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基础(金属)教学课件5.2材料的表面改性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89372770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6.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工程基础(金属)教学课件5.2材料的表面改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材料工程基础(金属)教学课件5.2材料的表面改性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材料工程基础(金属)教学课件5.2材料的表面改性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材料工程基础(金属)教学课件5.2材料的表面改性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材料工程基础(金属)教学课件5.2材料的表面改性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工程基础(金属)教学课件5.2材料的表面改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工程基础(金属)教学课件5.2材料的表面改性(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 当机械零件受扭转、弯曲等交变载荷、冲击负荷作用时 ,其表层承受比心部更高的应力; 当受磨擦时,材料表面要磨损,因此,常常要求表面具 有高强度、硬度、耐磨性和疲劳极限,心部保持足够的 塑性和韧性。 机械零件因接触高温金属熔体或其他熔体而被腐蚀,使 零件因表面首先发生破坏或失效。 据统计,各种机电产品破坏中约70%是腐蚀和磨损造成 表面处理技术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材料表面工程技 术已发展成为极其重要的一门独立学科。 6.1 表面淬火 6.2 化学表面改性 6.3 三束表面改性 6.4 热喷涂 6.1表面淬火 表面淬火 是指利用快速加热使钢在短时内达到淬火温度,不等热量传 至

2、中心即迅速冷却,仅使表层得到马氏体达到硬化的方法。 表面淬火适用于钢的含碳量 0.4-0.5% 表面淬火按加热方式主要有: 1) 感应加热(高频、中频、工频)表面淬火 2)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3) 激光、电子束、离子束加热表面淬火(三束) 6.1.1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6.1.2 火焰加热淬火 611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1. 加热基本原理 交变电流交变磁场涡流(感应电流)生成热 感应电流的特性 :集肤效应 原理演示 2. 感应加热的频率选用 产生的感应电流深度(mm)与交变电流的频率关系为 因此,选用不同的频率可达到不同要求的淬硬深度 通常,按照电流频率的不同,感应加热分为三类: 1) 高频加

3、热, 100-500 KHz,一般常用200-300 KHz 2) 中频加热,500-10000 Hz,一般常用2500-8000 Hz 3) 工频加热, 50 Hz 各加热频率的适用范围 3.感应应加热热表面淬火的特点 (1) 1) 加热速度快,A转变温度高 隐晶马氏体 不易氧化脱C,变形小 淬层易控制,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球笼、轴类淬火设备 HKVP50D一体化双工位小型曲轴淬火机床 汽车转向器齿条专用淬火机床 HKVC350立式感应器扫描淬火机床 612 火焰加热淬火 F热源:乙炔-氧、煤气-氧 F工艺原理:图10-2 F适用材料:中C钢(35、45 )、中碳合金钢(40Cr、 65M

4、n)、铸铁件。 F淬硬层厚度:一般2-6 mm F适用范围:单件、小批量 、大型零件和局部淬火要 求的工件。如大型轴,大 模数齿轮。 F缺点:质量不稳定 工艺演示 62 化学表面改性 前面提到的表面淬火仅改善了其表层结构而强化,但对 要求更高的情况,需要化学改性。 化学表面改性是通过原子扩散、化学反应等方法使被处处 理材料的表面成分、组织、形貌发生改变,从而使表面获 得到不同于基体材料性能的工艺方法。 621 钢材化学表面改性 1. 一般原理 钢材化学表面改性:一定温度下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介质 中的元素渗入工件表面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和组织。 特点:表层既有组织的变化,也有成分的变化。 1. 一般

5、原理 2. 钢的渗碳 3. 钢的氮化 4. 碳氮共渗 化学表面改性分类:化学表面改性的基本过程: 1) 渗剂中的反应 2) 渗剂中的扩散(向工件扩 散及反应产物从介面逸出 ) 3) 相介面反应(吸附与解吸 反应) 4) 金属工件中的扩散 5) 金属中的反应 2. 钢的渗碳 (1)渗C的目的 钢件在渗碳介质中加热保温后,活性碳原子渗入表面, 增加表层的含碳量,并形成一定碳浓度梯度。如使低碳( Wc=0.15%0.30%)钢件表面获得高碳浓度(Wc约等于1.0% )。后续进行适当淬火回火处理,可得到高硬度、耐磨性 及疲劳强度的表面及良好的塑韧性心部性能。 (2)渗C方法 气体渗C: 固体渗C法:

6、真空渗C与离子渗C 渗剂 : 渗C浓度:0.15-0.2%1% C 温度: 900-950 1)气体渗C: 2)固体渗C法: 温度: 900-950 渗剂:木碳+15-20% BaCO3或NaCO3 3)真空渗C与离子渗C 温度:920-1040 渗剂:渗C气 特点: 渗速快2-3倍,渗C均 匀,适于深层渗C。 真空渗碳 离子渗碳 基本原理 与离子氮化相似。在真空条件下,以工件为阴极,施以直 流电,产生辉光放电,碳离子轰击工件表面,将工件表面加 热并被表面吸收,然后向内扩散。 渗碳温度:900 需附加外加热源 渗碳机理 工作气:H2、Ar、CH4 辉光放电的等离子体中包括: I.离子轰击清洗表

7、面。等离子体中的H2+ 由 于阴极电位降被加速,冲击到工件表面, 使表面的氧化物或附着物飞溅,达到清洗 的效果。实际的渗碳工艺中,在渗碳之前 导入Ar和H2的混合气,用 H2+ 和Ar+轰击一 段时间之后再导入CH4进行渗碳。 II.由于钢的触媒作用引起C的吸附。 与通常 的气体渗碳一样,热活化的C由于热能作 用而与钢的表面接触,通过钢的触媒作用 被吸附,然后向内部扩散。 III. 碳离子的吸附。C+由于阴极电位降被加速 冲到钢的表面后被吸附,然后向内部扩散 。 IV.碳离子的注入。 被加速的C+的一部分撞 入工件表面内部一定深度,造成晶格缺陷 。 V.氩离子的溅射效果。 Ar+冲击到钢的表

8、面上会使表面铁原子飞出,飞出的Fe与等 离子体中的C结合生成FeC,FeC由于钢的 触媒作用而被表面捕获,然后,碳原子向 内部扩散。 (3)渗C工艺 1) 渗C温度 渗C时间:渗层厚度与温度T和渗C时间的关系 3)碳势 4)渗C用钢 1) 低C钢 0.15-0.2% C (要求不高的渗C件) 2) 合金渗C钢 常用钢种:15、20、20Cr、20CrMnTi、20MnVB、 18Cr2Ni4WA、20CrMnVBA. 4)渗C用钢 (5)渗C后的热处理 渗C后,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有三种 1) 直接淬火 + 低温回火 见图10-7(P315) 2)一次淬火 + 低温回火 见图10-8 3)二次淬火

9、 + 低温回火 见图10-9 第一次:对心部 Ac3 第二次:对表层 Ac1 (稍高些) (6)渗C热处理后的组织性能 表层:回火马氏体 + 少量残余奥氏体 + 一定数量粒 状碳化物。HRC 58-64 心部:低C马氏体。 HRC 30-50 特点:表层压应力 3. 钢的氮化 氮化的目的 优异性能:硬度 HV 1000-1200,耐磨、提高抗咬合性 提高疲劳强度、降低缺口敏感性 提高耐蚀性、变形很小。 一般在Ac1温度以下,使活性氮原子渗入工件表面,形成富氮硬化层的 化学热处理工艺。可使钢的表面硬度达HV10001200。适于38CrMoAl及 某些中碳钢调质钢。 概念 氮化工艺 (1)气体氮

10、化 1)氮化基本原理 Fe-N相图:-Fe4N、-Fe2- 3N、-Fe2N 氨气通入加热的密封容器, 氨气在450与铁接触分解 2NH33H2+2N, 产生活性氮 原子向钢件内扩散。 N向钢内扩散,由FeN相 图决定生成的相 氮化后 从表层心部 相 /相 相 心部 缓冷时 + + 心部 2)氮化用钢 38CrMoAl HV 1000; 调质钢。 3)氮化工艺 抗磨氮化 : 抗蚀氮化:形成相层 0.01-0.06mm,20-30min 4)氮化组织 (2)离子氮化 1)原理 气体放电方式及其伏安特性曲线 n 辉光放电的光区和有关特性曲线 n 在低于常压的渗氮气氛中,利用 工件(阴极)和阳极间产

11、生的辉 光放电进行渗氮。 工件阴极、真空罩阳极、辉光放电、电离N+、H+ 广泛用于机械零件、模具的表面处理,具良好的韧性耐 磨性及较高疲劳强度。 在离子渗氮真空室中,少量的充入NH3或(N2+H2混合气 ),在辉光放电过程被电离成N+与H+,并被电场加速。一部 份离子直接渗入工件内部,一部份轰击工件表面,使工件升 温,并从阴极表面打击出电子和原子(阴极溅射)。溅射出 的Fe原子和带电原子态氮结合形成FeN,被吸附在工件表面 。FeN受离子轰击后变成低价Fe2-3N,而放出氮。其中一部份 N原子将渗入工件,并向内扩散形成氮化层。 2)离子氮化工艺 电流密度: 气参数: 组成、气压、流量 热参数:

12、 温度、时间 3)氮化层组织与性能 比气体氮化硬度更高。 4. 碳氮共渗 向钢工件表层同时渗入碳和氮的过程,多用气体碳氮共渗 。 概念 工艺 1) 中温气体、C、N共渗; 以渗C为主。820-860、煤油或渗C气 + 氨气 2)低温气体碳氮共渗; 以渗N为主,又称软氮化 在570温度下通入甲酰胺、三乙醇胺、尿素、醇类与氨 等渗剂分解生成的活性CN原子完成共渗,保温23h 。渗层硬度虽较低,但韧性好,不易脱落。 在820860度密封炉内通入煤油(渗碳气体)与氨或含氮有机液体,产 生活性原子和N原子完成同时渗C、渗N。但以渗C为主,渗速更快,硬度 更高,且可直接油淬,变形小。 63 三束表面改性

13、“三束”指激光束、离子束、电子束 。 三束改性的特点: (1)激光束: 加热、冷却速度极快;温度梯度 106-8K/cm;冷却速度 106-10K/S (2)离子束: 异类原子直接注入材料表面进行表面合金化。引入的 原子种类和数量不受常规热力学条件的限制。 (3)三束加热速度极快,基体材料几乎不受影响 。 6.3.1 激光束表面改性技术 6.3.2 离子束表面强化 6.3.3 电子束表面改性 631 激光束表面改性技术 1. 激光束产生原理 q 具亚稳态能级结构的物质受到外界能量激发时变成激活介质 ,激活介质受到激发产生光子辐射。 q 当激活介质放在由一个全反射镜和部分反射镜构成的光学诣 振腔

14、中,激活介质受到激发产生光子辐射。在辐射过程中引 起连锁性的受激辐射,使辐射加强。 q 反射镜使光子在腔内不断传播、反射、形成光振荡,最后在 部分反射镜端发出频率、相位、传播和振动方向相同的光子 激光。 具亚稳态能级-激活介质-产生光子辐射-引起连锁性的受 激辐射-光子在腔内不断传播、反射、形成光振荡-发出频 率、相位、传播和振动方向相同的光子 2.激光的发展概况 Lasertheorizedinthe1950s Laserfirstdemonstratedin1960 Modelsestablishedforopticalapplicationsby 1965 Introducedinmet

15、alworkingenvironmentin 1966(drilling,spotweldingpulsedsolidstate laser) Commercial1kWCWlasermadein1970, then,150kWCWCO2laser 3 激光束的特点 高功率密度; 方向性好; 高单色性 4 激光束表面处理的原理 1)激光系统装置示意图 JHM-1GY-3000CO2水泵叶片激光焊接机 多功能激光热处理成套设备 Schematicdiagramsoflasersurfacecladding 2)激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3)激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与工艺分类 Lasermaterialp

16、rocessing Laserdrilling,cuttingandwelding Lasersurfacetreatment Heating - Annealing, Trans. Hardening Melting -Alloying, Glazing, Grain refining,Cladding, Laser melt / particle injection Shocking - Shocking hardening Laserrapidprototyping Produce 3D solid parts directly from CAD data on a layer - by layer basis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 (FGM) fabricated Fig.2Schematicoflasersurfacecladding (a)Withpreplacedpowders (b)withcontinuousfeedofpowders LaserpowerP BeamspotdiameterD Traversevelocity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