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从受力分析开始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186657322 上传时间:2021-07-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从受力分析开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从受力分析开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从受力分析开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从受力分析开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从受力分析开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从受力分析开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从受力分析开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利:本教程由捡漏优惠券()整理提供领红包:支付宝首页搜索“4”即可领取支付宝红包哟领下面余额宝红包才是大红包,一般都是5-10元 支付的时候把选择余额宝就行呢 每天都可以领取早餐钱哟!高中物理,从受力分析开始 (一)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同学们学习高中物理所遇到的第一学习重点。打好这个基础,对学好力学和电磁学尤为重要。进行受力分析,有三个要点:1. 明确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前,要先弄清受力的对象。我们常说的“隔离法”、“整体法”,指的是受力的对象是单个物体,还是由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对于连接体,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要变换几次研究对象之后才能解决问题。例1 如图1所示,人重600N,平板重40

2、0N,人要拉住平板,他必须用多大的力(滑轮重可忽略)例2 (1995年全国10)两个物体A、B,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3所示,不计摩擦,则A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 ( )A. mg, B. mg,MgC. ,mg. D. 2. 有序地分析受力:同学们要养成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受力分析的习惯,这样可以避免漏力或添力。一般分三步走:先分析重力,然后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分析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等,最后分析电场力、磁场力等。确定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有三个常用的方法:(1)假设法;(2)根据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3)用牛顿第三

3、定律。3. 认真地检查:作完受力分析后还要认真地检查,看看所画出的每个力能否都找出施力物体,能否都找出反作用力,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中所给的运动状态。例3 如图6所示,A的质量,B的质量,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B与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A由水平细绳拉住,问至少用多大的力F才能把B从A下拉出(g取10N/kg)例4 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7所示。力F作用后(06年北京高考)A. 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B. 木块

4、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C.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 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4.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事项:(1)确定合适的研究;(2)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3)巧妙应用作用力、反作用力例5:一航天器在完成对月球的探测后,从地面沿一倾斜直线起飞, 先加速后匀速,航天器靠喷气2GF4GFFab提供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时,应竖直向下喷气 B、加速时,应沿直线向后喷气C、匀速时,应竖直向下喷气 D、匀速时,应沿直线向后喷气例6:如图所示,质量都是m的4块砖被夹在两木板之间静止。求中间两块砖之间的摩擦力.在解决受力分析的问题时,选合适的研究对象很重要。最后应向同学们强调,理解力的

5、概念,掌握力的特点,是正确分析受力的基础和依据。要想熟练掌握,还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不断加深对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反复体会方法,总结技巧才能达到。 (二)常见的三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一、力和重力习题: 1关于力,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B力不一定总有受力物体比如,一个人用力向外推掌,用了很大力,但没有受力物体C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一定和地面垂直D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怎样运动,受到的重力都一样2在地球表面的同一个地方,让同一物体处于如下三种状态:(1)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2)让物体自由下落;

6、(3)物体放在水里,它被浮起比较这三种情况下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其中正确的是A第(1)种情况最小 B第(2)种情况最小 C第(3)种情况最小 D这三种情况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相同二、弹力、胡克定律 1图1,一个球形物体O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并与竖直墙相接触,A、B两点是球与墙和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A点的弹力B物体受二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C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地面的弹力D物体受三个力,重力、B点的支持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2如图2,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力是 AA和B对地面的压力之和 B只有B对地面的压力CB的重力

7、DA和B的重力3如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为G,平衡时球在A位置,今用力F将小球向下拉长x到B位置,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 )AKBX ; +G; ; D.以上都不对. 三、摩擦力 1以下关于弹力和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着弹力。 B有摩擦力存在的两个物体之间,必存在着弹力,C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E摩擦力大小跟弹力大小一定成正比 F摩擦力方向跟弹力方向可以不垂直2如图,物体质量为20kg,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同时受到一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力的作用。已知此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此物体

8、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10N,方向向右 B10N,方向向左 C20N,方向向右 D20N,方向向左3如图,物体随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一起运动,且保持相对静止则A传送带匀速运动时,物体不受摩擦力;B传送带匀速运动时,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当传送带速度逐渐变大时,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D当传送带速度逐渐减小时,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4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1和m2的物体分别置于质量为M的物体的两侧,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m1m2,则:A、m1对M的压力一定大于m2对M的压力 B、m1对M的摩擦力一定大于m2对M的摩擦力C、水平地面对M的支持力一定等于(M+m

9、1+m2)gD、水平地面对M的摩擦力一定等于零5.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是()A.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 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 大小可能等于F D. 大小可能等于零6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均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如图3所示地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6A三个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同B甲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小,受地面的弹力最小C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大,受地面的弹力最小D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最大,受地面的弹力最大 (三) 本章高考试题集锦1(2004新课程18)如图所示,四个完

10、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K2AK1m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FAl2l1 Bl4l3 Cl1l3 Dl2l42: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1的弹簧,竖直地立在桌面上,上面压一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劲度系数为k2 的弹簧竖直地放在物体上面,其下端与物体的上表面连接在一起,两个弹簧的质量都不计.要想使物体在静止时对下面弹簧的压力减

11、为原来的2/3,应将上面的弹簧的上端A竖直向上提高一段距离d,则d为多大AB3:如图,物体的质量MA=6kg,MB=4kg .A与B、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都为,在外力F作用下,A和B一起匀速运动,求A对B和地面对B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QP4:(2006高考全国)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和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 )mg. B. 3mg. mg. D. mg5:如图, 两条黑白毛巾交错折叠

12、放在桌面上,黑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连接,白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两线均呈水平,现将黑白毛巾分离开,若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其跟桌面间动摩擦因数均为,则将白毛巾匀速地从黑毛巾中拉出,需要的水平力F大小为:mg. B. 4mg. mg. D. (三) 成功体验1如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1)写出图线代表的函数_(x用m做单位);(2)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N/m;(3)当弹簧受800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为_cm。2.一皮带传动装置,轮A、B均沿同方向转动,设皮带不打滑,a、b为两轮边缘上的点,某时刻a、b、o、o/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设该时刻a、b所

13、受摩擦力分别为fa、f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a、fb都是动力、而且方向相同 Bfa、fb都是阻力,而且方向相反Cfa若是动力,则fb一定是阻力,两力方向相反图9Dfa允若是阻力,则fb一定是动力,两力方向相同3如图9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和C各受5 N的水平拉力F1和F2这三个物体都保持静止,可以断定:A和B间的静摩擦力fAB=_N,B和C间的静摩擦力fBC=_N,C和地面间的静摩擦力fCD=_N(2002广东综合28)4.(1999年全国11)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k1 k1 k2 k25.(2002广东物理7)图中a、b、c为三个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它们连接如图并处于平衡状态。A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B有可能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MNaRcbC有可能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D有可能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不伸不缩状态VV6.如图,甲和乙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动摩擦因数的实验示意图,请选出理想的实验装置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