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文化展创新发展研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191614724 上传时间:2021-08-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1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府文化展创新发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府文化展创新发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府文化展创新发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府文化展创新发展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府文化展创新发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府文化展创新发展研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广府文化展创新发展研究 一 广府文化展(一)广府文化的概念所谓“广府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不同学者对于广府文化的研究和定义也不同,但可以统一的观点是,它从属于岭南文化。岭南文化主要分为三大块系,即广府文化块系、客家文化块系以及潮汕文化块系,广府文化是最鲜明且影响力最大的。自秦汉时期,由于多次移民活动,导致中原文化向南迁移,并且与原有的土著文化不断碰撞、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以广府为中心,以粤语方言为主的广府文化区域。文化、地域之间的不断变化、发展、碰撞、传承,逐渐形成了广府文化的文化特质和发展特征。因此,从狭义上看,广府文化可以看成是广府民系族群的意识、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以及

2、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综合;从广义上看,广府文化则由物质、制度、精神以及行为等多个部分组成。本文研究的广府文化是从其广义的角度来探讨,由此引发对会展业的创新探讨。(二)广府文化展现状文化对于会展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很难去量化影响程度,但是从大环境的发展以及一些城市利用文化与会展业的结合效果来看,文化的确对会展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广州城市化快速发展的30年,广府文化的成长相对滞后,文化形象模糊,但随着广州人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文化创造和文化参与意识苏醒,广府文化资源得以实现大整合。1.广府会展活动零散除了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以外,以下是近期举办的一些以广府文化为主题的会展活动新尝试,这些活动

3、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将广府文化融入会展活动当中。表1 近期广州广府文化主题会展活动续表以上活动是想通过会展活动的形式将广府文化传承和推广出去,然而活动较少、分散,规模小,部分参与度较低,影响力不大,且形式多以小展览、节事活动呈现。2.大型文化展不足表2是统计出的2014年北京与广州文化艺术展办展情况。表2 2014年北京、广州文化艺术教育类展会一览续表从表2可以看出,北京文化艺术教育类相关展会数量众多,涉及多个方面,丰富多彩;而广州已有的展会类型和数量较少,侧重于艺术品和创意产业,且对于具体的文化来说并没有专设大型展会,缺乏创新性,没有利用好广府文化的背景优势。鉴于以上情况,珠三角的会展核心城市广

4、州,并没有利用好当地的文化优势,文化类展会数量较少,且广府文化在会展业中的表现力不足。二 广府文化展内涵缺失原因分析(一)广府文化自身内涵缺失原因1.外来文化冲击广府文化具备开放性和兼容性,外来文化对广府文化既有补充作用,同时也有冲击作用,外来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传播能力使得广府文化在竞争中逐渐弱化。一些学者研究了广府早茶文化现状,发现在调研对象中有九成以上的广州人几乎不了解早茶文化的形成历史和发源地,将近六成的人甚至不知道早茶文化习俗,而在聚会、吃饭的场地选择上有将近九成的人倾向于选择肯德基、麦当劳、KTV这些场所。早茶这种广府传统文化不为人们所了解,又受到外来快餐店的影响和吸引,使得广府文化

5、在传承过程中更加处于劣势地位,受到冲击。图1 2013年展览种类占比情况2.文化保护制度缺陷文化遗产保护法方面中国由于奉行“单行立法”和“条件成熟一个立一个”的原则,对文化财产的保护具有临时性、应付性等特点,新条例的出台恰好反映了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危机状态,因此,当文化受到保护法的保护时,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从而导致文化包括广府文化的部分失传。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谭天称,岭南画派正在慢慢走向消退,四大名绣之一的“广绣”如今也只剩下一位大师级人物。从文化传承人认定的角度来说,日本对传承人的认定范围仅限于重要无形文化财产和文化财产保存技术中的技艺精湛者,并给予他们必要的补助和很高的社会地位,这对传统文化的

6、传承具有重要激励作用。而中国对于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认定传承人的制度存在认定范围过广、分类不尽妥当等问题,比如对于一些节事活动认定单个继承人的方式,会给熟悉该民俗活动的群体造成负面影响,从而阻碍广府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于广府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拥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潜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不完善也使得广府文化发展过程中部分缺失。3.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不够对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涉及很多方面,例如保护记载文化的媒介、保护文化的传承者、提高文化的普及度等。以记载广府文化的媒介文献图书为例,近年来广东出版了很多包含广府文化在内的著作,如广州大典、叶春生主编的广东民俗大典、陈泽泓主编的广府文化等,但

7、其中真正对广府文化研究的著作很少。广州市的图书馆中只有2家图书馆开设了专门的广府文化特藏室,尽管也有6家建立了地方文献室,但广府文化的文献资源分布十分分散,并没有形成藏书体系。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广府文献”概念不清晰,这也反映出对“广府文献”的建设意识不强。(二)广府文化题材的展会缺失的原因对文化类题材展会忽略。广州依托当地相关产业,实现“展览搭台、经贸唱戏”的效果。广州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城市依托该地区的产业特征确定展会题材,广州进出口、汽车及配件、机械工业等展会数量很多,以文化为题材的展会数量少,以广府文化为题材的大型展会数量为零。以下几个因素导致广州文化题材类展会缺失:第一,展会

8、题材产业化、专业化是发展趋势,较为注重量的积累和专业化;第二,对于以文化为题材的展会性质大多定位于半营利、半公益性质,经济效益低,以广府文化为题材的展会更是属于社会文化建设,盈利几乎为零,因而普通企业不会选择此类题材办展;第三,从现在展会题材和数量选择来看,题材创新意识缺乏,重复办展现象严重,这也体现了只注重量而忽视质的广州展会发展趋势。表3 广州会展产业项目部分情况表4 2014年广州大型展会分类情况续表(三)现有广府文化展的衰落现阶段以广府文化为题材的展会活动,存在规模小、参与度低、办展质量差等特点,从而使得一些结合广府文化的展会尝试失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1.会展运作过于“搞形式”

9、“图热闹”“搞形式”主要是此类展会大多以形式为主,在组织机构上呈现“大管小办”“多管少办”“官重民轻”的特点;“图热闹”是指主办方对广府文化品牌的影响力认识不足,只追求短期效应,并没有深刻认识到广府文化品牌的强大影响力和经济价值潜力。例如在广州图书馆举办的广府文化系列展会,每个月换一次题材,是一次很好的传播广府文化的会展活动,然而实际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第一,展会活动过于形式化,单纯以展览的形式根据既定的主题展出相关图片,较为死板,缺乏灵活性;第二,展会活动宣传力度低,以“广府文化展览”和“广州图书馆”为关键词,搜索结果只有132000个,且与此次展会活动内容相关的专题报道更少,内容重复,信

10、息更新滞后,宣传效果差,造成累赘的印象。再如,对广府文化节的主办单位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进行广府文化相关活动推广情况统计,表5是近几年除了广府文化节以外的一些广府文化活动项目开支列表。从表5可以看出,系列活动多,经费开销大,然而无论从其知名度或是参与度来看,影响力小,很多活动套以广府文化的名称,实则相关内容与主题不符,极具“形式化”特性。即使广府文化资源丰富,但缺乏优秀运作方式,资源就会因缺乏生机而“枯萎”,难以转化为会展业的“亮点”和“卖点”。表5 20112014年广府文化相关推广活动项目开支情况2.会展从业人员文化意识缺失广州高校培养模式是从基于泛学的层面来进行

11、,专业深度不够,缺乏培养文化与会展业兼通的复合型人才意识,会展业的教学与城市文化类的专业是完全独立的。从办展企业人才要求上看,也忽视了员工兼备办展知识与文化内涵的必要性。从业人员对于知识储备和对文化的理解存在较大缺陷。因此,作为办展机构之一的广府文化展的组织机构缺乏兼通广府文化和会展业的专业人才,真正钻研广府文化的学者不懂会展管理,懂会展管理的人文方面又略差,兼通广府文化和会展业的人才奇缺。许多从事会展业的人对广府文化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因而无法真正整合广府文化的各类资源,将广府文化的精髓很好地在展会活动中呈现,进而导致会展业中文化的缺失。三 基于广府文化的广州会展业创新初探(一)会展业创新内

12、容国务院在2015年的发展意见中提到了关于会展业创新的部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快信息化进程,形成有效的线上线下联合模式;第二,提升组织水平,提倡竞争,打造集团化模式,引进先进的办展理念;第三,健全产业链,高效带动产业联动,增强上下游企业协同能力,带动服务企业发展;第四,完善展馆管理运营机制,提高使用效率,加强信息互通;第五,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在世博会等国际平台带动下,培育境外项目,构建多元化、宽领域、高层次格局。文化对于会展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国务院的意见指导下,基于广府文化的内容和特点,弥补广府文化在会展业中的缺失,从办展内容、场馆设计、展会主题、展会服务、粤港澳合作等方面初步探索

13、广州会展业的创新途径和对策。(二)基于广府文化创新的具体途径及对策1.办展内容的创新办展内容的创新,其实就是用文化托起展览活动,形成品牌展会。主要是基于广府文化的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部分,从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聚集性的特点出发,整合不成形的展览活动,将广府物质文化内容与节庆活动形式整合到展览活动中,从而打造集广府文化展览、广府文化主题活动、广府文化概念设计于一体的大型广府文化博览会。展览也是对文化元素的展示。挖掘产品背后的文化,能够提升产品的价值,如商贸文化、丝绸文化、粤剧文化、名人文化等,使文化赋予展会以灵魂,产生多元的价值,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展会。创办大型广府文化主题博览会,通过广东

14、省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机构联合办展,除了与广府物质文化相关的广东族谱珍藏展、粤剧道具、广府婚庆展、广府文化活动展示、手工艺、居住建筑、习俗(如广彩、广绣、饮早茶)等以外,配套相关主题活动,如粤曲、粤剧表演,书画比赛,美食嘉年华等,涵盖广府文化的物质、精神以及广府人日常行为等各个方面,在全方位的展览活动过程中,让参与者体验广府生活,感知广府文化,以文化为噱头,创新展会内容,争取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新品牌。大型展览会的整合,能有效地解决现有广府文化会展活动规模小、受众少、展会活动过于形式化的缺陷,弥补现阶段广州文化艺术领域展会空白。将零散活动拼接成大型展会盛事,从而进一步带动

15、旅游、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吸引人流。这对广府文化本身的传播也具有重要意义。2.会展场馆及设计的创新会展场馆及设计的创新,即文化的硬植入部分,将文化概念和元素融入场馆和展位设计中,基于广府文化的物质和精神层面进行深化演绎。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馆设计和内部规划带有地域文化特色成为此次世博会的重要理念之一,例如中国馆,色彩上选用红色作为主色调,结构上采用中国古代建筑中“斗拱”,并在建筑表面覆上“叠篆文字”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上海馆,采用了“里弄”“老虎窗”等建筑特色元素;广东馆,以“骑楼”为原型,融合潮汕传统剪纸,创造出“剪纸骑楼”效果,粤风粤韵令人回味等。这种思想目前主要在节事活动中有所体现,但这也为场馆的设计理念带来一些创新思考。展馆,不仅是会展活动进行的场所,其本身也是一种艺术的展示,可从展馆本身设计和室内设计的角度出发,设计带有文化特色的展馆。广州的会展场馆可以结合如“骑楼”等特有建筑风格,以适应广州的多变天气;在室内设计时与广府文化相结合,展览会展位设计融入文化特色,如2014年旅博会,广东省展位设计吸收了广州塔、海上丝绸之路等元素,吸引了大批人流前来参观。通过展会活动的硬件设施来传递文化,促进会展活动更好地发展。3.展会主题的创新除了在硬件设施方面将广府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还可以通过“软植入”的方式,将本土文化融入展览活动中。展会主题的创新就是指在已有展会主题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