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病理学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5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90116271 上传时间:2021-08-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病理学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5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病理学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5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病理学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5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病理学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5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病理学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5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病理学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病理学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5(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病理学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5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病理学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5病理学基础知识分类模拟题5一、A1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问题:1. 介导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A.IgAB.IgDC.IgED.IgGE.IgM答案:C问题:2. 下列疾病属于型超敏反应的是A.新生儿溶血性贫血B.结核病C.Graves病D.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E.原位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答案:D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或速发型超敏反应。其发病机制是通过抗原(致敏原)进入机体后与附着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分子结合,并触发该

2、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引起平滑肌收缩、血管通透性增加、浆液分泌增加等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问题:3. 属于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花粉病B.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C.新生儿溶血性贫血D.血清病E.接触性皮炎答案:C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毒性抗体反应,是由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抗原相结合而介导。抗原可以是细胞膜自身成分,也可以是吸附在细胞表面的外源性抗原或半抗原,可通过不同机制引起细胞损害,有或无补体参与。问题:4. 下列疾病属于型超敏反应的是A.硅沉着病B.支气管哮喘C.接触性皮炎D.Goodpasture综合征E.类风湿关节炎答案:E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是抗原和抗体相结合的

3、产物,在生理情况下它能及时被吞噬系统所清除。如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进而引起血管炎症,则导致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液中IgG型类风湿因子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固定并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游出,通过型超敏反应引起组织损伤。问题:5. 型超敏反应又称为A.迟发型超敏反应B.血管炎型超敏反应C.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D.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E.速发型超敏反应答案:C问题:6. 型超敏反应又称为A.迟发型超敏反应B.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C.血管炎型超敏反应D.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E.速发型超敏反应答案:A问题:7. Graves病的病因是A.自身抗体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介导的细胞

4、功能异常B.变应原引起的IgE介导的超敏反应C.免疫复合物沉积激活补体引起组织损伤D.IgM、IgG与细胞或组织的抗原结合,补体介导的细胞毒反应E.效应性T细胞介导炎症反应和细胞毒作用答案:A问题:8. Goodpasture综合征具有下列特点,但不包括A.肾小管广泛坏死伴钙盐沉积B.由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引起C.为型变态反应D.免疫荧光检测IgM和C3可见沿肺和肾小球基底膜分布的线性荧光E.肺泡内可见出血、含铁血黄素及吞噬细胞出现答案:AGoodpasture综合征属型变态反应型的自身免疫病,其原发病变在肺、肾小球基膜,不累及肾小管。问题:9. 结核菌素反应属于A.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

5、用B.依赖抗体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C.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超敏反应D.抗体介导的细胞功能异常E.效应性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答案:E问题:10. 输血反应属于哪种超敏反应A.型B.型C.型D.型E.型答案:B输血反应为补体依赖的细胞毒反应。特异性抗体(IgG或IgM)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固定干细胞膜并激活补体,直接引起靶细胞膜溶解,或使靶细胞易被巨噬细胞吞噬。问题:11. 与型超敏反应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浆细胞C.巨噬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答案:E问题:12. 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A.Lewis抗原的差异程度B.HLA的差异程度C.P抗原的差异程度

6、D.性染色体抗原的差异程度E.血小板抗原的差异程度答案:B问题:13. 最常见的移植排斥反应是A.超急性排斥反应B.移植物抗宿主反应C.亚急性排斥反应D.慢性排斥反应E.急性排斥反应答案:E急性排斥反应在未经治疗者可发生在移植后数天内;而经免疫抑制治疗者,可在数月或数年后突然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可以细胞免疫为主,主要表现为间质内单个核细胞浸润;也可以体液免疫为主,以血管炎为特征;有时两种病变可同时看到。问题:14. 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是移植后A.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B.35天后出现C.660天出现D.90天1年E.1年以上答案:A问题:15. 超急性排斥反应中,移植物的血管病变特点是A.血管

7、内膜纤维化B.血管壁钙化C.血管肌层肥厚D.急性小动脉炎伴血栓形成E.血管壁呈洋葱皮样改变答案:D问题:16. 介导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反应主要为A.体液免疫为主,细胞免疫为辅B.由细胞免疫介导C.由体液免疫介导D.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E.目前有关机制尚不清楚答案:C问题:17. 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是A.移植后几分钟至24小时B.未经治疗者可发生在移植后数天内,而经免疫抑制治疗者可在数月或数年后突然发生C.移植后660天D.移植后90天1年E.移植后1年以上答案:B问题:18. 一般不出现急性细胞型排斥反应的细胞是A.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异物巨细胞D.免疫母细胞E.浆细胞答案:C

8、急性细胞型排斥反应由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所致,因此可见于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具有传递抗原及吞噬功能的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出现于组织坏死区,但无异物巨细胞出现。问题:19. 下列不符合肾急性细胞型移植排斥反应特点的是A.肾间质水肿B.肾小管变性坏死C.多发生于移植后24小时内D.肾间质内可见大量CD4+、CD8+T细胞E.可出现一定数量的巨噬细胞和浆细胞答案:C问题:20. 下列病变不见于肾急性血管型排斥反应的是A.免疫荧光证实有免疫球蛋白、补体及纤维蛋白沉积B.可出现肾梗死灶C.肾细小动脉管腔内可见血栓形成D.肾细小动脉管壁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E.部分血管壁发生纤维化、管腔狭窄答案:E

9、问题:21. 慢性排斥反应中,移植物的血管病变是A.血管壁玻璃样变B.血管壁钙化C.慢性小动脉炎D.外膜增生形成洋葱皮样结构E.血管内膜纤维化、管腔狭窄答案:E问题:22. 移植肾出现血管内膜纤维化、管腔严重狭窄,导致肾缺血,肾小球、肾小管萎缩,该病属于A.超急性排斥反应B.急性排斥反应C.急性细胞型排斥反应D.急性血管型排斥反应E.慢性排斥反应答案:E问题:23.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多见于A.肾移植B.肝移植C.肺移植D.骨髓移植E.心脏移植答案:D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可发生于具有免疫活性细胞或其前体细胞的骨髓移植入由于原发性疾病或因采用药物、放射线照射而导致免疫功能缺陷的受者体内。当其接受骨髓移

10、植后,来自于供者骨髓的免疫活性细胞可识别受者组织并产生免疫应答,使CD4+和CD8+T细胞活化,导致受者组织损害。问题:24. 与HLA-B27基因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A.强直性脊柱炎B.系统性红斑狼疮C.肺出血肾炎综合征D.重症肌无力E.类风湿关节炎答案:A问题:25. 下述属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是A.硬皮病B.类风湿关节炎C.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D.结节性多动脉炎E.口眼干燥综合征答案:C问题:26. 下列属于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是A.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B.硬皮病C.溃疡性结肠炎D.慢性自身免疫性胃炎E.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答案:B问题:27. 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具特异性的自

11、身抗体是A.抗线粒体抗体B.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C.抗核抗体D.抗胰岛细胞抗体E.抗血小板抗体答案:C问题:28. 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组织损伤密切相关的是A.狼疮细胞B.CD+/supT细胞C.CD8+/supT细胞D.自身抗体E.苏木精小体答案:D问题:29. 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是A.表皮萎缩、过度角化B.狼疮小体C.坏死性血管炎D.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非细菌性疣赘性心内膜炎答案:B问题:30.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瓣膜病表现为A.瓣膜断裂B.瓣膜溃疡C.非细菌性疣状赘生物D.细菌性疣状赘生物E.瓣膜穿孔答案:C非细菌性疣状赘生物(非细菌性疣赘性心内膜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脏

12、病变。赘生物由纤维蛋白、坏死细胞碎屑和炎症细胞组成,根部基质发生纤维素样坏死伴炎症细胞浸润,晚期发生机化。问题:3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征性皮肤病变是A.皮肤环形红斑B.面部蝶形红斑C.皮肤咖啡斑D.皮肤瘀斑E.皮肤黄褐斑答案:B问题:32. 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A.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B.肾衰竭是主要死亡原因C.多见于年轻男性D.组织损伤与自身抗体有关E.狼疮小体是诊断本病的特征性依据答案:C问题:3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狼疮小体最常见于A.肺B.心C.肾D.肝E.皮肤答案:C问题:34. 部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出现慢性皮肤损伤,其具有诊断意义的病理特征是A.表皮与真皮

13、交界处有抗体及补体沉积B.毛囊可见角质栓形成C.表皮常有萎缩D.基底细胞液化E.真皮胶原纤维发生纤维素样坏死答案:A问题:35. 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病变错误的是A.以面部损伤最为常见B.也可累及躯干及四肢C.表皮和真皮处水肿D.小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E.血管周围常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答案:E问题:36. 狼疮细胞的特征是A.单核细胞中吞噬多个圆形、颗粒状物质B.中性粒细胞含有不规则蓝黑色小体C.中性粒细胞内吞噬圆形、均质、无结构的紫红色小体D.嗜碱性粒细胞中出现散在粗大的颗粒E.单核细胞含不规则状、结构不清的块状物答案:C抗核抗体与白细胞核接触后,使核碎裂和溶解,形成游离圆形小体,HE染色呈紫红

14、色,又称狼疮小体或苏木精小体。其对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趋化性,吞噬了狼疮小体的吞噬细胞称为狼疮细胞。问题:37. 约半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变累及心脏,其典型心瓣膜病变为A.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样赘生物B.非细菌性疣状赘生物C.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样赘生物D.McCallum斑E.心瓣膜闭锁缘串珠样赘生物答案:B问题:38. 狼疮性肾炎中最常见的类型是A.系膜增生型B.局灶型C.膜型D.隐匿型E.弥漫增生型答案:E问题:39. 对狼疮性肾炎具有诊断意义的形态特征是A.补体沉积B.系膜细胞增生C.电子致密物沉积D.狼疮小体E.免疫球蛋白沉积答案:D问题:40. 关于狼疮小体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A.多呈不规则形B.又称苏木精小体C.抗核抗体攻击白细胞核,由坏死的白细胞核演变而来D.对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有趋化作用E.其形态特征为均质的呈苏木精染色答案:A问题:41. 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征性依据是A.面部蝶形红斑B.狼疮小体C.非细菌性疣赘性心内膜炎D.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