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3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89761999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蹒跚(pan)歼灭(ji an)浩瀚(h a。)罄竹难书(q i ng )B.嶙峋(x u n)河堤(t f )(ji e)油光可鉴(ji an)C.刘玲(mi u )驿站(y i )阻遏(ye)毛骨悚然(song)D.辟邪 (pi xie )潮汐(x i)娴9款 xi a n锐/、可当(d? ng)2.下列选项中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屈曲斟酌应衬不拆不挠B. 磷峋镂空轩榭坦荡如舐C.提跋星晨凋谢自出心裁D. 婆娑主宰秀顽恢恢欲睡3.卜列语句中成语使用止确的一项是()(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篇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抑扬顿挫,语

2、言幽默诙谐,让人只想先睹为快。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题2分,第7小题10分共22分)B.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惟妙惟 肖。C.进入考场后,大家屏气敛声 ,听监考老师讲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 D.小张个子高高,仪表堂堂,在全班可以说是鹤立鸡群。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早春天气,, ; ,水天一色,,卧龙一般,,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湖水苍茫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它有生命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A.B.

3、C.D.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B.经过学习,大家普遍的觉悟提高了。|C.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D.浙江卫视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综艺类节目都办得有声有色。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 尚书、礼记、易经、春秋8.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白居易、苏洵、苏轼、苏辙、曾巩。C.背影作者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D.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

4、陵。唐代著名诗人。杜诗反映了唐由盛转衰的过程,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7 .古诗词积累(10分)(1)角声满天秋色里, 。(2)感时花溅泪,。(3) ., 。小园香径独徘徊。(4)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5)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颈联诗句是:(6)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应用(本大题含8-9小题,共8分)8、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 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要求:不变更原意;人物、人称表达准确;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4分)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

5、。请告诉老师一声。再请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找她行不行。”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珊珊说到这件事。小王: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小王:9、根据所给情境按要求表达。(4)学生上课按身高排座位,这似乎已成了班主任的惯例。但是,广州一所中学打破常规,让学 生自行找同桌。此举在中学校园引起强烈反响,对于“学校排座位,学生说了算”这种做法, 师生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请你参加这场讨论,发表你的意见。三、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1 2题。(5分)饮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

6、真意,欲辨已忘言。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答:11、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B. “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C. “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以下问题:(12分)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7、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劳其筋骨()征于色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法家拂士(衡于虑(4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译:14. 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 (2分)15、成就大业需要经过哪些磨砺? (2分)(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中国石拱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 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 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

8、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 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 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 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 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 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 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 配合得十分和

9、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 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 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16.在介绍赵州桥第一个特点时,“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一句中的“在当时” 一词 可否去掉?为什么? ( 2分)17、文中引用张嘉贞和张!的话,分别为了说明赵州桥的什么特点? (2分)18、文中画线语句“这个创造性的设计” 一句中,“设计”指的是什么? (21F)19、选文中划线部分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什么?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不(四)课外阅读(1

10、3分)永不录用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 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他慌了: “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鼻涕 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父亲踉跄

11、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在滴血,终于爆 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 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 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弃,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哪个学校 还愿意要呀。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书本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旁听了。他顿时 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

12、过多少人呀!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 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 学。”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他 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 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不 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转

13、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出珍 藏多年的老酒。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孩子,这杯你 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那晚查到了您儿 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 灵有所触动,真真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 学籍。”父亲似懂非懂,但隐隐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

14、同学,我和他说过了,让您的儿 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 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必然有道理。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让您儿子高三一 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 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 上大学吧。”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 20、说说文章标题“永不录用”有什么好处? (2分

15、)21、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3分)沉迷网游,遣返回家一 , 一, 一, 一省城上学,先访恩师22、文章写到“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请结合课文赏析句子。(2分)23、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31)24、甘作红烛的苦心人,回头是岸的有志者,共同演绎一段感人故事。这样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 迪?请你谈谈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不少于 50字。(3分)四、作文(50分)阅读两道作文题,按要求作文。(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同学们正处在独立人格形成的时期,都希望受人尊重,也学着尊重别人。尊重很容 易做到,得到帮助时道声谢,妨碍别人时道句歉;为演出的成功鼓掌,为同学的进步喝彩;一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