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上传人:狼*** 文档编号:186653286 上传时间:2021-07-1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绪论11.1问题的提出11.2研究意义21.2.1理论意义21.2.2实践意义21.3创新之处32 文献综述32.1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32.1.1 主观幸福感的定义32.1.2 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32.1.3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42.2 心理弹性的研究综述52.2.1 心理弹性的定义52.2.2 国内外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52.2.3心理弹性的测量62.3 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63 研究假设73.1 研究假设73.2 研究方法73.2.1研究对象73.2.2研究工具84研究结果与分析94.1 大学生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的现状94.2 大学生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的特点10

2、4.2.1 大学生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104.2.2 大学生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的家庭所在地差异114.2.3 大学生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124.2.4 大学生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的专业差异124.2.5 大学生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134.3 大学生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135讨论145.1大学生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145.1.1大学生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145.1.2大学生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的差异155.1.3大学生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155.1.4大学生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155.1

3、.5大学生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在专业上的差异165.1.6大学生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在年级上的差异165.2大学生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165.3研究与反思176结论17参考文献:18致谢19 论文题目:字体:楷体,字号:小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摘要: 心理弹性,即外部环境发生改变时,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应变。这是一种非静态的状态,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会动态地做出应变,随之做出对外部境况的适应,具有弹性区间。主观幸福感是个体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对大学生来说,主观幸福感与心理素质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本文采取问卷的方式,使用心理弹性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两种工具,研究的研究对象为

4、广东培正学院大学生,共发问卷338份,收回有效问卷242份。本文将从心理弹性这一角度出发,探究高校学生在主观幸福感上的问题,探寻当代高校学生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状况,并进一步对他们二者和因子间关系作出研究。本研究分析数据后得到关于大学生群体的相关结论如下:1.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心理弹性,但主观幸福感水平不高2.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所读专业不同,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差别明显,但在其他变量上没有差异。3.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各因子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

5、ve well-being and mental resilience of college studentsAbstract: Mental resilience refers to the strain of an individuals psychologyl and behavior whe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changes. This is a non-static state. When the environment changes, the strain will be made dynamically, and then the adapta

6、tion to the external situation will be made, with an elastic interval.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an important index for individuals to measure their quality of life.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is paper, two too

7、ls, mental resilience scale and general happiness scale, were used as questionnaires. The research objects were college students of Guangdong peizheng university. 338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and 242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ntal resilience, this paper will exp

8、lore the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resilienc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further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factors.After analyzing the, the relevant conclusions about college students are as follows:

9、1. College students have good mental resilience, but their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not high.2.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ajor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ntal resilienc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were obvious, but there

10、is no differences in other variables.3. There is an obvious correlation between mental resilienc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resilience;subjective well-being 论文题目:字体:楷体,字号:小一1绪论1.1问题的提出幸福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是每个人一生奋斗的目标。那幸福是什么呢?怎么样才能得到幸福?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有的人认为是金钱的满足,努力工作、

11、加班、赚钱;有的人觉得是是自己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有的人认为游遍千山万水,在每个地方留下自己的脚印;有的人以为幸福是看到自己的家人开心快乐、平安健康;有的人则认为努力获得社会的权利地位;有的人又认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提高自身的价值。由此可见幸福的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是没有一定的标准来框架它的,每个人对它的见解也不一样,也就有成千上万的答案。那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如何?随着现今世界飞速的发展,人们在不断的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结构,适应着这个时刻更新的世界。在“适者生存”的进化论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随之越来越强烈,大多数人都处于高度竞争的环境下,越来越忙碌的生活状态,喘气放松与沟通的窗口也

12、逐渐被封闭起来。因此,大学生们普遍承受着各种压力。作为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一个国家的发展,关键在于栋梁是否坚固,因此说,大学生不但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修身养性、发展才能,以回馈社会。大学生活,是一个学生人生的非常重要的新时期,有许多新机遇、新挑战,相当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个时期,学生们基本脱离了家庭的庇护,需要依靠自立自强独自面对学业与生活。另外,在大学时期,如何识别优劣善恶,如何主动拥抱优秀精神文化,建立正确健康的三观,是大学生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此关键时期,摸索自身心理弹性的最佳状态有着重要意义。Anthony等人(1974)的研

13、究发现,一部分人尽管遇到了多大的困境或承受着多大的压力的情境时,个体却完好无损,甚至变得更好。1例如在同样遭受重大的创伤性事件后的群体,有些人会维持长时间的难过、萎靡不振,甚至会自杀,而其他人就会比较快从伤痛中走出来,甚至产生创伤后能健康的成长。而Ghimbulut(2012)等人认为,心理弹性作为一种元胜任力能够帮助个体获得主观幸福感。2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情况现在是怎样的呢?发展情况又是如何的进展?心理弹性的状况是否能够帮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正向地成长和完善自己?那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它们之间又是否相互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大学生,希望能通过了解并

14、理解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而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给教师和大学生,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压力,提高自己的幸福感。1.2研究意义1.2.1理论意义分析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二者间的关系,并拓展对它们的理论与实证的研究范围,丰富其相关研究的内容;虽然关于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二者之间的研究已经数不胜数,但关于它们的因子之间的研究还不够多,本研究将扩展两变量因子之间的研究宽度,从心理弹性各因子角度分析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问题,为这一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1.2.2实践意义在得知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状况后,让教师和大学生了解当前情况,进而寻找出更优的解决方案,以引导并改变他们当前存在的相关

15、心理问题,其次,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因子之间的研究较少,我们可以从这一方向出发,分析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各因子之间有哪些不同程度的相关,弥补心理学在这些研究范围的不足,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1.3创新之处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许多学者研究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都取得了硕大的成果。但有关于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各因子之间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可以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其变量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2 文献综述2.1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2.1.1 主观幸福感的定义主观幸福感是个体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分为对健康的担心、精力等六个维度。2.1.2 国内外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从测量工具来看,我国刚开始主要引用国外学者制定的量表,到后面才开始使用根据我国情况进行改编的测量工具,如段建华编制的总体幸福感量表;刘仁刚、龚耀先(1999)修订的MUNSH量表等。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内学者普遍偏好对主观幸福感的状况以及其改变的原因进行调研。例如,李鹏程等人认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处于中上水平,该群体比较满意于当前的生活状态 3;高甜等人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呈正相关4。从研究对象来看,在国内最开始的研究对象都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例如女性、老人、青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