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燕歌行》优质教案-燕歌行 高适 教案_1

上传人:日**** 文档编号:189935527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适《燕歌行》优质教案-燕歌行 高适 教案_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适《燕歌行》优质教案-燕歌行 高适 教案_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适《燕歌行》优质教案-燕歌行 高适 教案_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适《燕歌行》优质教案-燕歌行 高适 教案_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适《燕歌行》优质教案-燕歌行 高适 教案_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适《燕歌行》优质教案-燕歌行 高适 教案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适《燕歌行》优质教案-燕歌行 高适 教案_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高适燕歌行优质教案:燕歌行 高适 教案相关热词搜索:高适燕歌行优质教案 燕歌行 高适教案 高适燕歌行教案ppt 高适的燕歌行是边塞诗的重要代表作,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适燕歌行优质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适燕歌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2.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 3.赏析本诗的艺术技巧。 4.树立正确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本诗的情感。 2.赏析艺术技巧。 【教学难点】 1.理解本诗复杂而深刻的主旨。 【教学设想】 1.赏析关键词句把握所用手法及作用体味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文主旨。 2.使用品读法和关

2、键词语替换比较法把握主旨。 3.划块赏析。 4.知人论世,明确背景。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文: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激情澎湃,都怀有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浓厚的英雄崇拜,仰慕那些决战沙场、建功立业的将领,但是怎样看待和理解战争,什么是最真正的英雄,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最熟悉战争和了解战争的诗人高适的边塞诗:燕歌行。 二.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 1.简介: 见文后解释1。 2.写作背景: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

3、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三.朗读诗文,划分诗节: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第一段八句写出师; 第二段八句写战败; 第三段八句写被围; 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 四.通过关键词分析赏读诗文: 出师 汉家烟尘在东北,

4、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1.总结诗人描写出师渲染怎样气势?结合全诗,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气势的描写?(结合摐金伐鼓和旌旆逶迤来分析) 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 2.本自和非常这两个虚字有何作用?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

5、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 3.赏析飞和照两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 4.榆关碣石瀚海狼山四个地方连缀,有何表达作用? 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战败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1.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请你概括。 萧条自然条件恶劣;凭陵敌人来势凶猛,战力强;风雨天气之恶劣。总结: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劣。 2.战士

6、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种对比的手法的作用。 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和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刺。 3.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 荒芜、衰败、冷落、凄凉的意境,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4.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 自然条件恶劣,气候条件恶劣,敌人凶猛善战,将领与战士的矛盾。其中官兵的矛盾,尤其是官的寻欢作乐,不爱惜士兵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被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

7、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1.征人思乡,分离之苦,本是边塞诗的传统内容,诗人此处是如何写征人之苦的?(扣住久断肠空,体会征人内心之苦) 2.这段诗文写征人和思妇的彼此分离和思念之苦,与全诗描写战争过程是否背离?有何联系? 3.绝域苍茫无所有与杀气阵云寒声刁斗矛盾吗?怎样理解? 4.征人思妇之苦与对汉将的谴责有何联系? 这一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

8、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苦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相看白刃血纷纷与上文哪句内容形成鲜明对比?死节从来岂顾勋与将领形成怎样的对比?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

9、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2.为什么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与诗中的将领有何不同? 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 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 五.艺术特色归纳: 思想内容: 本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概括了开元年间唐军将士戍边生活的多个方面。重点在于揭露军中官兵苦乐悬殊,抨击将帅腐败无能切不恤士卒,对浴血苦战的士兵寄予深切同情。 艺术特色: 1、善于描写边塞风光,渲染战争气氛; 2、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作品组主题; 3、七言歌行,参用律句,形成音调之美。 六.本诗的风格: 雄浑悲壮,风骨凛然。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附

10、:翻译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 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 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 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 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 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 看了高适燕歌行优质教案的人还看了: 1.杜甫登高优秀教案设计 2.高适:燕歌行并序 3.燕歌行 高适 4.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设计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