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案计划书)

上传人:石磨 文档编号:189861952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案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案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案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案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案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案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案计划书)(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 / 26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成果 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二二一一年一月年一月 I / 26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目目 录录 一、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分析1 (一)人才需求分析1 (二)职业目标分析1 (三)职业资格要求2 (四)岗位职业能力分析2 (五)人才培养目标3 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实施4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4 (二)课程体系构建5 (三)参考教学计划8 (四)主干课程描述10 (五)改革课程实施12 (六)教学条件保障13 (七)管理制度保障16 (八)生

2、均成本与效益分析17 三、专业教学与改革的成效17 (一)搭建了全方位、多模式校企合作基础平台17 (二)创新工学交替“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18 (三)打造“论文写在大地上、技术送到农户家”的教学团队18 (四)创建“教、学、做”合一实践教学条件18 (五)专业办学实力大幅度增强,标志性成果丰硕18 (六)服务社会能力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巨大19 四、评价建议与推广度分析19 (一)特色与创新19 (二)经验与体会20 (三)设想与建议21 (四)应用与推广23 附件 1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略) 附件 2主干课程标准(略) 21柴

3、油机拆装与维护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II / 26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22底盘拆装与维护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23农机电气系统原理与维护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24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25农机液压系统检修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附件 3 教学保障制度(略) 1 / 26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制订的原则意见为依据,结合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制造、使用和管理等方面人才 培养的实际情况,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分析一、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分析 (一)人才需求分

4、析(一)人才需求分析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是农业大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 央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国家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公布施行以来,全国农机市场产销两旺,农机工业产值年均增长 20以上,2009 年超过了 2300 亿元。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机企 业较多,农机化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到 2009 年底黑龙江垦区的农机田间作业综合机 械化率达 96%,黑龙江省达到 84%,居于全国最高水平。目前黑龙江省启动了千亿斤 粮食产能战略工程,松嫩平原

5、、三江平原综合开发工程,农业机械正朝着大功率、智 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据统计,目前黑龙江从事农机制造、修理、销售、使用和管理的 28 万人中,具有 大专以上学历的不足 3%,且文化基础低,技术水平差,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机械自动 控制和智能控制、精准作业和联合作业的需求。据调查,从 2008 年起,黑龙江省每年 需要农机管理人员 4280 人,各类农机技术人员 70000 人,农机驾驶操作人员 53000 人。 随着我省农机化程度的提高,未来 5 年,每年缺口大约 13 万多人,而且呈逐年上升趋 势。从近几年黑龙江省对各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排名来看,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名列 榜首,这为该专业及专

6、业群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职业目标分析(二)职业目标分析 通过企业调研和职业岗位分析,本专业面向农场、农村和农机生产、销售、维修 等企业,培养从事农机使用与维修、农机装配与调试、农机管理、农机销售及售后服 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根据黑龙江地区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的需要,面向 农场、农村承担一定规模的农机操作人员、机务管理人员和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培训, 以适应现代农业机械对高素质、高技能农机技术人员的需求。 主要就业岗位:农机使用与维修、农机装配与调试、农机管理、农机营销及农机 2 / 26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售后服务等岗位。 (三)职业资格要求(三)职业资格要求 要求学生在校三年

7、期间,除按本专业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之外, 还将按职业资格标准中规定的考核内容进行职业资格认证。至少考取劳动部门颁发的专 业技能证书一个,才能获得毕业证书。并鼓励学生考取多项职业资格证书。具体规定 见 表 1 所示。 表表 1 1职业岗位对应职业资格分析表职业岗位对应职业资格分析表 序号序号职业岗位职业岗位职业资格职业资格等级等级备注备注 农业机械操作工高级 农机修理工高级 农机液压系修理工高级 1农机使用与维修 农机电器设备修理工高级 四选一 农业机械操作工高级 农机修理工高级2农机装配与调试 装配钳工高级 三选一 农业机械操作工高级 3农机管理 农机修理工高级 二选一 农业机

8、械操作工高级 农机修理工高级4农机营销及售后服务 市场营销师中级 三选一 (四)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四)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调研本专业面向的行业企业和分析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本专业 学生从事相应工作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即应具备一定的自然和人文科 学知识及适度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具备熟练的农机操作与维修等专业能力;具备协 调沟通和独立解决问题等社会能力;具备辩证思维、系统思考的方法能力;具备爱岗 敬业、求真务实的职业素质。具体的岗位能力分析,见表 2 所示。 表表 2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3 / 26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职业能力职业能力 职业职业 岗位岗位 岗

9、位描述岗位描述 专业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方法能力 职业素质职业素质 农机使 用与维 修 使用农业机 械,按田间作业 标准完成田间作 业; 完成农机具 日常维护工作; 排除农机故障, 完成农机修理任 务。 1机械图样识读能力; 2农机驾驶及作业能力; 3农机维护保养能力; 4农机检测能力; 5农机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 6农机修理能力。 农机装 配与调 试 在农机制造 或维修企业完成 各种农业机械的 装配与调试任务。 1机械图样识读能力; 2简单的机械加工能力; 3工件的测量与检验的能力 ; 4农机的调整与检测能力; 5农机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 ; 6农业机械装配能力。 农机 管理

10、对农机具进 行优化的作业调 配,对农机具的 存放、油料、检 修进行合理管理。 1农机驾驶及作业能力; 2农机具的调度能力; 3统计分析能力; 4油料管理能力; 5农机检测能力。 农机营 销及售 后服务 根据市场需 求对农业机械及 配件进行推广销 售,能根据用户 的反馈,进行三 包服务,及时为 用户排除故障。 1农机驾驶及作业能力; 2农机维护保养能力; 3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 4农机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 5产品推销能力; 6统计报表能力。 1具有语言与 文字表达能力; 2人际交往与 沟通能力; 3公共关系处 理能力; 4劳动组织与 协调能力; 5成本控制能 力; 6自我评价、 自我展示能力。

11、1独立思考能 力; 2创新与设计 的能力; 3综合运用专 业知识及理论知 识能力; 4信息获取与 自主学习能力; 5.工作计划、方 案制定能力。 1吃苦耐劳的 优良品质; 2严谨细致的 工作作风; 3熟练的工作 技能和科学的 创新精神。 4爱岗敬业和 团结合作的优 良品质; 5安全文明生 产与环保意识。 (五)人才培养目标(五)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备 机械图样、机械材料、农业机械构造与原理、农业机械管理、农业机械营销等基本知 识,掌握农机使用、保养、检修、安装调试等职业能力,面向农业机械的使用维护、 检测维修、营销、安装调试以及管理

12、等岗位需要的从事农机使用、维修、售后服务工 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4 / 26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实施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实施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工学交替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学交替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 2002 年被教育部遴选为国家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 专业, 2007 年又成为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示范建设期间本专业在原有 “2.5+0.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础上,对农场、农机生产企业、农机销售公司、农机 合作社进行广泛调研,通过分析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经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确 定出主要工作岗

13、位;分析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根据任务的典型性、重要程度确定典 型工作任务;依据工作任务的情况、完成任务的方式归纳、整合形成行动领域;按行 动领域所包含的知识、能力的相互关系构建学习领域;从职业素质、专业能力、社会 能力、方法能力 4 个维度确定学习领域能力目标,即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高技能人 才的职业素养。 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依托本专业的农机作业服务站、校内农场和黑龙江 省农垦总局引龙河农场等实训基地,构建工学交替“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如图 1 所示。 图图 1 1 工学交替工学交替“两轮实践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 2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

14、机制不断完善,合作深度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合作深度不断加强。学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处, 制定了校企合作章程,建立了校企合作制度,规范了合作内容、合作形式、运行方式、 利益分配方式等内容,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工学交替与引龙河农场、北大荒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采取工学交替“两轮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完成学生的生产性实训和毕业顶岗等实习任务,主要进行顶缸和 选岗实习,培养农业机械高技能人才。 引厂入校引入世界知名企业凯斯纽荷兰(哈尔滨)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建立集 第一轮协岗生产实践第二轮顶岗生产实践校内学习 第一学年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三学年 123456 9

15、1 月37 月8 月9 月10 月11 1月34 月5 月67 月8 月9 月10 月111 月3 月7 月 5 / 26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生产、培训、教学、服务”四位一体的农机新技术培训基地,有力保证了工学交替 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共建实训室与凯斯纽荷兰公司合作共建农机底盘、农机发动机、农机电气实训 室;与约翰迪尔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农机液压实训室。公司提供发动机、 底盘等设备和技术资料,并按企业规程训练学生发动机、底盘、电气、液压等方面的 拆装和故障排除能力。 3顶岗实习运行与安排顶岗实习运行与安排 按照工学交替“两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对本专业的顶岗实习安排如下:

16、 第一轮工学交替:协岗实习。第一轮工学交替:协岗实习。第一学年的 5 月份和第二学年的 8、 10 月份农机作 业季节,学生到学院农场(耕地 150 公顷)进行从耕整地、播种到收获的完整农机作 业环节的第一轮生产实践。在每个生产环节的生产实训之前,安排相关课程的学习及 农机驾驶实训,其中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课程的学习与校外生产实践交替进行。 在生产实践中,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作业机械操作和农业机械驾驶技术 及基本维护能力。 第二轮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第二轮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第二学年的 5 月份和第三学年的 8、 10 月份农机作 业季节,学生到农垦总局农场和哈尔滨农垦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等校外生产性实习基 地进行第二轮顶岗生产实践。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主要进行农机作业标准、农机机务 管理、农机新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为第二轮生产实践做准备。在生产实践中学生在实 践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农业机械操作、机务管理、农机检修等项目的顶岗生产实践, 强化学生的农机驾驶作业和使用维护、农机标准化作业、机务管理、农机检修和故障 排除的能力,为下一步的选岗实习打下基础。第三学年 3 月至 7 月份为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