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财务分析 一、层次分析法的概述 作为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以后,就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种方法适用于结构比较复杂,决策准则比较多而且不容易量化的问题层次分析法的核心思想是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然后根据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 进行单排序最后,进行层次总排序,对最底层各要素进行排序目前,财务分析人员也常常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在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我们一般按照下面的过程来进行第一步,分析系统中各因素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分析模型一般来说将该模型设计成目标层、评价准则层和具体指标层三个层次,目标层是企业的财务状况,评价准则层使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指标层主要是一些具体的评价指标 第二步, 对同一层次的各因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 构造两两判断矩阵采用Satty1-9标度法,对不同情况的比较给出数量标度,给各层次相关元素的相关程度赋值,使定性的因素量化,表明下一层次各元素在上一层次某元素中所占的比重第三步,针对某一准则,计算各被支配因素的权重。
二、企业财务指标体系的设置 层次结构模型 企业财务指标的评价体系一般有四个方面: 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以及发展能力指标因此,企业财务分析的层次结构模型可以构建如上图: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计算: 准则层判断矩阵A 偿债能力判断矩阵B??1 营运能力判断矩阵B??2 盈利能力判断矩阵B??3 发展能力判断矩阵B??4 以上C.R 都小于0.1,即上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均是可以接受的 根据以上结果可以计算各指标的综合向量权重为: Z值越大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Z值越小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差此外,从上述模型还可以看出,影响企业综合财务状况的主要因素有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其他几个指标的影响程度要弱一些 三、案例分析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A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的2007、2008、2009年的财务综合状况进行分析以下是A公司2007、2008、2009年的相关指标值: 维维股份有限公司相关指标值 将2007、2008、2009年的相关财务指标代入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模型中,可得,A公司2007、2008、2009年的综合财务指标值分别为15.91、12.48、13.00。
由分析结果可知,A公司2007、2008、2009年三年的财务状况虽然有一定的波动,但波动幅度并不大,总体上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在这三年中,2008年、2009年的综合财务状况较2007年有所下降其中,2008年主营业务利润比2007年下降6.57%,净利润同期下降22.47%主营业务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商品贸易毛利的降低,主营业务利润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348.15万元净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商品贸易利润降低,所得税费用增加2009年,集团的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比2008年都有所增长,所以其综合财务指标值有所上升但是,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产品成本的上升,市场投入的增加、销售费用的增加等等,行业利润率的逐渐下降销售商的利润被严重压薄因此,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应该进一步抓好成本管理、挖掘企业内部的潜力,搞好技术改造和革新,节能降耗,最大限度的降低产品的成本及费用充分发挥本公司的各种资源和优势,进一步拓展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营销规模,化解市场风险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