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89844857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教学相关一: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P17比大小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2、认识“”“”和“”,知道其含义。3、会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学生的数感。4、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会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认识“”“”和“”,知道其含义。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卡片。本教学设计由 提供教学过程:一、引入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5,让我们先来念“手指歌”。(学生活动。)2、观察数量。(媒体出示书第14

2、15页的主题图。)师:小猴子想请同学们帮帮忙,图上的小猴和水果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学生可能回答:猴子的只数可以用3来表示;梨的只数可以用4来表示;桃子的只数可以用3来表示;香蕉的只数可以用2来表示。)(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小猴和水果的图片:分别一一点击最下面的: 小猴、梨、桃、香蕉,媒体演示:它们的个数,最后出示3 、4、 3、2。教师同时板书。)设计意图说明: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3、揭示课题。师:观察得真仔细,那么这些数哪个大那个小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大小。1(板书:比

3、大小)二、新授探究一:1、 知道相等。(媒体出示:小猴和桃子图。)师:小猴最喜欢吃桃了,一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合作借助学具卡片动手摆一摆、比一比。(学生可能回答:(1)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猴子有3只,桃子也有3只,猴子和桃子一样多,所以桃子够分了;(2)我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猴子摆了3只,桃子也摆了3只,猴子和桃子一一对应一样多,所以桃子够分了。)师:刚才某某小朋友说的方法,也就是:1只猴子对应1个桃子,1只猴子对应1个桃子,(点击教师并板书。)设计意图说明:通过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4、。并且通过利用已经学过的数数和一一对应的方法,引出新的知识,让学生感悟知识迁移。2、认识等号。师: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好,你们已经会用我们前几节课学的本领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了,你们真棒。3和3同样多,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同样多呢?(学生回答:等号。)(点击媒体出示:)师:等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 表示这两个数相等。(教师板书:33 ,带领学生书空;点击媒体出示:读作:3等于3;带领学生读一读。)师:仔细观察,等号两边的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学生可能回答:等号两边的数相等;等号两边是两个相等的数。)师:所我们可以说:相同数比大小,中间用等号。2 3只猴子对应3个桃子,正好一样多。 媒体演示:一样多

5、。分别点击猴子图和桃子图,媒体出示: 3、3。(点击 媒体出示:相同数比大小,中间用等号。师带领学生读一读。)3、练一练。(媒体出示):()()要求:(1)可以用数几表示小动物的只数?(2)方框里填几,圆圈里填什么符号?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点击动物图,媒体出示数;点击媒体分别出示答案。) 师:我们用手势来表示等于号(教师示范,学生学做),下面这题我们就用手势来表示。(媒体出示)(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媒体出示数和等号。)师:你们还能举出其它的例子吗?设计意图说明:让学生说一说举例,帮助加深对于“”意义的理解。探究二:1、 知道大于。(媒体出示:猴子与香蕉图。)师:如果每只猴子吃1根香蕉

6、,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合作借助学具卡片动手摆一摆、比一比。(学生可能回答:(1)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猴子有3只,香蕉有2根,猴子比香蕉多,所以香蕉不够分;(2)我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猴子摆了3只,香蕉摆了2只,猴子和香蕉一一对应,香蕉比猴子少了,所以香蕉不够分。3师:刚才小朋友用1只猴子对应1根香蕉的方法,一一对应着比较,发现猴子多,香蕉少,香蕉不够分了。(点击2、认识“”。师:猴子有3只,香蕉只有2根,(分别点击猴子图和香蕉图,媒体出示3、2)3比2多,我们还能用等于符号吗?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师:这是大于号。(点击领学生读。)师:仔细观察,大于号有什么特点?大于号两边的

7、数又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回答:(1)大于号的左边开口大,右边尖尖的;(2)大于号的左边是大的数,右边是小的数;(3)大于号的开口对着大的数,尖尖角对着小的数;)师:所以我们可以说:开口大,朝大数。(点击教师带领学生说一说。)2、 练一练。(媒体出示)()()要求:(1)学生手势表示。(2)你是怎么想的?(记忆口诀:个别说,全班说。)(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动物图,媒体出示数;点击师:你们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探究三:1、知道小于。(媒体出示:猴子与梨图。)_。4 媒体演示:猴子比香蕉多。教师并板书。) 媒体出示:。) 媒体出示:读作:3大于2;带(教师板书:32 ;带领大家书空;点击媒体出示开口

8、大,朝大数。媒体分别出示答案。)师: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梨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合作借助学具卡片动手摆一摆、比一比。(学生可能回答:(1)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猴子有3只,梨有4个,猴子比梨少,所以梨够分,梨多出来了;(2)我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猴子摆了3只,梨摆了4只,猴子和梨一一对应,猴子比梨少了,所以梨够分。师:刚才小朋友用1只猴子对应1只梨的方法,一一对应着比较,发现猴子少,梨多。(点击3、 认识“”。师:猴子有3只,梨有4只,(分别点击猴子图和梨图,媒体出示:3,4)3比4小,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回答:小于号。)师:你们可真行!(点击媒体出示:。)这是小于符号

9、。出示:读作:3小于4;师带领学生读。)于号两边的数又有什么特点? (板书:34 ,带领学生书空;点击师:仔细观察,小于号有什么特点?小(学生可能回答:(1)小于号的左边尖尖的,右边开口大;(2)小于号的形状正好与大于号相反;(3)小于号的左边是小的数,右边是大的数。(4)小于号的开口也是对着大的数,尖尖角对着小的数。)师:所以我们可以说:尖头小,对小数。(点击4、 练一练。(媒体出示)()()要求:(1)学生手势表示。(2)你是怎么想的?(记忆口诀:个别说,全班说。)(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动物图,媒体出示数;点击师:你们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5 媒体演示:猴子比梨少。教师并板书。) 媒体出示尖

10、头小,对小数。教师带领学生说一说。) 媒体分别出示答案。)二: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比大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比大小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2、认识“”“”和“”,知道其含义。3、会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学生的数感。4、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会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认识“”“”和“”,知道其含义。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卡片。教学过程:一、引入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5,让我们先来念“手指歌”。(学生活动。)2、观察数量。(媒体出示主题图。)师:

11、小猴子想请同学们帮帮忙,图上的小猴和水果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学生可能回答:猴子的只数可以用3来表示;梨的只数可以用4来表示;桃子的只数可以用3来表示;香蕉的只数可以用2来表示。)(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小猴和水果的图片:分别一一点击最下面的: 小猴、梨、桃、香蕉,媒体演示:它们的个数,最后出示3 、4、 3、2。教师同时板书。)设计意图说明: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3、揭示课题。师:观察得真仔细,那么这些数哪个大那个小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大小。 (板书:比大小)二、新授探究一

12、:1、 知道相等。(媒体出示:小猴和桃子图。)师:小猴最喜欢吃桃了,一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合作借助学具卡片动手摆一摆、比一比。学生可能回答:(1)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猴子有3只,桃子也有3只,猴子和桃子一样多,所以桃子够分了;(2)我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猴子摆了3只,桃子也摆了3只,猴子和桃子一一对应一样多,所以桃子够分了。师:刚才某某小朋友说的方法,也就是:1只猴子对应1个桃子,1只猴子对应1个桃子,3只猴子对应3个桃子,正好一样多。(演示:一样多。分别点击猴子图和桃子图,媒体出示: 3、3。教师并板书。)设计意图说明:通过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且通过利用已经学过的数数和一一对应的方法,引出新的知识,让学生感悟知识迁移。2、认识等号。师: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好,你们已经会用我们前几节课学的本领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了,你们真棒。3和3同样多,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同样多呢?(学生回答:等号。)(出示:)师:等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 表示这两个数相等。(教师板书:33 ,带领学生书空;出示:读作:3等于3;带领学生读一读。) 师:仔细观察,等号两边的数有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