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185773436 上传时间:2021-07-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方向 摘 要: 虽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公布近四年,但对于教师来说仍然是一项挑战,课程标准改革不仅仅是知识体系的改革,更是教学方向的改革。面对全新的挑战,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更要拥有归零的学习心态,全面认识新课标的新理念,承当教学责任及任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语文 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新课标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与实践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其提供自由延伸的空间。在探索过程中,教师应以新课标理念为前提,不断拓宽教学思路,以全新的、迎合学生心理的教学风格实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

2、 一、以新课标理念为教学根本 小学语文新课标理念对于学生来说,倡导的是以人为本,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成长及个性开展;对于教师来说,提倡的是自主创新,为教师提供更开放的平台,使其充分发挥教学经验及学科能力。对于新课标理念的理解,我们不能断章取义,必须以立体化的视角看待这项改革。首先,在教学观念方面,要更改固有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开放、民主的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主动交流。其次,在教学机制方面,要建立科学的教研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打好教学改革的根底建设。最后,在教学实施方面,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在改革中归纳总结,消除教学弊端。 如果教师对于课标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就

3、会造成教学思路片面追求人文精神的塑造,忽略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整个教学方向会脱离传播知识和能力的本质。教学改革的目的,是隐藏教学意图,使学生在无痕迹的状态下轻松融入教学气氛,以真实、自然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吸纳学科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灵感悟。新课标要求的是多元化的教学,提倡以多角度、多层次的形式,建立学生与学科之间的关联,尊重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兼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当出现人格上的不良倾向时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二、以开放课堂作为教改方向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明确说明教学开放性的教学要求。因此,为学生营造充满知识、乐趣与激情的课堂气

4、氛,是教学改革的前提方向。只有开放性的课堂,才可以使学生敞开心扉地自由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开放性课堂,不仅仅要开放教学形式,还要开放教学内容和教学空间。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辩论式、讨论式的课堂,直接进行有效的师生对话,在互动交往中,使学生加深感悟,在感悟中不断提高对学科的理解能力。在加强课堂讨论的同时,教师要深挖教学内容,在以教科书为依准的前提下,开发课外书的广阔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源源不断的内容输出。同时,教师要懂得开拓教学空间,使教学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还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获取知识,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中加深理解和记忆,获得思想启迪。 总之,开放性课堂就是献给学生“交流、感知、

5、开放、对话的课堂,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践活动及交流活动,学习新知识,感悟新思想,掌握新技能。语文教学相比其他学科更贴近情感教育,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同时,教师要深挖学习资源,使他们成为爱学、会学的人,深厚学生的语文学科底蕴,培养学生丰富健康的情感,到达有利于学生身心开展的目的。 三、以深入浅出作为教学方式 教师是教育的承载体,教学改革能否完全落实,关键在于教职人员。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学科特性。教师要深耕教学资源,全面扩大知识层面,并且将知识融会贯穿,使知识点通过自身的过滤与分析,到达删繁就简,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看齐,完全躲避形式化的教学现象,让学生听得懂、悟得出,才能使学生全

6、面吸纳学科知识,在小学阶段打好学科根底。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反映的不仅是学生对于学科的掌握能力,更反映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因此,语文教学存在其他学科没有的独立特性,如果仅仅采用单调的教学方式讲解,就会使课堂变得乏味无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如蜻蜓点水,不够深刻。教学方法如果应用过度,头绪又会错综复杂,不但教师辛苦,学生也是糊里糊涂。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做到简而有效,表达有调理,情感要真实,知识要丰富。教师不能紧盯教学任务,把学习过程缩得过紧,而要将以往的结论性教学转化为过程性教学,以引导的方式,使学生从简单的入口进入学习环境,进而在过程中掌握知识。要掌握深入浅出、层次递进的教学弹性

7、,让学生自己开掘其中的真意,使语文教学发挥重要的学科意义。 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改革将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理念的实践者,是教学传播的载体。要深入落实新课标理念,仅仅通过课程标准及管理机制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作为教材的具体实施者,需要全面转换视角,用开展的眼光正视改革实施过程中已经或即将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推进改革、提高素养,以新课标理念为教学标准,以开放课堂为改革方向,思考语文教育的学科特性,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学科根底,为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开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鲁东莉.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考J.中华少年,2021. 【2】农建东.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