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检测实验报告1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89810227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6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号检测实验报告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信号检测实验报告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信号检测实验报告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信号检测实验报告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号检测实验报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号检测实验报告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号检测实验报告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匹配滤波器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信号检测理论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姓名:高亚豪学号: 14SD05003授课教师:郑薇哈尔滨工业大学 1. 实验目的 通过Matlab 编程实现对白噪声条件下的匹配滤波器的仿真,从而加深对匹配滤波器及其实现过程的理解。通过观察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及频谱图,对匹配处理有一个更加直观的理解,同时验证匹配滤波器具有时间上的适应性。2. 实验原理对于一个观测信号()r t ,已知它或是干扰与噪声之和,或是单纯的干扰,即 ()()()()a u t n t r t n t +?=?这里()r t ,()

2、u t ,()n t 都是复包络,其中0a 是信号的复幅度,()u t 是确知的归一化信号的复包络,它们满足如下条件。2|()|d 1u t t +-=? 201|2a E = 其中E 为信号的能量。()n t 是干扰的均值为0,方差为0N 的白噪声干扰。 使该信号通过一个线性滤波系统,有效地滤除干扰,使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在某一时刻0t 达到最大,以便判断信号的有无。该线性系统即为匹配滤波器。以()h t 代表系统的脉冲响应,则在信号存在的条件下,滤波器的输出为00 ()()()d ()()d ()()d y t r t h a u t h n t h +=-=-+-?右边的第一项和第二项分别为

3、滤波器输出的信号成分和噪声成分,即00()()()d x t a u t h +=-? ()()()d t n t h ?+=-? 则输出噪声成分的平均功率(统计平均)为 220E|()|=E|()()d |t n t h ?+-?*00*00 200=E()()()()d d =2()()()d d 2|()|d n t n t h h N h h N h +-=? 而信号成分在0t 时刻的峰值功率为2220000|()|()()d |x t a u t h +=-?输出信号在0t 时刻的总功率为22000E|()|E|()()|y t x t t ?=+22*0000002200E|()|

4、()|()()()()|()|E|()|x t t x t t t x t x t t ?=+=+上式中输出噪声成分的期望值为0,即0E()0t ?=,因此输出信号的功率成分中只包含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则该滤波器的输出信噪比为222000022000|()()d |()|E|()|2|()|d a u t h x t t N h ?+-=?根据Schwartz 不等式有222000 |()()d |()|d |()|d u t h u t h +-?当且仅当*0()()h cu t =-时等号成立,其中c 为任意非零复常数。此时获得最大信噪比,即22000 |()|d 2m a u t N +

5、-=? 对该式进行0t t =-的变量置换,得到 220|()|d |()|d t u t u t t +-=?因此,()u t 只有在0t t =时刻之前结束,才能使信噪比达到最大值。即观察时刻0t 需设置在输入信号结束之后,此时022|()|d |()|d 1t u t t u t t +-=?。则最大信噪比为2000|2m a EN N =综上所述,匹配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为*0()()m h cu t =-,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它的频率响应为0j2*()()e ft m H f cU f -=,其中()U f 输入信号()u t 傅里叶变换。从匹配滤波器的频率响应可以看出,滤波处理不

6、仅对信号的幅度进行了匹配,使输入信号较强的频率成分得到较大的加权,而且将输入信号的非线性相位补偿掉,使输出信号具有线性相位。3. 实验步骤(1)设定采样频率、噪声功率等仿真参数,产生输入信号的波形()u t 。 (2)根据()u t 得到匹配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h t 。(3)生成输入信号,它有()u t 及其延迟叠加构成,即输入信号中存在两个回波。(4)对输入信号和单位脉冲响应分别进行N 点FFT ,其中N 不小于输入信号和冲激响应的点数之和,将它们的结果相乘,在进行FFT 的逆变换,得到滤波器的输出信号。(5)生成输出信号的波形图即频谱图。检测输出信号的两个峰值,将它们出现的时间与理论

7、值比较,验证滤波器在时间上的适应性。4. 实验结果与分析本实验中采用的仿真参数如下:采样频率为100KHz ,载波频率为2KHz ,信号脉冲宽度为0.015s ,第二个回波信号延迟为0.025s 。 首先,在无噪声干扰的条件下,将有限时间的正弦信号及其延迟输入匹配滤波器,得到各部分仿真波形如下所示: =,与仿真设定值相等。计算得到的延迟结果为0.025s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匹配滤波器的输出有两个峰值,分别对应两个输入信号结束的时刻,且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输入信号的延迟时间,验证了匹配滤波器具有时间上的适应性。即当信号存在延迟时,不需要改变滤波器的形式,只需将观察时刻延迟相应的时间即可。 输出信

8、号的幅度谱与输入信号相比,有了更强的对比度,即在较大的频率分量上得到了较大加权,并且输出信号具有线性相位,验证了匹配处理对输入信号进行了幅度匹配和相位匹配。 在有噪声干扰的条件下,仿真得到的结果如下所示,其中噪声平均功率为0.3:=。其中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与上面的相同,计算得到的延迟结果为0.025s在此不再列出。以上结果说明在该噪声环境下仍能够实现信号的匹配滤波。只是输出信号的相位不再是线性的,这是由于滤波器无法对噪声的相位进行补偿。仍在该噪声条件下,将输入信号改为线性调频信号,得到的仿真结果为: 其它条件不变,只将输入信号改为m序列的二相编码,其码元速率为2Kb/s,伪码周期为31,得到如下

9、结果: 可见,当改变信号波形时,进行相应的匹配滤波可以得到相似的结果,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匹配滤波器的幅度和相位匹配特性,以及时间适应性。5.实验仿真程序clear all;close all;clc;%仿真参数设定fs = 1e5; %采样频率100kHzA = 0.3; %设置噪声平均功率fo = 2e3; %载波频率2kHzTo = 0.015; %调制脉冲长度0.015sts = 1 / fs; %采样周期td = 0.01; %第二个回波的延时%df = 1e4; %线性调频信号频率变化率%rb = 2e3; %二相编码的码元速率tu = 0 : ts : (To - ts

10、); % mseq = m_sequence(0, 0, 1, 0, 1, 1); % u, tu = wave(mseq, fs, rb); %m序列二相编码%u = cos(2 * pi * (fo + df * tu) .* tu); %线性调频信号u = cos(2 * pi * fo * tu); %回波信号为正弦信号h = fliplr(u); %匹配滤波器单位脉冲响应x = u, zeros(1, fix(td / ts), u + A * randn(1, 2 * size(u, 2) + fix(td / ts);N1 = size(x, 2);N2 = size(h, 2)

11、;M = N1 + N2 - 1; %傅里叶变换的点数X = fft(x, M);H = fft(h, M);Y = X .* H;y = ifft(Y, M);C, I1 = max(y);y1 = y;y1(I1 - 10 : I1 + 10) = 0;C, I2 = max(y1);tao = ts * abs(I1 - I2)%仿真图像t = 0 : ts : ts * (M - 1);figure(1);tx = 0 : ts : ts * (N1 - 1);plot(tx, x);axis(0, 0.045, -2, 2);title(匹配滤波器输入信号波形(两个回波));xlab

12、el(时间/s);ylabel(幅度/V);figure(2);fd = fs / M;f = 0 : fd : (fs - fd);subplot(2, 1, 1);plot(f, abs(H);title(匹配滤波器幅频响应);xlabel(频率/Hz);ylabel(幅度);subplot(2, 1, 2);plot(f, angle(H); title(匹配滤波器相频响应);xlabel(频率/Hz);ylabel(角度 /rad);figure(3);plot(t, y);title(匹配滤波器输出);xlabel(时间/s);ylabel(幅度/V);figure(4);subpl

13、ot(2, 1, 1);plot(f, abs(X);title(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幅频特性比较);xlabel(频率/Hz);ylabel(幅度);subplot(2, 1, 2);plot(f, abs(Y);xlabel(频率/Hz);ylabel(幅度);figure(5);subplot(2, 1, 1);plot(f, angle(X);title(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相频特性比较);xlabel(频率/Hz);ylabel(角度/rad);subplot(2, 1, 2);plot(f, angle(Y);xlabel(频率/Hz);ylabel(角度/rad);%产生m序列function mseq = m_sequence(fbconnection, period)n = length(fbconnection);N = 2n - 1; %m序列的长度for k = 1 : periodregister = zeros(1,n - 1) 1; %定义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mseq(1 + N * (k - 1) = register(n); %m序列的第一个输出码元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云计算/并行计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