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发布与评价报告1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1617060 上传时间:2021-08-1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发布与评价报告1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发布与评价报告1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发布与评价报告1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发布与评价报告1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发布与评价报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发布与评价报告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发布与评价报告() 一 文化发展指数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文化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推动文化发展纳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中。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对中国文化发展状况的研究,探讨中国文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可以为推进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提供参考。文化发展指数是用具体可测的指标评价文化发展状况,将多个评价指标整合成一个综合分数,以衡量当前的文化发展状况。文化发展指数以统计数据为基础,为中国文化发展提供一个可分析和度量的政策工具

2、,能够准确衡量当前文化发展状况,为检验文化建设成果提供一个分析模型,也为相关的文化决策提供参考。文化发展指数是对当前文化发展总体格局进行全面、系统和科学的评价,了解当前文化发展的现状,为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其战略内涵涵盖了文化投入、文化生产、文化供给、文化传播和文化消费全过程。文化投入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来源,文化生产是地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条件和能力,文化供给是地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能力,文化传播是地区文化的扩散水平和辐射能力,文化消费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能力。本报告拟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

3、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此对中国31个省区市的文化发展状况进行客观评价。为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性,本报告对文化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将遵循全面性、科学性、可比性和操作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反映被评价问题的各个方面;科学性原则是指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的计算内容与计算方法都必须准确合理;可比性原则是指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每一个评价对象必须是公平的、可比的;操作性原则是指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是可操作的,能够取得数据资料。(一)文化投入文化投入是文化发展的基本保障和来源,是文化生产的根基,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基础水平和前进动力。文化投入的具体指标包括

4、:人均文化事业费、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投入比重、文化市场经营机构资产总计、艺术表演团体财政拨款和演出场次比、文化市场经营机构从业人员、文化事业从业人员和文化部门艺术表演团体经费自给率这7个二级指标。(二)文化生产文化生产是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是文化供给的来源,反映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综合能力。文化生产具体包括以下指标:群众文化机构数、文化馆机构数、公共图书馆机构数、博物馆机构数、公有制艺术表演场馆机构数、文物机构数、艺术表演团体个数、艺术表演团体演出收入、出版发行机构数、文化市场经营机构营业收入和娱乐场所营业收入这11个二级指标。(三)文化供给文化供给是文化生产成果的集中体现,是文化发展状

5、况的直接反映,也是未来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供给具体包括以下指标:发行报纸份数、群众文化机构组织活动次数、发行图书册数、艺术表演演出场次、发行杂志册数、博物馆藏品数、文物藏品数、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和有线电视用户数占家庭比重这9个二级指标。(四)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是将文化成果传输给社会受众,让人民群众接触、了解、认同和享受文化成果,反映了文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文化传播具体包括以下指标:对外演出人数、对外演出次数、对外出访文化交流人数、对外出访文化交流活动、博物馆参观总人次、艺术表演团体国内演出观众人次、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群众文化机构服务人次和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这9个二级指标。(五)文化消费

6、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代表着公共和居民个体的文化消费能力。文化消费具体包括以下指标: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游客数量、人均群众文化活动费和人均购书费这7个二级指标。基于此,中国文化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43个具体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表1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表1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续表二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实证分析基于构建的中国文化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本部分在收集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归一化

7、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文化发展指数进行实证分析。(一)中国文化发展统计数据依据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2016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和2016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可以得到全国31个省区市以上指标的具体统计数据,见表2表6。表2 2015年中国31个省区市文化投入统计数据表3 2015年中国31个省区市文化生产统计数据表4 2015年中国31个省区市文化供给统计数据表5 2015年中国31个省区市文化传播统计数据表6 2015年中国31个省区市文化消费统计数据(二)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分析1.中国文化发展评价指标综合模型归一化分析中国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所有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可以直

8、接进行指标归一化处理。本研究采用z-score标准化法。这种方法基于原始数据的均值(mean)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将A的原始值x使用z-score标准化到标准分Zi,计算公式如下:Zi=(原始值-平均值)/标准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文化发展指标进行预处理和标准化,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各个指标换算的标准分(见附录表1表4)。2.中国文化发展指数综合模型分析在分析各地文明建设综合情况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中国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模型。(1)中国文化发展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对中国31个省区市的文化发展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结果如表7表11所示。

9、表7 文化投入主成分载荷系数、得分系数、特征值对分析主成分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进行计算,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得出综合得分:计算可得:文化投入FA=(2.353F1+2.065F2+1.020F3)(2.353+2.065+1.020)=0.432F1+0.380F2+0.188F3表8 文化生产主成分载荷系数、得分系数、特征值计算可得:文化生产FB=(4.724F1+2.481F2+1.034F3)(4.724+2.481+1.034)=0.573F1+0.301F2+0.126F3表9 文化供给主成分载荷系数、得分系数、特征值计算可得:文化供给

10、FC=(4.474F1+1.748F2)(4.474+1.748)=0.719F1+0.281F2表10 文化传播主成分载荷系数、得分系数、特征值计算可得:文化传播FD=(5.482F1+1.684F2)(5.482+1.684)=0.765F1+0.235F2表11 文化消费主成分载荷系数、得分系数、特征值计算可得:文化消费FE=(3.871F1+2.348F2)(3.871+2.348)=0.622F1+0.328F2(2)中国文化发展评价指标模型综合得分计算中国文化发展指数总体得分和各个一级指标得分,结果如表12所示。表12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得分表12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得分-续表三 中国

11、文化发展指数结果分析(一)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差异性分析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差异性分析主要是对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总体状况和具体方面进行分析,验证文化发展状况与不同地域有无相关性和显著性差异。按照地域分布,将中国31个省区市分为四类:一类是东部地区,包括江苏省、浙江省、天津市、山东省、北京市、广东省、福建省、上海市、河北省、海南省;二类是中部地区,包括湖北省、湖南省、山西省、江西省、安徽省和河南省;三类是东北地区,包括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四类是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青海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和云南省(见表13)

12、。本部分差异性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法,从四类地区的情况入手,研究文化投入、文化生产、文化供给、文化传播、文化消费以及文化发展总体情况等变量中,具体是哪些变量对观测的四类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产生显著性影响,即导致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四类地区在这些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性分析可以反映出文化发展在地域间的均衡程度,能够发现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提出文化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提供参考依据。表13 分地区文化发展情况统计表13 分地区文化发展情况统计-续表1.文化投入差异性分析差异性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各地区情况的均值、标准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指标的描述统计;二是利用

13、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建立无差异性假设,即上述四类地区均值相等,设定显著性水平为0.05,计算检验统计量F值和相应的P值,依据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并做出推断结果。对上述四类地区的文化投入水平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具体结果如表14、表15、图1所示。表14 文化投入描述性分析图1 文化投入均值分布表15 文化投入方差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显著性水平为0.0010.05,拒绝无差异性假设,即可认为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四类地区在文化投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东部文化投入水平为第一,平均值为0.570;第二为中部,文化投入平均水平为-0.120;第三是西部,文化投入水平为-0.285;而文化投入水

14、平最低的为东北地区,平均水平仅为-0.519。其中,北京市文化投入水平最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7.1%,而黑龙江省文化投入水平最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2.7%。2.文化生产差异性分析对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各地区文化生产水平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具体结果如表16、表17、图2所示。表16 文化生产描述性分析图2 文化生产均值分布表17 文化生产方差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显著性水平为0.1470.05,接受无差异性假设,即可认为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四类地区在文化生产能力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地区平均水平看,中部文化生产能力最强,达到3.149;其次是东部地区,文化生产能力达到2

15、.037;而西部和东北地区文化生产能力相对较弱,平均水平分别为-1.422和-1.478。从具体文化生产能力指标看,四川省以综合得分9.787位居第一,而宁夏回族自治区则以-7.441排名最后,均来自西部地区,表明当前各地文化生产能力存在差异,但是与地域的相关性不强,地区间文化生产能力不具有显著差异。3.文化供给差异性分析对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各地区文化供给水平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具体结果如表18、表19、图3所示。表18 文化供给描述性分析图3 文化供给均值分布表19 文化供给方差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显著性水平为0.0190.05,拒绝无差异假设,表明我国在文化供给上存在显著性的地域性差异,东部文化投入水平最高,为0.468;第二为中部地区,文化供给平均水平为0.284;第三是东北地区,文化供给水平为-0.333;而文化投入水平最低的是西部地区,为-0.449。4.文化传播差异性分析对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各地区文化传播水平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具体结果如表20、表21、图4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