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纹饰基础知识.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189803357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艺纹饰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陶艺纹饰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陶艺纹饰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陶艺纹饰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陶艺纹饰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艺纹饰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艺纹饰基础知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陶艺纹饰基础知识 印纹硬陶 用含铁量料高的粘土制作、表面拍印几何图案的陶器。其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偏高,温度高的烧成后呈紫褐色,低的呈灰褐或黄褐色。个别胎体烧结程度高的扣击可发出金石之声。印纹硬陶始见于江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如江西清江筑卫城遗址中层。商周之际印纹硬陶在江南一带得到较大发展,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大量出土,从器形到纹饰普遍存在由少至多、由简变繁的发展过程。汉代长江以南地区仍有印纹硬陶存在。黄河流域印纹硬陶的出现晚于白陶,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上层、郑州二里冈上层商代遗址均发现少量印纹硬陶;在相当段时间,印纹硬陶与白陶并存。殷商之际白陶得到发展,出土器物质高量多,印纹硬陶都不见增长

2、趋势。印纹硬陶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器形不规整,器壁薄厚不均匀,其耳、鼻等附件一般为捏塑成型后,再用泥浆粘贴在器物上。其纹饰为拍印而成,在盘筑的坯胎上,用抵手抵住器物内壁,并用刻印好纹饰的陶拍依次拍打器物外壁,既使泥条紧密粘结,又在外壁形成拍印纹饰。新石器时代晚期印纹硬陶主要器形有鼎、罐、豆、壶等,主要纹饰有方格纹、曲折纹、圆圈涡纹、叶脉纹。印纹粗浅,纹饰凌乱。商周时期黄河流域印纹硬陶主要器形有圆肩深腹瓮、小口圆肩深腹罐、圆腹尊、折腹尊、直口罐。西周至春秋器形无明显变化,且出土量渐少。纹饰主要为叶脉纹、方格纹、绳纹。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江西、福建等地的印纹硬陶除有与北方相似的瓮、罐、尊,还有

3、小口卷沿圜底釜、深腹碗、直壁杯、高柄豆等。纹饰常见的有云雷纹、叶脉纹、大方格纹、曲折纹、回纹、菱形纹、波浪纹、夔龙纹、席纹等。商周时期在南方还出现印纹硬陶与原始青瓷同时存在的情况,春秋战国时期也有印纹硬陶与原始青瓷同在个作坊生产的现象,这些俏况反映出印纹硬陶与原始青瓷有着密切的关系。 泥质陶 用中砂性粘土作原料,质地细腻,成型稳定性好,成品中含砂量极少的一种陶器。器物种类有碗、盘、钵、盂、瓶、罐、杯等饮食用具和储藏器具。因烧成气氛和内含成分的不同,又可分为灰陶、红陶、黑陶、彩陶和彩绘陶,白陶也属于泥质陶的范筹。泥质陶从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开始,至今还在生产,新石器时代的泥质陶成型工艺

4、有手捏成型法、泥片贴筑法、泥条盘筑法和陶车成型法。泥条盘筑法和陶车成型法一直延续到今天,技术有所改进,但工艺原理仍然没有变化。 夹砂陶 胎体含砂粒的陶器,是选择含砂量较大的陶上,或在泥料中掺细砂作羼和料制成的,新石器时代开始生产。陶胎含砂能提高陶器耐热急变的性能,不但能爱高温焙烧下不变形,而且制成的陶器再次受热也不碎裂,可作炊器,如陶罐、陶鼎、陶甑、陶甗、陶鬲等等。在新石器时代,这类陶器在改进人们的生存环境,由茹毛饮血的生食习惯改为熟食,起了巨大的作用,夹砂陶质地较粗,主要成型方法是泥杀盘筑法和轮制成型法,夹砂陶有红陶和灰陶,为使胎体致密、常在器表拍印绳纹、席纹、方格纹。在肩腹接缝处作出附加堆

5、纹。这些纹样虽然比较粗糙,但与粗犷的器形、含砂的胎质和炊煮的使用功能很协调。夹砂陶在陶器生产中历史最为悠久,距今10000多年的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和距今11000多年的江苏溧水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陶器及陶片就是夹砂陶。此后的各个历史时期,生活用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夹砂陶器一直在生产,至今仍然使用,如砂锅、煎药器皿等。 磨光陶 采用打磨技术加工,表面富有光泽的陶器。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坯体成型后,要经过初步的打磨,把凹凸不平的表面填平补齐,然后彩绘,彩绘以后又要打磨,使彩料渗进胎壁结合密实,烧成后不致脱落,还会有一定的光泽。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的黑陶,尤其是蛋壳黑陶和蛋壳彩陶,表面致密,

6、有温润的光泽,是磨光陶器最优秀的代表。制陶泥料无论北方还是南方所产,成分都很复杂。里面包含石英、云母、玛瑙、砂岩等细致颗粒,这些坚硬颗粒的表面都有反光作用,它们在胎体表面排列零乱,干扰了反光效果。制陶人用鹅卵石、骨片或硬木棒等工具,在坯体成型、含水份在1113%的时候顺着定的方向反复打磨,使胎体致密,上述反光微粒排列方式也由零乱到有序,对照射到胎体上光线的反射由漫反射变成一定程度的平行反射。光线的平行反射给人的视觉感受就是温润的光泽。这就是磨光陶器的工艺原理。新石器时代磨光陶器的典型代表是龙山文化的黑陶、大汉口文化的白陶、良渚文化的黑皮陶。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许多灰黑陶、黑皮陶、白陶也经磨光处理

7、,表面闪闪发光。如河北省平山县中中山王墓出土的一套黑陶礼器,有鼎、盒等,烧成温度不高,但用渗炭法使之漆黑光亮,在装饰花纹的部分打磨得光彩悦目,而花纹以外的部分则质地粗糙,把花纹衬托得更加美丽。 陶然堂 2008-2-25 15:09 回复此发言 - 2 陶艺纹饰基础知识 釉陶 施有低温铅铀的陶器的总称,出现于西汉时期,经历了从汉代的单色釉陶,到北朝时的双色釉陶,再发展成唐、宋、辽时的三彩釉陶的过程。其釉以铁、铜、钴的氧化物作着色剂,以氧化铅作助熔剂,烧成温度约700度900度,烧成后呈现黄、绿、蓝等色,釉层透明,釉面光亮,但化学稳定性较差,不适合作实用器皿,多用作冥器。 蛋壳陶 新石器时代晚期

8、山东龙山文化的一种精品陶器,因器壁薄若蛋壳而得名。最早发现于山东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主要流行于山东省东部地区。最典型的器形为宽折沿、粗柄包住杯身下半部的高柄杯,此外还有单耳杯、豆形器等。其制作规整,通体漆黑光亮,器壁仅厚0.3-1毫米,烧成温度达1000摄氏度左右,显示了极高的工艺水平。 印纹陶 汉以前中国南方普遍使用的种表面拍印几何图案的陶器。印纹陶始见于我国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江西山背文化跑马岭遗址、福建昙石山文化下层及广东石峡文化下层均发现有印纹陶。商周时代,印纹陶得到较大的发展,战国时开始衰退。根据考古发掘资料统计,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印纹陶出土数量约占同期陶器的5至8。纹饰一般为阳纹

9、,印痕松散粗浅,不够规整。纹饰种类少,主要有方格纹、游涡纹、重圈纹、曲折纹、网纹、编织纹、水波纹。纹饰的制作方法是先用陶拍和抵手将器表拍平,再用陶印模拍打出印纹。陶印模有圆、方、长方、椭圆及蘑菇形。刻划纹饰有篮纹、方格纹、叶脉纹。进入阶级社会,上述地区印纹陶得到发展,不仅数量种类有所增加,而且质量也有很大提高。陶质以灰陶为主,纹饰规整清晰,印痕深浅一致。因文化不同,纹饰种类有所差别,江西一带有网结纹、划纹以及细绳纹与圈点组合纹。广东地区有乳钉纹及少量布满全身的组合纹。福建地区出现叶脉纹、横人字纹、间断条纹、篦纹等。纹饰制作延续早期的拍打印纹法,但注意到每组纹饰间的修整。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是南

10、方印纹陶繁荣发展时期,印纹陶数量空前增长,纹饰种类繁多,较盛行的有曲折纹、回字纹、大块云雷纹、夔纹、菱形纹、凹窝纹、凸回字纹等,其中大部分为浮雕式阳纹,生动鲜明有立体感。这个时期几乎所有的陶器身上都拍印有两种以上的组合纹,纹饰粗深有力、简洁利落,清晰协调,富于变化。其中以一种纹饰为主,主体花纹饰于器物醒目部位,另外再配一种或几种陪衬纹饰,陪衬纹饰多饰于主体花纹上、下部,起辅助烘托作用。常用的纹饰组合有夔龙纹与凸回字绞、篦点凹窝纹与云雷纹、凸菱形纹与卷云纹、水波纹与同心圆纹、夔龙纹与勾连纹、曲折纹与宽带兽面纹等,多达数十种。纹饰拍印技术与装饰手法得到很大提高,每组纹饰相接处吻合严密,修整细腻。纹

11、饰粗细深浅一致。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南方制瓷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印纹陶骤减,纹饰由繁至简,逐步走向衰退。延续下来的纹饰有米字形纹、方格纹、圆圈纹等。而此时,青瓷以造价低、美观耐用、易清洗等优点得到空前的发展。汉以后印纹陶终于被青瓷取代。 彩绘陶 烧成后装饰彩绘图案的陶器。彩绘陶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常用的色彩有红、黑、黄、白、赭等,色彩绚丽,因绘制后不再烧彩,所以彩绘极易磨损脱落。彩绘陶主要是在泥质灰陶上作画。首先将陶器修整光滑,然后将彩绘颜料粉碎磨浆,添加适量植物胶,在器表描画图案。彩绘最常见的底色有3种:黑地以墨打底,红地以朱砂或铅丹打底,白地多用白粘土打底。也有个别为黄地,主要颜料是五氧化二磷

12、或硫化砷。彩绘陶通常为黑地绘红白彩,红地绘黑白黄彩,白地绘红黑彩,底色与彩绘的搭配多绚丽斑斓,协调醒目。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马家浜文化,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南、山东龙山文化都出土彩绘陶器,尤其是龙山文化陶寺类型遗址,凡泥质陶盆、壶、瓶、罐、盘等均施彩绘。彩绘陶以黑、褐、红色为地,用红、白、黄、绿色矿物颜料绘图案。纹饰以几何图案为主,有圆点、条带、云纹、涡纹、回纹等,也有一些构思复杂的图画,如蟠龙、变体动物纹等。彩绘蟠龙纹陶盘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战国、秦汉时期是彩绘陶发展的繁荣时期,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墓葬中常陪葬彩绘陶。壶、豆、盘及鼎、尊的盖等几乎通体绘彩,颜色丰富,纹饰复杂。如

13、洛阳汉墓出土彩绘陶壶,以红、白、黄、赭色在壶的不同部位分层绘出宽带纹、锯齿纹、绦坟、云纹、双线三角纹、圆点纹,构成上下连接通体的图案,颜色搭配协调,纹饰布局紧凑合理。此时期彩绘常见纹饰还有S纹、雷纹、蛇纹、虎纹等,特点是周身布满纹饰。另外还出现写生人物故事彩绘图案,河南密县后郭村出土东汉陶仓楼正面彩绘地主收租图,图中绘4人,其中2人正往粮袋中装粮,身边有斗、斛、粮堆。两侧各1人,均头裹平帻,身着黑衣,左侧1人双手执箕,右侧1人腰间佩剑。背面为彩绘饲弓图。彩绘陶还大量用于随葬陶佣。秦始皇陵及西汉杨家湾大墓出土上千件兵马佣,均施有彩绘,只是施彩方法不如器物描绘仔细,而是整片涂抹,追求整体效果。唐代

14、彩绘陶已走向衰落,仍延用的器形主要有塔形罐、卷沿罐、盆、碗等。受佛教影响,纹饰多用仰、覆莲花,也有少量菊花、梅花。河南陕县出土塔形罐通体施白衣,盖钮绘红彩,盖沿部以双黑线勾覆蓬纹,罐口点红彩,肩部以双黑线勾覆莲纹,其下为黑条带云纹,腹部为上下交错的6朵红彩菊花,底部为双黑彩仰莲纹,其座束腰部为黑彩条带云纹,足为双黑彩覆莲纹。 陶然堂 2008-2-25 15:09 回复此发言 - 3 陶艺纹饰基础知识 花纹上下呼应,腹部红彩醒目突出,华丽精美。同时期其他墓中出土的卷沿罐彩绘纹饰也与之相似,只是有的腹部花纹不同而已。唐代随葬生肖佣大都施彩绘,有些三彩佣面部也多在烧成后施彩绘。唐以后彩绘陶不常见,

15、彩绘花纹潦草简单,至明代消失。 薄胎晕染彩陶 彩陶的一种。见于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屈家岭文化,器形多为直腹的碗、杯类。器物多以泥质黄陶制成,器壁较薄。先以灰、黑、红或橙黄色颜料为陶衣,然后在器物的内、外壁以黑彩分别绘框格、卵点、条带、垂幛纹等。其特点是一件器物上兼用两三种颜色的陶衣,纹饰浓谈相间,具有特殊的晕染效果。 黑色陶 黑色陶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就已开始生产,但数量很少,胎体较厚,颜色不太黑。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生产一种夹炭黑陶,质地比较粗松。黑陶主要流行于父权制氏旅社会的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造型精美,漆黑光亮,胎壁较薄,有的薄如蛋壳,称为蛋壳黑陶。黑陶的原料是中砂性粘土、河流沉积土,经过精细的淘洗、充分的提炼和陈腐,陶坯成型以后要仔细修刮和打磨。在陶窑中焙烧时,开始用氧化火焰,使胎体硬结,在烧窑即将结束时,火焰控制力还原焰,并用浓烟熏翳,经过相当时间的渗炭,即烧成黑陶。黑陶的还原比值大于红陶,但小于灰陶,渗炭使胎体孔隙含有相当多的炭微粒。这些炭微粒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