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 长征》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4)

上传人:锦晨****资源 文档编号:186652551 上传时间:2021-07-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 长征》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 长征》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 长征》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 长征》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 长征》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律长征教学目标:1. 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2. 理解诗意,充分感觉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 熏陶。3. 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准备:1. 教学多媒体及课件。2. 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课前预习:1.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2. 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2、导入新课,走近长征。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七律诗一一齐读课题:七律长征长征是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光辉历史,长征是国人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七律长征的作者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呼唤他的名字一一 师:你对长征又了解多少呢?谁来说说?(指名说) 带着你的理解,我们一起走进长征二、初读诗歌,感知大意,质疑问难。(一)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把诗读通顺,生字读准确。(二)质疑问难,以学定教学生小声朗读课文,看看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学生边读边思考。)质疑。三、再读诗歌,读悟结合,理解诗意,指导背诵。(一)出示学习提示:(1)悟:看注释、结合资料及预习情况,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用诗中的一句话来

3、 回答。)(2)说:与小组同学交流学习成果。(3)读: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试着用朗读表现出来。(二)合作交流学习1. 同桌合作学习2. 交流理解,读中悟,悟中读(1)这首诗写了什么,能不能用诗中的一句话来回答。(2)请大家大胆展示自己,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3. 交流,预设以下几个环节:(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练习朗读,指名有语气朗读,并试着背一背。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受到什么?(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展示南岭山脉和乌蒙山的图片,理解“逶迤”和“磅礴”。在红军的眼中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却像什么?指导、练习朗读。(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质疑:为什么说“金沙水暖,大渡桥寒”呢?(课件出示金沙江的图片,板书:金沙江)师:你认为该怎样读这句诗?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的理解。“更喜”喜什么?为什么“尽开颜” ?播放红军过雪山的电影资料,感受那种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练习朗读。四、总结(略)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