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总体实施指南.pdf

上传人:嘤鸣 文档编号:186259756 上传时间:2021-07-15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总体实施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总体实施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总体实施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总体实施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总体实施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总体实施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总体实施指南.pdf(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 总体实施指南 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 二二一年六月 2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 1 一、适用范围 . 1 二、编制依据 . 1 三、术语定义 . 2 四、工作原则 . 2 第二章 风险管理工作流程 . 5 第一节 计划和准备 . 6 一、明确目标任务 . 6 二、制定工作方案 . 6 三、做好技术准备和数据准备 . 7 第二节 风险识别 . 7 一、风险识别内容 . 7 二、风险识别程序 . 8 三、风险识别方法 . 9 第三节 风险分析 . 10 一、风险的可能性与后果严重性分析 . 10 二、风险关联性分析 . 13 三、其他风险特征分析 . 13 3 四、

2、风险分析方法 . 14 第四节 风险评价 . 15 一、风险评价内容与程序 . 15 二、综合性风险评价 . 17 三、风险区划 . 18 第五节 风险控制 . 19 一、风险控制工作要求 . 19 二、风险可控性分析 . 20 三、风险控制措施 . 20 四、风险分类分级控制 . 21 五、重要时期风险控制 . 24 六、多灾巨灾风险和新兴风险控制 . 24 七、市级重大风险控制 . 25 第六节 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更新与风险沟通 . 27 一、风险监测 . 27 二、风险预警 . 28 三、风险更新 . 29 四、风险沟通 . 29 第三章 附则 . 32 第一节 风险管理报告的撰写

3、 . 32 一、报告类型 . 32 二、报告框架 . 32 4 三、报告提交 . 34 四、风险更新报告框架 . 35 第二节 实施说明 . 36 附件 . 38 附件 1: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指南体系结构图 . 38 附件 2:风险评估常用方法 . 39 附件 3:风险类型辨识建议清单 . 41 附件 4:风险识别清单 . 43 附件 5:风险评估结果清单 . 44 附件 6:风险控制清单 . 45 附件 7:风险动态更新表 . 46 附件 8:风险评估与控制总体情况表 . 47 5 第一章 总则 为进一步完善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规范、指导市级 各部门,各区人民政府,北京经济技术开发

4、区管理委员会、天安 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各单 位)开展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指南。 本实施指南为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全过程指 导,并建立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指南体系框架(以下简称指 南体系) 。指南体系主要包括: (1)总体实施指南; (2)自然灾 害类、 事故灾难类、 公共卫生事件类、 社会安全事件类等分指南, 区域综合类分指南, 重要时期、 重要设施目标及非常规类分指南; (3)各分指南涉及的标准、规范等文件。指南体系结构图见附 件 1。 一、适用范围 本实施指南适用于指导各单位开展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市级各部门应按照职责完善相应

5、分指南体系框架, 衔接编制相应 分指南和标准、规范等文件,建立健全指南体系。各单位应结合 本系统、本领域、本行业、本地区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细化风 险管理工作流程和内容,制定完善实施细则。 二、编制依据 6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 事件应对法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办法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 应急预案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安全 发展的意见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 北京市 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意见 北京市公共 安全风险管理办法 ,参照国家标准风险管理 术语 (GB/T

6、 236942013)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GB/T 243532009) 及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 (GB/T 279212011),借鉴北京 重大活动期间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控制工作的有效做法和成 功经验,参考国际标准化组织Risk ManagementGuidelines (ISO 31000:2018)等编制。 三、术语定义 公共安全风险(以下简称风险) :是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系统识别和科学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 明确责任主体与防控对策, 采取综合应对措施的全周期动态管理 活动。 风险源:是指可能单独或

7、共同引发风险的要素,可以是有形 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包括各类风险点、危险源、薄弱环节、管 理漏洞等。 四、工作原则 7 风险管理工作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系统 治理、综合防控的原则,坚持首善标准,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协 调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持“边评估、边控制” , 并落实以下具体要求: (一)科学性。加强突发事件发生机理研究,科学认识风险 规律,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经验教训,健全管理机制和技 术标准规范;依据指南体系,发挥专家和专业机构作用,科学规 范开展工作;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提高精细化、 智能化水平。 (二)系统性。风险管理要贯穿于规划、设计、建设、运

8、行、 管理、发展等各环节;风险管理是整个组织的共同任务,要融入 组织管理全过程,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形成整体合力;充分考 虑风险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次生、衍生影响,系统分析,综合 施策。 (三)实效性。以有效控制和减轻风险为最终目的,实施全 周期管理,防止重评轻管等问题;结合实际,科学确定防控策略 和优先次序, 合理分配资源, 突出重大风险防控; 针对具体风险, 因地制宜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生搬硬套。 (四)动态性。在常态化风险管理过程中,加强风险监测研 判,针对风险因素的动态变化,相应调整风险管理策略、防控重 点和措施;结合风险管理工作实践,不断优化风险防控策略和措 施;加强新兴风险的早期识别

9、与规律预测,提高风险预判与防控 能力。 8 (五) 协同性。 充分发挥制度优势, 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 分类分级管理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强内外协作,推动风险管理由 专项向综合、由零散向系统转变;加强信息沟通共享,充分听取 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建议,注重社会协同共治。 9 第二章 风险管理工作流程 风险管理工作包括计划和准备、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 监测、风险预警、风险更新和风险沟通等环节。其中,风险评估 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风险管理工作流程示意图 如下: 计划和准备计划和准备 风风 险险 沟沟 通通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 可能性 分析 后果严重 性分析 风险评价风险

10、评价 风风 险险 监监 测测 、 风风 险险 预预 警警 、 风风 险险 更更 新新 风险风险控制控制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 10 第一节 计划和准备 计划和准备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 是风险管理有序有效进 行的保证。要坚持底线思维,把握外部环境变化,在充分调研的 基础上,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开展技术和数据准 备等。 一、明确目标任务 各单位依据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办法和市委、市政 府、市应急委相关工作安排,结合自身职责和工作实际,确定风 险管理对象、覆盖地域和时间范围,明确工作具体目标、任务。 二、制定工作方案 (一)建立组织机构。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加 强组织领导,单位

11、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建立风险管理工作 机制,成立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明确具体负责统筹协 调风险管理工作的部门,确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二)明确职责分工。各单位应依据日常工作职责和总体任 务,制定工作规则,细化分工,明确单位内部各部门风险管理工 作的具体任务。单位内部负责统筹协调风险管理工作的部门,要 加强单位内部协调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沟通, 及时解决工作中可能 出现的职责缺位、模糊、交叉等问题。 (三)制定工作计划。根据工作要求,围绕目标任务,编制 11 进度安排和经费预算,明确实施程序、重要节点、阶段性成果和 保障措施。 (四)建立保密制度。按照相关规定加强保密管理,建立权

12、 责明晰、程序规范、监督有力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强化敏感和 涉密数据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确保数据信息安全。 (五)做好审批及培训。风险管理工作方案应经本单位主要 负责人批准,并组织有关管理和技术人员学习培训后实施。 三、做好技术准备和数据准备 依托指南体系,梳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数据资料和 经验做法,选择和确定风险辨识建议清单,以及制定风险准则的 依据, 确定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的方法路径, 收集历史数据资料, 制定或细化调研表格、风险清单和风险报告样式等。 风险评估常用方法见附件 2。 第二节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辨识、描述和科学预判,确定 影响因素、影响范围、风

13、险源、潜在后果等,形成全面的风险识 别清单的工作过程。 一、风险识别内容 (一)可能出现的风险。列举风险事件及可能出现的不利后 果、主要承载对象,细化风险事件的具体形态和情况,明确其所 属的系统、领域、行业、地区以及风险类型。 12 (二)引发风险的因素。包括可能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人、 物、环境、管理等因素。 1.人的因素:主要指人的行为,包括活动中的违章违规施工 作业、误操作行为以及恶意破坏、煽动组织等;当风险的承载对 象为人员本身时,通常还包括人员的身体健康、心理状况、年龄 性别等因素。 2.物的因素:主要指物所处的状态,包括建筑、设施、设备 等物理性能的缺陷、 老化, 缺少防护装置, 处

14、于敏感或危险区域, 设防水平低等。 3.环境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情形、国内外局势等外部 宏观环境因素,以及风险发生地(区域)周边场所、生态、有害 因素等局部环境因素。 4.管理因素:主要包括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健 全、 执行落实与监督检查, 以及各方面的组织管理及应急管理等。 (三)风险发生的时空特征。考虑风险的类别属性特征,以 及风险识别颗粒度的需要,分析风险发生的时间、环节和区域。 (四)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分析风险可能引发的突发事件 和次生、衍生事件,以及影响对象、影响方式等,包括可能造成 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环境影响、政治影响、社会影响、媒体 关注度等。 二、风险识别程序

15、 (一)辨识所有可能出现的风险。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识 13 别风险源、影响范围、事件及其原因和潜在后果,参考国内外典 型事件案例和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列举、细化各种可能发生的 风险,包括可能导致的原生事件、次生衍生事件等。风险类型辨 识建议清单见附件 3。 (二)描述风险。主要内容包括风险源名称及所在位置,导 致风险发生的自然、物理、技术、管理、人为外力等影响因素, 风险造成不利后果的原生事件、次生衍生事件,以及上述事件可 能影响的人群、组织、设施、系统、环境等对象和区域,及其影 响方式和程度,现有的风险控制措施等。其中,各类风险源以及 相关影响因素,应具体化、明确化,并尽可能空间化。 (三

16、)确定风险识别清单。对分析排查出的风险进行必要的 筛选和调整,填写风险识别清单(见附件 4) ,并根据环境、技 术、形势变化和具体工作任务,适时动态调整。 各单位应在风险管理工作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各系统、领 域、行业、地区的风险识别建议清单。 三、风险识别方法 为保障风险识别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应合理选择并综合使用 (但不限于)以下常用方法: (一)历史数据资料分析。依据相关统计信息、突发事件案 例、风险评估报告、事故调查报告等历史数据资料,结合风险相 关因素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搜集获取最新信息,综合分析研判现 状和发展趋势,列举出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此方法适用于各类 14 风险的识别。 (二)系统(或流程)分析。对于涉及多个过程环节且形成 演化流程清晰的风险, 考虑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每一环节可能出 现的不利情况进行列举或全面排查。可以借鉴情景分析、危险与 可操作性分析等方法思路, 按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 因果关系等, 系统分析事件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 把握整个事件的动态变化过 程。 (三)征求意见与讨论。通过交流研讨、专家会商、专项调 研等方法,充分征求内外部专家和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