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发临洗将赴北庭留别》阅读答案附 赏析发临洗将赴北亭留别①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飞春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①临洗: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 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鲁木齐1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描写塞外物的角度有何不 同?请简要分析5分)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 怎样的作用?(6分)参考答案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开 直接描写了 胡天八月即飞雪 的壮美;《发临洗将赴北 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 青山过武威 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2、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简析《发临洗将赴北庭留别》是唐代岑参的作品此诗为天宝十三年(754年)作者赴北庭途经临洗时所作前三联写景,尾联点明主旨 全诗从 闻说 落笔,极写通往轮台之路的奇寒景象和边地风物, 抒发 了诗人不辞路途遥远艰苦,尽力国事的高昂豪迈的思想感情。
注释⑴临洗:即洗州,唐时与吐蕃接界,在今甘肃临潭西一说指临 洗军,驻狄道(今甘肃临洗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 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⑵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⑶连年:接连多年一作 年年唐郑遂初《别离怨》诗: 荡 子戍辽东,连年信不通⑷曾(z eng):竟,竟然⑸应:一作来⑹疏勒:地名,唐时安西四镇之一,在今新疆疏勒⑺武威:地名,今属甘肃省⑻勤王句:一作不敢道远思勤王:谓尽力于王事《僖公 二十五年》:狐偃言于晋侯日: 求诸侯莫如勤王白话听说通往轮台的路上,连年都可以看到雪飞春风从未到过那里,朝廷的使者去得也很稀少无边的白草一直延伸到疏勒,青苍的山岭只是过了武威为王事尽力岂敢说路远,只希望能从梦中返归创作背景编辑此诗为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诗人岑参赴北庭途经临洗时 所作临洗的旧友为他饯别这是一次唱和,他得到 飞 字韵,因作 诗留赠,向诗友公开此行的意义此诗所写,都是回应其他人的关心和慰问诗题 发临洗将赴北庭,因而诗中所叙述,也是临洗至北庭沿途景物开头 闻说 者, 则说明此行轮台和第一次去的安西不同, 暗示着和安西有对比:自然 方面,春风不到,连年雪飞;人事方面,汉使应稀。
此次虽是作者第 二次出塞,但到北庭还是第一次,所以凭传闻写出轮台的寒冷与荒凉, 但是调子并不低沉从连年见雪飞至青山过武威写景,但诗人并没有直接说环境 多么寒冷和恶劣,而是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 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 连年见雪飞 写气候之寒冷, 春风曾不到写其荒凉,白草通疏勒写其萧瑟,汉使亦应稀写其地 距中原之遥远,揭示出西域戍边的艰苦性尾联在内容情感上起到了点染和升华的作用, 全面地抒发了诗人 的情怀,勤王敢道远 就是指要竭尽全力报效祖国,而 私向梦中归 表达了诗人想念家乡,想和亲人团聚的情感这两句其实是回答别人 勤王道路远,家乡何时归 的关怀,写得很有创意,把忠君报国之志 和思念故乡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在结构上点明了诗歌主旨,升 华了主题,言简义丰,言有尽而意无穷全诗从 闻说 落笔,极写通往轮台之路的奇寒景象和边地风物, 以抒发诗人不辞路途遥远艰苦,尽力国事的高昂的思想感情名家点评明代文学批评家许学夷:岑 闻说轮台路 在厥体中为压卷,《正 声》不录,不可晓《诗源辨体》)明末清初学者黄生:前后两截格七、八分明写北庭之远,一时 不能遽归立言恰要如此,方是真正诗人。
将 春风 陪 汉使,设语 更松趣《矩》)清代诗人冒春荣:诗肠之曲,如岑参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本怨赴边庭归期难必,却反言不敢道远,梦中可归《虞园诗说》卷 一)清代评论家余成教:(岑参)《送人到安西)云: 小来恩报国,不是爱封候《发临洗将赴北庭留别》云: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 归《酬崔十三侍御登玉垒山》云:旷野看人小,长空共鸟齐《送 张子尉南海》云: 海暗三山,花明五岭春 《首秋轮台》云: 秋来惟有雁,夏尽不闻蝉 信乎 语奇体峻 也!(《石园诗话》卷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