的影响,他们多数对信息仅仅是“被获取”,即变成了信息的装载机,根本没有自己的需求。既然没有“需求”,哪来“主动”呢?2涉及面太广,难以形象地组织知识点从信息需求到信息来源,再到获取信息的方法和信息保存,直至信息的评价与交流,这些内容都涉及很多知识点。例如,“需求”本身就是比较个体化的概念。假如我们要针对“拒食野生动物的宣传”获取信息,那接下来,我们是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呢,还是只想获取这方面材料?由此引申出:这些知识是否必要?获取这些材料的媒体形式是怎样的?这样一来,信息

3、需求就只能越来越细。可是作为学生来说,他们的需求往往又比较简单,只要弄明白是什么、为什么即可,很少要去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再如,信息来源的分类方式、标准也不统一,有按载体分的,也有按传播方式分的,常给学生“眼花缭乱”之感。不同的来源就涉及不同的采集方法与工具,而要把尽可能多的需求、来源、方法和工具组织起来,是相当不易的。3技术很跳跃,教学安排不易周全在讲解该部分内容时,不少教师会先介绍“过程与方法”,再针对工作需求学习各种技术。这样教的好处是知识比较系统,但实际上,由于学生往往并没有很好的技术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就会变得非常抽象,涉及的多媒体、网络、文件格式、资源管理器等技术也显得很零散。

4、如果等到最后再来总结与回顾,又会使教学的重点偏向纯技术的操作训练。走进松林书院,尝试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青州一中迄今已有100余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宋代的松林书院,院内古朴典雅,青砖黑瓦,松柏参天。百年来,这里书声琅琅,笙歌不绝,历代学人薪火相传,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为学校题写的“勤朴公勇”和何思源先生题写的“敬业乐群”校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州一中人。于是,我充分利用书院作为文化实践基地指导学生经历信息获取的过程,体验信息获取的方法。通过对7个班进行的行动研究,取得了部分经验。1.活动指导一是流程指导。遵循“确定信息需求一确定信息来源一用一定方法获取信息一保存信息一

5、交流评价信息”的原则获取信息。首先,观察景物,做好笔记,拍摄照片,制作标本,组内交流。其次,将部分小组的信息分类保存。再次,进行小组汇报,教师点评,师生共同讨论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二是方法指导。让学生分析观察、记笔记、拍摄等采集方法的不同价值。(观察方式更直观、可信;笔记方式便捷且有真实感;拍摄方式可以直观并保持原貌,能多次利用等。)三是技术指导。向学生简单介绍数码相机的应用技术。如取景时注意避开人物头部上方的杂物,构图平衡、重点突出,角度尽量艺术化、个性化。四是情感指导。包括:(1)强调活动的安全。(2)强调拍摄时的个人修养,不得搞怪,有损青春形象。(3)强调观察时的公民意识,禁止随意采摘

6、植物做标本。2活动方式及专题每个班分成4个小组,每组指定男、女两位组长,对本组组员获取及交流信息的过程进行管理。4个组的专题分别是“书院景点文化”、“书院植物景观”、“书院建筑风格”和“书院碑文对联”。教师提示学生除了重点在组内进行专题信息的获取和交流之外,还可以组间相互穿插、相互共享相关信息。3活动过程片段1:设备的来源与管理我本来安排一个小组带一台相机,有个班竟然带来了很多相机。13班的两名女生还主动把自己的相机提供给其他班级的学生使用,很值得赞扬。其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当其他班的学生用后交给我时,我发现相机的一角有跌损,但细看又不像是新茬,于是向主人求得验证以免误会,结果主人笑了,说自己掉

7、地下损伤已经好长时间了,让他们放心用吧。由此提醒了我,在下一节讲解时,我增加了“安全持机操作”的内容:把挂带套在脖子或者手腕上;从别人手里接相机时要格外小心等。片段2:信息不仅仅是采集一开始,总是有相当多的学生狂拍一气,不看内容、不加选择,更不读其意。于是,我指导学生一起读正门的对联“书院向云门钟灵毓秀 松林蔚人文起凤腾龙”,故意让几个学生抄下来。其中一个顽皮的女生不按要求抄,在我的“严词威胁”中总算抄下来了。几个男生倒很配合,抄完后一起读、一起讨论对联的含义,对于错误和不足我做了订正和解释。过了一会儿,我与另一帮学生正在中厅门前研读对联“百年隆基幽居书院承古蕴 万世伟业勤载嘉木柱长天”。那个

8、顽皮女生跑了过来,“老师,你要公平,也让他们抄对联!”我说人家是主动抄的、要求学的,哪像你拍完就跑。该女生无语。到了集中讨论阶段,尤其是讨论中厅对联以及蔡元培所书“勤朴公勇”的匾额时,由于我在前面的引导到位,讨论顿时热烈了起来。学生的讨论从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到青州一中校训“勤朴公勇”,到何思源所书“敬业乐群”,十分踊跃。学习对联,激发了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比如,对“嘉木(松树)”这个双关语,提醒学生注意写作时要运用含蓄的艺术手法,对“柱长天”中“柱”的名词动用进行了特别提示。由此推,我在后面的几节课中着重对学生进行了文化内涵方面的激发,让学生在采集信息的同时注意辨别信

9、息和提高素养。片段3:走到学生中间引导交流为了让部分比较安静、不善于交流的学生有所收获,我刻意走到部分学生中间,引导他们交流。比如,当植物景观小组的几个学生说没有什么好看的时,我问看到了什么,答树。我问什么树,答松树,我说那到底这树是松树还是柏树,答松树。再问书院里多是古代的柏树,为什么叫它松树,大家就不知道了。于是,我提醒他们记住这个问题,回去后通过其他信息来源解开谜团。后来,又讨论了桂花树、万年青、铁树等。学生虽然在课文里都学过“桂花飘香”、“铁树开花”、“祖国万年青”,但很少有学生认识它们。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不错,她居然在新生报到时留心观察过我们办公楼门口正在开花的铁树,她的发言引起了大家

10、的啧啧称赞。一经讨论,学生们变得细心起来。有的学生认识了可做中草药的麦冬,有的学生辨认出志向高远的藤本植物凌霄,有的学生找到了藏匿在草丛中的蒲公英,甚至有学生发现了趴在巨大网上的花蜘蛛。片段4:过程的灵活控制户外活动课型最大的问题就是纪律问题。这比在机房上课还难以控制。一说开始活动,学生一下子就像脱缰的野马,甚至有不少学生脱离小组长的视线很久。其实,学生并不特别惧怕管理。一个男生爬到了树杈上,还大言不惭地问我:“老师,我是坐着照好,还是站起来照好呢?”我对他的不雅行为既气又怜。是啊,现在有多少孩子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天天爬树呢?我只好说:“你坐着像狗熊,站着像猴子,都不好看!别损坏你的光辉形象了。

11、”他在同学的笑声中尴尬地下来,也再没有人提出要上去拍照了。接下来,我们俩又进行了谈话,引导他认识到人长大了就要有公众意识,要提高个人素养。片段5:通过形式来总结活动结束得有一个标志的仪式。在活动过程中,多数学生的收获是零散的。通过交流、总结,学生可以相对系统地把握这些收获,并且提高认识的层次。对“信息获取”这一个环节的总结非常必要。每节课,我都会让学生集中在“冯玉祥抗日演讲”纪念碑前分组汇报。高中学生的高素质在平时活动中看不太出来,此时却能显露无疑。不论是讲述建筑的对称格局、建筑风格,还是讲述名人墨迹、校史故事,大家都慷慨陈词,畅所欲言。不少倾听的学生又提出新的问题,如古式建筑的脊、檐上怪兽的

12、名字等。对此,我启发大家回家上网搜索,激发学生对更多相关信息的获取欲望。总结这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探索,我感觉到“让学生亲历信息活动”的必要性,尤其这种亲历若是实地亲历,效果会更好。当然,户外活动的弊端也非常明显,过程控制、设备流动以及效益评估还需要研究与完善。总之,对某些内容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是值得尝试的。(作者单位:山东青州第一中学)广西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观摩展示活动举行近日,第十一届“长城杯”广西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观摩展示活动周在贵港市举行,活动开设课例展示、专家讲座、课题研讨、教育技术应用工作交流和新技术展示等,共有7000多人次到场观摩学习。本届活动周共展示了广西14个市的217节中学公开课,覆盖了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等14个学科。课堂上,教师借助多媒体、电脑网络、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台等先进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凸显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的新理念。教学过程中充分整合利用文字教材、教学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和网络课程等内容实施教学,既注重硬件技术,也突出学科特点,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意识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体现了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远程教学实践的结合。(中国教育信息化网)-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