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红楼梦》试题: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

上传人:xum****80 文档编号:190278987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红楼梦》试题: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一《红楼梦》试题: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一《红楼梦》试题: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一《红楼梦》试题: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一《红楼梦》试题: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红楼梦》试题: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红楼梦》试题:论述类文本阅读[解析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试题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2021北京丰台区高一期末)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红楼梦中有不少关于节俗的描写,如第二十七回“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这里说的似乎是芒种节气的风俗,但从后文对芒种节风俗的描写来看,却是与江南地区的“花朝节”有着密切的联系。“花朝”与“月夕”相对映(“月夕”一般指八月十五,为中秋),当为中春,一般认为是二月十五。唐人有诗“长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胜中春”。柳宗元谪居柳州时曾写下“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

2、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的诗句,表达的是作者对中春时节百花凋尽而致赏花无处的凄凉之情。将二月十五即中春称为“花朝”,大约源于江南风俗。宋元时期的事林广记称“二月十五为花朝。风土记云言浙闽风俗,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为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之所常言。”南宋的梦粱录也如此记载,以二月十五日为“花朝”。大约到明清时,这花朝节变成了二月十二日,江苏一带至今仍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风俗通史也记载了吴中一带“二月十二日花朝,儿女裂彩绡,遍系花木树,曰百花生日”。这些内容与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的描写相似,“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

3、,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件。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此外,花朝节还有扑蝶、戏蝶之类的话动,小说中也有宝钗执扇扑蝶的情节。“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古代文献中的芒种节气“多言其可种有芒之谷”,即可播种小麦、大麦之类有芒的谷物。那这个节气是否与“花神”有关呢?古人大抵认为“花神”,就是春神,又叫青神。春神掌管春天的花木,所以到春末夏初开的荼蘼(酴醾)花期结束,便认为“花事”完结。宋人诗曰“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所以,如要饯花神,按常理推断的话应当是告别春天,即在春夏之交进行,拖到芒种节气似乎太晚了。而红楼梦关于芒种饯花神之说,并无文献记载,民间风俗

4、亦没有反映花朝、花神、祭花与芒种相关的俗,不似作者的笔误,更像是作者有意为之,至于其中有何特殊寓意,尚待进一步考证。(节选自韩冬冰阅读(红楼梦),有删改)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花朝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流行在江南地区的与祭祀花神有关的节日。B又名中春节,时间是农历二月十二日早晨。C“花朝”与“月夕”皆为节日,两两对映。D此时浙闽地区百花盛开,极适合出游赏玩。2.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关于芒种节俗的描述与古代文献中“花朝节”有关内容相同。B文中引用柳宗元的诗句意在说明“花朝”是个因百花凋零而感伤的节日。C风土记和风俗通史中,都包含了对“花朝节”风俗的相关记载。D

5、文章结尾段作者借用宋人诗句,是为了证明芒种节俗应该包含送别花神。材料二曹雪芹似乎把花朝节要做的事,比如赏花、扑蝶等活动,都移到了芒种节气,虚构了一个芒种节。那么,他的用心又是什么呢?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花朝节是二月十二日,而那一天,恰恰是黛玉的生日。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作者借袭人之口道出了这一点。那天是宝玉的生日,众人前来给宝玉拜寿,议论起各人的生日。有人说“二月没人”,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袭人的这句话,交代了黛玉的生日是花朝节,而黛玉的前世正是“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由绛珠草修炼而成的绛珠仙子。问题还不止于此。作者于潜在的叙事层面上交代了这一天是花朝节(黛玉生日),而

6、在其表层叙述中这一天却是芒种节,细考下来芒种节又是男主人公贾宝玉的生日(详见周汝昌著红楼梦新证)。可见,作者是把花朝节(黛玉生日)这天的风俗,拿到芒种节(宝玉生日)去写。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作者在宝玉和黛玉故事构思上的综合考虑。如前所述,花朝节的“赏红”,不仅是赏花,更是爱花、惜花。而贾宝玉,是“绛洞花主”,是“怡红公子”,是爱花、惜花的代表。把黛玉生日“花朝节”的“赏红”与宝玉生日“芒种节”的时令糅合在一起,正是通过民俗化的场景,艺术化地凸显了贾宝玉形象的角色地位及其与群芳的关系。同时,第二十七回的“饯花会”,作者把原本是在花朝节那天迎接花神的俗,写成了是芒种节花神即将退位的时候给她饯行。是否在

7、强调“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这是否在暗示:林黛玉的生命已经快走到了尽头?花朝节伤春、感怀的节俗内蕴被作者巧妙融入黛玉的形象塑造中,与她作为“花神”的身份融为一体。在这一回里,林黛玉泪眼对落花,伤心地吟唱葬花吟。作者苦心设计,既安排她的生日与花神相同,又借花神的退位,以及与民俗风情交融的生活场景,象征了林黛玉的生命历程。(节选自赵云芳民俗学视野中的红楼梦,有删改3.下列对曹雪芹“用心”的分析,与材料二内容不符的一项是()A对芒种节俗进行艺术改造和加工,进一步丰富、拓展、深化节日内涵。B借助节俗的错位与融合,艺术化地凸显两位主人公的地位及相互关系。C将伤春节俗内容融入黛玉的形象塑造,与她“绛珠

8、仙子”的身份相合。D虚构“饯花会”节俗,以饯别花神并为其送行,暗示黛玉的悲剧命运。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事实上,芒种节气与花朝节并无关联,没有与“花神”相关的民俗活动。B红楼梦关于芒种节风俗的描写有悖常理,并没有相关文献予以佐证。C将庆祝百花生日与送别花神的仪式掺杂在一起,显然是不合常理的失误。D葬花吟中黛玉以花自喻,体现其个性的同时,具有强烈的隐喻作用。5.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提及了芒种节的哪些节俗活动?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加以概括。【答案】1.B2C3A4C5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提及的芒种节的节俗活动有“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用彩线系了挂在

9、树上、花上祭花饯神”“赏花”“扑蝶”“戏蝶”。【分析】1.B.“时间是农历二月十二日早晨”错。原文为“当为中春,一般认为是二月十五”,“大约到明清时,这花朝节变成了二月十二日”。可加“花朝节”的时间应是“二月十五”。2A.“有关内容相同”错。原文表述是“但从后文对芒种节风俗的描写来看,却是与江南地区的“花朝节”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见是“有密切的联系”;B.“意在说明花朝是个因百花凋零而感伤的节日”错。原文是“柳宗元谪居柳州时曾写下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的诗句,表达的是作者对中春时节百花凋尽而致赏花无处的凄凉之情”,柳宗元的诗句恰恰表明“花朝”时节应是百花

10、盛开,而风雨致使百花凋零,让人无花可赏,因而伤感;D.“是为了证明芒种节俗应该包含送别花神”错。原文是“宋人诗曰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所以,如要饯花神,按常理推断的话应当是告别春天,即在春夏之交进行,拖到芒种节气似乎太晚了”,宋人的诗是为了说明芒种祭祀花神太晚了,芒种节俗不应该包含送别花神。3A.“进一步丰富、拓展、深化节日内涵”错,这不是曹雪芹“用心”对芒种节俗进行艺术改造和加工的目的。原文是“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作者在宝玉和黛玉故事构思上的综合考虑”,是为男女主人公服务的,并非为了“丰富、拓展、深化节日内涵”。4C.“显然是不合常理的失误”错。材料二中

11、有“作者把原本是在花朝节那天迎接花神的俗,写成了是芒种节花神即将退位的时候给她饯行。是否在强调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这是否在暗示:林黛玉的生命已经快走到了尽头?”,可见并非失误,而是作者的刻意安排。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一中有“红楼梦中有不少关于节俗的描写,如第二十七回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可见其中描写的风俗有“祭饯花神”;“风俗通史也记载了吴中一带“二月十二日花朝,儿女裂彩绡,遍系花木树,曰百花生日”。这些内容与红楼

12、梦第二十七回的描写相似,“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件。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此外,花朝节还有扑蝶、戏蝶之类的话动,小说中也有宝钗执扇扑蝶的情节”,可见其中描写的风俗有“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用彩线系了挂在树上、花上”,还有“扑蝶、戏蝶”等。材料二中有“曹雪芹似乎把花朝节要做的事,比如赏花、扑蝶等活动,都移到了芒种节气,虚构了一个芒种节”,可见其中的风俗有“赏花、扑蝶”。(2020山东日照市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红楼梦后四十回缺失,就像断臂的维纳斯,有着神秘莫

13、测的残缺美。事实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完整的维纳斯,也有一部完整的红楼梦。只是红楼梦的续写有的过于乌托邦,有的令人肝肠寸断;有的过于随性,有的比较专业。然而,于各人而言,总归是美的。在后四十回中,读者最关心的必定是钗黛二人的结局。“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是判词所预设的结局,由此看来,这两个人的下场必定是悲剧的,至于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悲”法,却各家有各家的说法,像宝玉遗弃宝钗,像钗黛沦落教坊。这些都应和了原著的悲剧走向,不像后来有些续本的大团圆结局,虽然给人不少喜感,但是读来无味,如果这样,红楼梦就丧失了应有的艺术价值,就不能算是一本奇书。如今人们接触最多的程高本结局是黛玉早死,宝玉出家,宝钗

14、守寡。高鹗所续的结局虽然凄凉,但还未到苍凉的程度。所谓苍凉就是一种放下书后,仿佛置身空旷的天地之间,低头一声惆怅,仰天泪流满面,静静地思考历史的长度与人生的厚度的感觉。至于红楼梦中的二线人物,在前八十回中大多指明了结局。大纲已出,但是细节之处着实值得遐想创作一番。原著暗指的结局符合现实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审美,这种“美”的源头红楼梦十二曲就像是整本书的骨架,贯穿全书,如若续写不当,就会使全书的美畸形。(摘编自李相红楼未完,残缺之美)材料二:残缺是相对于圆满、完整而言的,它是部分的空白和不在场,是整体的未完成或已失去的状态。残缺美是以残缺为审视对象,从美感的角度对残缺进行的审美体验。从某种意义说

15、,残缺因素是审美情感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了它,主体的审美体验才会变得深刻而持久。为什么残缺会使人产生审美体验呢?从审美心理角度讲,残缺美是残缺物在人们心中趋于完美化的心理作用的结果。“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上有一种出自本能的“完形倾向”,总是想将残缺的物体完整化、完善化,人们通过感官知觉所得到的是一个个“完形”。当人们看到一个不规则,不完满的形状时,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地活动,以填补“缺陷”使之成为“完形”,从而达到内心的衡。这是一种“完形化”的心理趋势,这是一种对物体或事物进行理想化再造的过程,人们能在这种“再造”之中获得一种愉悦感。从审美主客体的关系来说,一方面,文学作品是审美主体感知欣赏的审美对象,它对读者的认知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想象是艺术创作和鉴赏的重要品质,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没有想象也就没有文学作品的欣赏。完整的文学作品会给读者以完美的赏识,残缺的作品也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文学作品的残缺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思索的空间,引发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而无穷无尽的想象,可以使欣赏者能动地把审美对象加以改造或创造,从而产生新的形象。另一方面,从审美主体来说,文学作品欣赏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受众通过再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以达到赏心、悦目、怡情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