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古思考题

上传人:Ran****文件库 文档编号:186833051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古思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世古思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世古思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世古思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世古思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古思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古思考题(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考题一埃及1.简述古代埃及国家的形成和统一。 形成:在社会分工的出现、文字的发明、王权的形成和城市的产生等诸多自身发展和两河文明的共同作用下,在涅伽达文化二期时期,国家首先在上埃及形成。 统一:埃及国家的形成在前,国家的统一在后。埃及统一国家的出现大约发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由第一王朝的第一位国王完成。实践了“和平渐进论”。2.简述金字塔建造。(演变、建造者、功能和象征) 演变:马斯塔巴佐塞梯形金字塔(撒哈拉)斯奈夫鲁弯曲金字塔(达舒尔)斯奈夫鲁真正的金字塔(达舒尔)胡夫的大金字塔(吉萨)第十二王朝和第二十五王朝,哈夫拉狮身人面像。 建造者:农民 功能和象征:金字塔是为把逝去国王的灵魂送

2、到天国而建造的,是他们的再生之所。金字塔的外形象征着古代埃及创世神话中的原初土丘,它从原始瀛水中升起,是创世的开始,它也象征着太阳光芒。3. 简述新王国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新王国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日臻完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王权的神话加剧。出现了王衔和“法老”的尊称,国王成为活着的神。第二、中央政府管理权限的消减:维吉尔的职务被一分为二,各自负责上下埃及行政工作,并分别向国王负责。新设两个重要职务与其相制衡,一个是“库什总督”;另一个是“阿蒙第一先知”。4. 简述埃赫那吞改革的原因、内容和影响。 原因:首先,图特摩斯三世在把埃及带到帝国时代的同时,也把世界主义的观念带给

3、埃及人。其次,阿蒙神缺乏作为一位具有世界主义内涵的神明的特质,于是,一位足以与埃及帝国相匹配的新的国家神便应运而生。第三,阿蒙祭司集团势力膨胀,威胁王权。 内容:废除阿蒙崇拜和其他一切神明崇拜,提倡太阳神阿吞崇拜。没收阿蒙神神庙和其他一切神庙的财产,驱逐其祭司。将自己原来的名字阿蒙霍普特改为埃赫那吞,将首都从底比斯迁至埃及中部的阿玛尔那,以摆脱阿蒙神庙在底比斯的影响。提拔“涅木虎”担任国王大臣。 影响:在一段时期内沉重打击了阿蒙神庙祭司集团的保守势力提高了中小奴隶主阶层的地位,加强了王权;开启一身崇拜的先河,影响犹太教,导致文学和艺术的改革,自然主义风格。5. 简述托勒密王朝时期希腊文化和埃及

4、文化的融合。 宗教:希腊-埃及融合体的新神萨拉皮斯神,有丰产、丧葬、康复等多重职司。崇拜中心是亚历山大城。 语言:埃及的官方语言有三种,即铭刻体埃及语,世俗体埃及语和希腊语。希腊字母化的埃及语科普特语。 艺术:秉承埃及传统,具体人物形象的描绘上带有希腊元素。 亚历山大城的博学馆和图书馆:希腊文化和埃及文化融合的载体。6. 什么叫古代埃及历史分期中的“王国”和“中间期”?简述古代埃及文明的演变过程。 王国: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的时期。 中间期:国家分裂,经济衰退和文化落后的时期。 演变过程:从埃及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它是从王国到中间期再到王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从有序到无序再

5、到有序如此循环往复地呈种螺旋式的上升。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间期”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前一个王朝中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都能够在混乱无序的振荡中得以消化解决,为下一个王朝的开始扫清障碍。所以,“中间期”绝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埃及文明的衰落时期,而应该是新王朝的孕育期:第一中间期孕育出古王国;第二中间期孕育出新王国;而第三中间期经过400余年才生出一个第二十六王朝。显然,第三中间期已经不能再像前两个“中间期”那样迅速而有效地医治新王国在500多年里所积累的社会创伤。埃及文明正常的生长规律被打破了。于是,利比亚人、努比亚人、亚述人和波斯人相继成为埃及的主宰。接着,埃及完全卷入希腊世界和罗马世界。最后

6、,在阿拉伯人的弯刀下,埃及文明湮没在阿拉伯世界之中。2 古代两河流域1. 简述苏美尔城邦的特征。 第一、以小国寡民为其外部特征。 第二、国家机构普遍带有军事民主制的残余,保留着长老会和民众会两个机构,王权呈现强化的趋势。 第三、神庙大经济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村社贫富分化非常明显。 第四、各城邦居民一般化分为贵族、村社成员、依附民和奴隶四个等级。 第五、各城邦为开拓疆土,掠夺奴隶和财富经常进行霸战争。 第六、各城邦内部阶级斗争比较激烈,阶级斗争的主要内容是平民大众反对贵族专制。 2. 评乌鲁卡基那改革。背景 :拉伽什王卢加尔安达的暴政加剧了王室与祭司、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 内容 :第一、取消

7、弊政,减免赋税,禁止官员侵害平民财产, 切实减轻人民负担。 第二、壮大公民队伍,使许多失去公民权的平民重新恢复了公民身份。 第三、改革社会陈规陋习,推行一夫一妻制,兴修水利 灌溉工程。 第四、以立法形式确认财产的私有制。 评价 :是目前所知的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社会改革,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减轻平民负担,缓和了社会危机。打击了贵族的势力,加强了王权,符合由城邦到帝国的 发展趋势。3. 两河流域城邦是如何演变成统一王国的?简述之。(既有经济的原因,又有战争的因素。) 战争:苏美尔城邦之间为争夺土地、奴隶和霸权长期战争。早王朝后期,战争愈演愈烈。至早王朝末期,南部两河流域形成两大军事同盟。南方同盟以

8、乌尔和乌鲁克为霸主,北方同盟以基什为霸主。两大军事同盟的形成标志着独立的城邦开始向地域性的统一王国过渡,反映了南部流域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经济:在城邦争霸斗争中,城邦内部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长期的战争使大批公民破产失地。 4. 简述汉穆拉比法典及其所反映的古巴比伦社会状况。 简述:法典由三块黑色玄武岩组成,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楔形文字。法典共3500行,为垂直书写。法典的结构分为序言、正文、结语。正文为具体法律条文,共282条。第1条至第25条属于刑法范畴。第26条至第42条属于宪法和刑法范畴。第43条至第282条属于民法范畴。

9、法典具有六条特点,分别为:第一、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第二、重视法律的执行,强调法律的永恒性。第三、法典内容丰富,调整范围广泛。第四、适用神灵裁判。第五、重视保护军人的利益。第六、明确规定阶级的不平等性。自由民和奴隶。自由民又分为阿维鲁、穆什根努两个等级。法典反应的古巴比伦社会状况:第一、土地制度:最基本的格局是王室土地和私人占有土地并存。第二、等级制度:全体居民分3个等级,阿维鲁、穆什根努和奴隶。第三、自由民的分化,具体表现就是债奴制的流行。第四、生产力的提高和农工商的发展。第五、商品货币关系急剧发展,租佃雇佣关系和高利贷盛行。第六、婚姻家庭关系:家长制家庭关系。 5. 简述亚述帝国的形成。

10、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的军事改革使亚述帝国兴起。又经过了几位国王的扩张,最终建立了亚述帝国。其中萨尔贡二世建立了萨尔贡王朝,都于尼尼微。辛那赫里布于公元前689年攻陷了巴比伦城。阿萨尔哈东于公元前674年攻入埃及,惨败。于公元前671年攻陷孟斐斯,公元前669年再次进军埃及,但于途中病故。阿淑尔巴尼帕于公元前667年攻占底比斯,公元前664年攻占埃及,公元前655年,征服埃兰。6. 简述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奴隶制的特点。 亚述帝国:第一、大量的战俘奴隶。第二、奴隶被迁徙异处、杂居屯垦。第三、让奴隶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分散经营耕种小块份地,奴隶主向耕种者征收各种赋税,征召各种劳役。 新巴比伦王国:第

11、一、在农业上,采取租佃方式剥削奴隶。第二、工商业上,奴隶主采取借款给奴隶的方式允许奴隶独立经营工商业,收取利息和利润。 3 波斯1. 大流士改革述论。 原因:强化国家管理体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消弱氏族贵族和部落制度的影响。内容:行政:中央神化王权,地方行省制(20余),“国王的耳目”。 军事:军区制(5个),军队建制(军、团),兵种(骑兵、步兵和海军,禁卫军)。 财政:确立贡赋制度,统一货币(中央发行金币,地方发行银币和铜币)统一度量衡。 交通:修建驿道和运河(以弗所到苏萨即“御道”;巴比伦到中国、印度河中亚即“丝绸之路”;苏伊士运河)。 文化:阿拉米语为官方语言。 司法:编撰法典。

12、 影响:加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度,巩固了帝国的统治,缓和了各地贵族与波斯人之间的对立情绪,消除了西亚地区混乱的局面;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所确立的各种制度,对后世所沿袭。2. 简述琐罗亚斯德教。 (1)创始人琐罗亚斯德(此为希腊语,古波斯语为查拉图斯特拉)。 (2)大流士一世改革时被奉为国教。 (3)教义:二元论思想。世界末日前夕救世主的降临,挽救世界。灵魂复活与末日审判。 (4)主要仪式是火的崇拜,故亦称拜火教或祆教。 (5)经典阿维斯陀。3. 评波斯帝国的历史地位。 (1)波斯帝国是西亚北非古代文明从小国寡民到地域王国、再到帝国这一发展过程的最高阶段。 (2)它的版图包括了两河、埃及和

13、印度河这大文明中心,并接近第四个文明中心希腊的边缘。 (3)行省制度、赋税制度、铸币制度、驿道制度以及宗教政策不仅在当时行之有效,而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4)民族矛盾、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之自身的腐败,导致其灭亡。 (5)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波斯帝国既为西亚北非的文明作了总结,又为后来的希腊罗马文明提供了借鉴,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4. 简述阿黑门尼德王朝、安息王朝和萨珊王朝的历史渊源。 一方面,两者同属印欧语系的伊朗语族,它们具有亲缘关系。另一方面,三者的统治皆开始于伊朗高原,三者具有地域联系。安息王朝构成阿黒门尼德王朝的延续,直至其后出现的萨珊王朝,波斯帝国可谓历经千年之久。4 印度1.

14、上古印度历史的特征。 (1)小国分立,从未形成一个统一国家。 (2)社会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 (3)各种宗教盛行,祭司在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4)种姓制度深刻影响印度社会乃至人们的生活。2. 古印度种姓制度述论。 (1)起源:吠陀时代的瓦尔那,原指不同人种和社会集团,后来逐渐用来表示社会等级。 (2)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3)特征: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首陀罗没有生活的权利;各等级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 (4)本质和影响:种姓制度的本质是保护上层种姓的特权地位,是印度人民沉重的锁链。3. 试论早期

15、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教义以及其进步性和实质。 社会背景:公元前6世纪,印度列国时代社会关系的变化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形成了各种新的反对婆罗门教的思潮,新旧势力消长。 基本教义:四谛苦、集、灭、道;八正道佛教修道的主张和途径。 进步性:强调轮回转世的继承,让人忽略今世的痛苦,寄希望于来世的幸福;强调人生多苦,众生平等,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统治。 实质:统治阶级用以控制人民思想的工具。4. 孔雀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如何。 (1)边远地区仍存在氏族部落制度,部落的酋长仅向帝国称臣纳贡,而境内的赋税则由他们自行征收。 (2)恒河流域中心地区的土地关系:王室土地;奴隶主贵族占有地;农村公社占有地。 (3)奴隶制变化:首先,雅利安人沦为奴隶的现象受到限制。其次,奴隶地位有所改善。第三,种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世界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