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疾病基础知识讲义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85460558 上传时间:2021-07-08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15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疾病基础知识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精选]疾病基础知识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精选]疾病基础知识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精选]疾病基础知识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精选]疾病基础知识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疾病基础知识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疾病基础知识讲义(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疾病,主讲人:刘家家,概念,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地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一定的原因造成的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的形态和(或)功能发生一定的变化,正常的生命活动受到限制或破坏,或早或迟地表现出可觉察的症状,这种状态的结局可以是康复(恢复正常)或长期残存,甚至导致死亡。,种类,疾病种类很多,按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颁布的疾病分类与手术名称第九版 (ICD-9)记载的疾病名称就有上万个,新的疾病还在发现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

2、合征就是1981年发现后补进去的,起初归在免疫缺陷病中,后又改放到病毒引起的疾病中。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法于阴阳”、“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什么是疾病,疾 “疾”,一个病字框,里面是一个“有的放矢”的“矢”。这个“矢”就是“射箭”的“箭”。它告诉你,那些从外而来侵害你身体的东西,就像一个人朝你放的冷箭,比如,感冒、风寒、传染病这些外来因素引起的不适就叫“疾”。 疾还可以引申为疾驰、疾速,我们由此可以知道,“疾”这个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它是从外面来的,最后肯定还得从外面出去,只是个匆匆的过客。,病 再看这个“病”字怎么写?“病”字里面是一个“丙”。在

3、中国文化当中,“丙”是火的意思。在五脏里面,丙又代表心。所以,“丙火”又可以叫“心火”。心里有火,人就得病了,就这么简单。 另外,“心火”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被压抑的情绪,就是失调的七情六欲。比如悲伤、忧虑、喜悦、恐惧、愤怒这些都是人的情绪。,生病的原因,1、外因 、四气五味 2、内因 、七情六欲 3、不内外因 、先天遗传,四气五味,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每味中药的四气五味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四气五味理论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书中以四气配合五味,共同标明每味药的药

4、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药物功效及主治病证的本草编写体例,奠定了以四气五味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症。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症。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1、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 2、能

5、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 3、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近代有关药物四气的临床观察和理化研究证明,1、寒凉药多具解热、抗菌、消炎、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及镇静、降压、抗惊厥、镇咳、利尿、抗癌等作用; 2、 温热药多具解热、镇痛、止呕、止呃、抗菌,促进免疫、强心、升压,兴奋中枢,改善心血管机能,促进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五味,是医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用五行学说总结归纳而成的。药物的五味是通过长期的用药实践所获得的疗效而确定的。它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也是药物作用的

6、高度概括。 内经认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关于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作用最早的总结和概括。经后世医家不断补充和发展,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作用及主治病证日臻完善。,性味,辛味。能散能行,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故辛味药多用治外感表证及气滞血瘀等病证。 甘味。能补能和能缓,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甘味,故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酸味。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酸味,故酸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

7、遗精滑精、遗尿尿频、月经过多、白带不止等病证。 苦味。能泄能燥能坚,有清泄火热、泄降逆气、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清热泻火、降气平喘、止呕止呃、通利大便、清热燥湿、祛寒燥湿、泻火坚阴的药物多具苦味,故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气逆喘咳、呕吐呃逆、大便秘结、湿热蕴结、寒湿滞留等病证,咸味。能下能软,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咸味,故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症瘕痞块等病证。咸味药多入肾经,有较强的补肾作用,用治肾虚证。还有些咸味药走血分,有清热凉血作用,主治热入营血的病证。 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淡味能渗能利,有渗湿利小

8、便的作用,一些渗湿利尿药多具有淡味。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病证,五味也有阴阳的分属, 1、辛、甘、淡属阳 2、酸、苦、咸属阴。 五味对五脏各部位有一定的选择性,素问宣明五气论中有:“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之说。其作用是辛味药以散肺气之郁,甘味药以补脾气之虚,苦味药以泻心火,酸味药以敛肝阴,咸味药以补肾虚。,黄帝内经上写道:“思则气结,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喜则气缓,悲则气消。”说的就是人不同的情绪对应着气的不同走向和变化。气本来是人体内的一种正常能量,它但现在被扭曲、被压抑了,宣泄不了,结果越积越多。“气有余”不就成邪火了吗?也就是说,您忧虑、恐惧或愤怒了

9、,就会上火,病也就因火而生。,六淫,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在正常情况下,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六气的正常运行变化,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变化,但如果六气太过或不及,则气候反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就能成为致病因素,则称“六淫”或“六邪”。 可二、三种邪气同时侵袭人体致病,如风寒感冒、风热感

10、冒,湿热黄疸,风寒湿痹等,且可互相转化,如风寒不解入里化热;热邪不解耗伤津液可化燥;热极生风等。,六气太过、不及或不应时,影响到人体的调节适应机能及病原体的滋生传播,成为致病的邪气,属于外感病(包括一些流行性病和传染病)的病因。六淫致病,自外而入,称为外因。 中医学认为在外感六淫邪气当中,风为六淫之首。也就是说风邪为六淫邪气的主要。,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1.外感性 一是指病邪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自外而来; 二是指感受六淫之邪,初期多见表证。 2.季节性 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夏季多暑病等。 3.地域性 六淫致病常与居住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如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而干燥等。,4.相兼性 六

11、淫邪气既可单独侵犯人体而发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 5.转化性 六淫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证候的性质可以发生转化。如表寒证可入里化热形成里热证。,风邪,(1)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风性具有轻扬、向上、向外、升散的特性。风邪侵犯机体可致机体腠理疏泄开张,表现为汗出恶风之症;从病位而言,风邪多侵犯人体的上部、肌表、腰背等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 是以自然界的风具有走窜流行、善动不居之性,说明风邪侵犯人体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点。如四肢关节疼痛,游移不定。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如荨麻疹的皮疹,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3)风性主动 风邪侵犯人

12、体可使机体出现动摇、震颤的症状。如临床上常见的因受外伤,再感受风邪,出现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 (4)风为百病之长 长,始也,首也。风为百病之长,指风为外感致病因素的先导,六淫中的其他五气多依附于风侵袭人体而发病。,寒邪,(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邪性质属于阴,其气清冷,寒邪侵犯人体,导致阴寒偏盛,最易损伤人体的阳气。 (2)寒性凝滞而主痛 凝,凝结;滞,阻滞。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气血津液运行迟缓,凝结阻滞不通。由于血、津液“得温则行,得寒则凝”,而“不通则痛”,故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机体出现各种疼痛的症状。寒邪所致疼痛的特点是,遇寒加重,得温减轻。,(3)寒性收引 收,收缩;引,牵引。寒邪侵犯

13、人体可使机体的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临床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寒邪侵犯肌表,可致腠理闭塞,汗孔闭合,出现发热恶寒,无汗等症状。 二是寒邪侵犯经络,引起筋脉收缩挛急,气血不通,见关节挛急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暑邪,(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邪为夏季的火热之气所化,故为阳邪。火热之气具有炎热的特性。 (2)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 暑为阳邪,主升主散,暑邪侵犯人体可致人体的腠理开泄而汗出,损伤机体的阴液。 (3)暑多挟湿 夏季不仅气候炎热,而且是多雨的季节,使空气中的湿度增加,故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同时侵犯人体而发病。,湿邪,(1)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 湿性属于阴,湿

14、邪侵犯机体可损伤机体的阳气;湿为有形之邪,侵犯人体,易留滞脏腑经络,阻碍气机的运行。 (2)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湿邪侵犯人体可使人体出现沉重、重着的症状。“浊”,即浑浊、秽浊不清之意。湿邪为病,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的性质具有秽浊不清的特点。,(3)湿性粘滞 粘,粘腻;滞,停滞。湿邪致病具有粘腻停滞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粘滞性,如湿滞大肠,大便粘腻不爽;二是病程的缠绵性。由于湿性粘滞,停滞于某些脏腑组织,难以化解,故湿邪为病,多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性类水,水性趋下,故湿邪为病易侵犯人体的下部。,燥邪,(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

15、为缺乏津液的表现,燥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机体的阴液,使皮肤、孔窍失于滋养而出现各种干燥、涩滞不畅的症状。 (2)燥易伤肺 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与外界大气直接相通。故燥邪伤人,最易损伤肺津,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咳,以及喘息胸痛等症。肺与大肠相表里,燥邪自肺影响到大肠,则可出现大便干燥不畅等症。,火(热)邪,(1)火热为阳邪,易伤津耗气 热为阳邪,热邪侵犯人体可出现高热等一系列的阳热症状。火热之邪伤人最易迫津外泄,损伤人体的阴液;津能载气,热邪在迫津外泄之时,往往导致气随津泄;且“壮火食气”,故热邪致病,还可出现体倦乏力少气等气虚的症状。 (2)火热性炎上 “火曰炎上”,火热之邪具有燔灼

16、向上的特性,故侵犯人体多表现上部症状比较突出。,(3)火热邪易生风、动血 热邪引起的肝风内动,又称“热极生风”。其生风的机理有两点:一是热邪耗伤津液,使筋脉失养,而出现手足颤动;二是热盛易助阳,使肝阳升动不止,阳气升动无制则化风。 “动血”是指热邪为病,易引起各种出血的病症,如吐血、便血、皮肤发斑等。 其机理也有两点: 一是热邪使血行加快,迫使血液妄行横溢,容易导致出血; 二是热邪可灼伤血络,使血出脉外。,(4)热邪易扰心神 火热之邪侵入到营血分,可扰乱心神,而出现一些神志症状,如烦躁、神昏、谵语等。 (5)火邪易致疮痈 火邪侵入人体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而发为疮疡痛肿。,七情六欲,七情六欲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一些心理反应。不同的学术、门派、宗教对七情六欲的定义稍有不同。但是所有的说法都承认七情六欲是不可避免的。 医家的七情六欲: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七情,人之情志活动的统称,具体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是人体对客观事物或现象所作出的不同情志反应。 七情与脏腑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