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新高考高考语文最后一卷(附详解)

上传人:孤**** 文档编号:185265916 上传时间:2021-07-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江苏省新高考高考语文最后一卷(附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1年江苏省新高考高考语文最后一卷(附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1年江苏省新高考高考语文最后一卷(附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1年江苏省新高考高考语文最后一卷(附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1年江苏省新高考高考语文最后一卷(附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江苏省新高考高考语文最后一卷(附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江苏省新高考高考语文最后一卷(附详解)(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江苏省新高考高考语文最后一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5.0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所讨论的问题虽是由农村经验入手,但其实涉及的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的问题。在这里,必须就“传统”问题首先澄清:传统并不意味着历史陈迹,并不只是代表过去。传统固然可以借由对历史的考察而得知,可以从以往经验中总结出来,但是我们须明白,无论大家是否有所意识,那些即便已为陈迹的事物正影响着乃至深刻地影响着当下,它甚至可以活生生地一直活到当下。这就是为什么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天翻地疫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我们还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颇具

2、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 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说:“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无论阅读梁治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起源的思想追寻,还是费孝通对于中国基层社会

3、传统的研究,在许多地方,都能真切感受到:明明写的是过去的事物,但是浮现在我们眼前的却分明是当今时代的影子。 当然,研究历史与传统的兴趣绝不仅是由于可以借以认识当下,对于处在社会变迁之中、着手改革工作的人们来说,认真对待传统十分必要,汲取传统的经验和价值意义重大。因为“不管怎么说,我们总是从我们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传统和自己的经验出发去看待世界、解释世界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如此说道:“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既然传统是我们看待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出发点,既然传统是我们的生活基础,而真正

4、的传统是不会过去的,那么,人们想要进行改革,自然离不开传统的基础,也必然遭受着传统的限制,这不仅是一种主张,而且是无法避免的事实。 强调重视传统,并非意味着要泥古不化。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传统当然也会随之变迁,只是变迁的方式多种多样,引起变迁的原因各有不同而已。在对乡土中国所作的研究之中,费孝通先生也关注到“社会变迁”,问题,在乡土重建中,他明确提出:“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最简单的说法是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替易。”他还说:“历史能不能合理发展,是在人能不能有合理的行为。一个被视为书生的人,有责任把合理的方向指出来,至于能不能化为历史,那应当是政治家的事了。”在这段话里,费孝通先生提及了学者和

5、政治家对于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在笔者看来,能不能化为历史,其实也并不完全有赖于政治家,政治家的助力当然是可观的,但是文化的发展,学者的作用往往更加重要。所以,就学术层面来看,笔者主张,传统可经重述乃至重建,以此来达到社会进步的目的。当然,其前提条件必须是对传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以及正视传统的基础性和限制性。 在乡土重建中,费孝通先生还说:“在欧洲曾有过一次文艺复兴,为这现代文化开了一扇大门,我不敢否认世界文化史中可能再有一次文艺复兴。这一次文艺复兴也许将以人事科学为主题,中国和其他东方国家传统可能成为复兴的底子。”“若是我们还想骄傲于自己的历史地位,只有在这当前人类共同的课题上表现出我们

6、的贡献来。”从此处,我们可以看到,传统重述、文化重建已绝不仅局限于对自身旧有文化的“复兴”问题了,而是与世界文化尤其是与西方文化联系紧密。 总起来说,从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我们可以得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不只可以指引我们反思历史中的经验;也可以从现存的生活经验中去加以印证。对于处在社会变迁之中、着手改革工作的人们来说,改革须从传统中来,也遭受着传统的限制。但人们也无须悲观地对待传统,因为传统可经重述乃至重建,达到社会进步的目的。这些都是阅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可以得到的启示,也是该书对于当今时代的我们借以认识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改革和重建文化传统所必须重视的重要

7、价值。 (摘编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材料二: 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思想界兴起了关于乡村建设的各种思潮;在各家学说之中,社会学家费孝通独树一帜地提出了自己的乡土重建思想,即通过发展乡村工业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将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乡村“重建”为包含现代工业文明的工农相辅的“新农村”。这一思想的主旨在于将现代工业文明的因子引入传统乡村,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乡村的各种因素进行重组、整合,调动农民潜在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通过链式反应的乡村工业化之路,实现乡村的现代化转型,建立一个工业化的“新农村”。 费孝通大力提倡发展乡村工业,主要的着眼点就在于乡村工业对农民的增收作用。在他看来,农村中最缺

8、乏应用现代技术的生产事业,而各种生产事业中最容易有效的是工业,“乡村工业的转变并不是突然的,也不一定是彻底的。最重要的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一点是一点,愈多愈好,愈快愈好。有多少可用的机器就用多少,有多少可以引入的现代知识就引用去多少”。 费孝通的乡土重建思想既不是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简单模仿,也不是对自身传统的迷恋与回归,而是一种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乡村社会的巧妙“嫁接”。对费孝通乡村发展思想的研究,对于我们今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摘编自刘长亮等“新农村建设”与费孝通乡土重建思想)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对传统的认识之所以可以借以认识当

9、下,是因为传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当下性,我们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 B.改革离不开传统的基础,也必然遭受着传统的限制,这不仅是学者们提出的一种学术主张,也是我们都无法避免的事实。 C.传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也是我们看待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出发点,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传统,汲取传统的经验和价值。 D.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传统必然随之变迁,而且变迁方式多样,引起变迁的原因不一,所以重视传统就一定会关注变迁。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 A.传统可以经由重述乃至重建来达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既作用于自身旧有文化的“复兴”,也有益于建立起与世界文化的紧密联系。 B.对于学者在文化

10、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作者和费孝通的见解有所不同,作者据此对费孝通学术研究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委婉的批评意见。 C.费孝通的乡土重建思想不是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简单模仿,表现在他大力提倡发展乡村工业,主要着眼于乡村工业对农民的增收作用。 D.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是通过发展乡村工业,将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乡村“重建”为包含现代工业文明的工农相辅的“新农村”。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费孝通学术贡献的一项是 _ A.提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概念 B.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认同和模仿 C.指出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和合理的方向 D.开展传统的重述和文化的重建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你认为材料

11、一中费孝通的哪一观点和材料二关联最为紧密?并请简述理由。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蟋蟀葫芦水上勉三年前的冬天老舍先生曾光临舍下。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办事处打电话来说,正在访日的老舍先生想到我家来拜访,问我方便不方便。我说,请原谅,我对中国的情况一无所知,老舍先生我也不大熟悉,他的地位究竟相当于日本的哪一位作家呢?那个人告诉我,老舍先生在中国已是文坛泰斗了,地位相当于日本的志贺直哉。我那攥着听筒的手颤抖起来。我家很少有贵客临门,顿时紧张起来。 三天后,老舍先生偕同一位高个子、长脸的中年作家,带着一位女翻译到舍下来了。 我乍一看到老舍先生,吃了一惊。因为他给我的印象是那么质朴,像是个农村出

12、身的人。也许是旅途劳累的关系,他的脸色不大好。他在门口脱下淡褐色夹大衣,里面穿的西服不怎么讲究。略旧的深蓝色裤子不够笔挺,虽结着黑领带,衬衫的领口却随随便便,我总觉得先生的外貌有点儿像我那位在若狭去世的叔叔。我松了口气,紧张情绪顿时消失,就把先生迎入客厅。 老舍先生在沙发上坐下来,胳膊肘放在扶手上,弓着背,定睛看着我。大概那位女翻译已经向他介绍过我的情况,他眼睛里流露出和蔼可亲的神色,为突然造访而向我表示歉意。 说实在的,和老舍先生会面,我想向他请教一下蟋蟀葫芦的事。 先生默默地定睛看着我。我毕恭毕敬地问道:“老舍先生,我看到过一个据说是从中国的旧货铺买来的葫芦。似乎是养蟋蟀用的,让它们相斗来

13、解闷。中国是不是从前就有这样的习俗呢?” “有过的。”老舍先生通过翻译回答道,他的表情好像一瞬间略为严肃了。 “那么,今天民间还有这个习俗吗?” “不,那是过去的事。您见到的罐子,恐怕也有年头了吧?” “老舍先生,我生在日本的若狭这个地方,小时候养蜘蛛玩过。蜘蛛天生好斗,打得可欢啦,看着挺有趣儿蟋蟀也像蜘蛛那样好斗吗?” “好斗。中国的诸侯在近臣中设专人饲养蟋蟀,并且以斗蟋蟀取乐。” “用什么方式斗呢?” “铺上红毡子,从双方的罐里取出蟋蟀放在斗盆里让它们张牙对咬” 我恍然大悟。这很像在若狭斗斑蛛的玩法。我们不铺红毡子,惯常的做法是让蜘蛛在一根树枝子上爬,或是把两只蜘蛛放进新巢里,让它们斗。

14、“我真想弄到一只蟋蟀葫芦如今还能弄到手吗?” “您要是到中国来我估计是弄得到的。”老舍先生说,“喏,水上先生,您不想到中国来吗?” “离得太远啦我巴不得去可现在工作太紧张,没工夫。如果能弄到蟋蟀葫芦,我就想去。” “您一定得来我领您到旧货铺去。”老舍先生说罢,莞尔一笑。 我确实想要那只葫芦。我并不是为了斗蟋蟀才想要这个葫芦,而是想在里面养一对蟋蟀。蟋蟀两口子难道也会打架吗? “我替您张罗蟋蟀葫芦但是您到中国来的时候另外还有没有想要看看的东西呢?” “有的。要是有机会访问,我想去看看六祖慧能烧过饭的寺庙。”我回答说,“那个寺庙还在吧?” “指的是蕲州黄梅的东禅院吧?慧能大师也在宝林寺和大梵寺住过

15、。那些寺庙至今还在。您为什么对这样的寺庙感兴趣呢?”老舍先生问道。 我告诉翻译,我小时离开曾在那里跟蜘蛛玩过的村子,入禅寺当过和尚。 老舍先生笑容可掬,更加亲密地看着我。 我告诉那位女翻译,六祖大师写了一首名诗。这当儿,老舍先生静悄悄地把我的妻子端来的羊羹的衬纸抽出来,从衣兜里拿出钢笔,写道,“本来无一物。”紧接着,先生用一连串汉字把慧能的偈文一字不差地默写下来,我看了,大吃一惊。跟我当小徒弟时学过的一模一样。我这才意识到老舍先生的祖国和我们日本是同文的国家,感动不已。 “先生,”我说,“等我能稍微腾下手来,能不能到中国拜访您呢?” “来吧我恭候您。”先生和蔼可亲地笑着说。 “您年纪大了,参拜寺庙,不敢劳您的驾,请您给我找一位向导,领我到东禅寺去。” “我给您当向导。”先生说。 我发现先生的脸上逐渐红润起来了。 老舍先生在我家的客厅里坐了一个来钟头。先生走到院门,两次彬彬有礼地点头致意,通过翻译对我说:“请您到东禅院来。我恭候您” 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老舍先生。 最近,报纸杂志上风传老舍先生逝世了,这是难以置信的事,说不定我永远也见不到老舍先生了。 有一天夜里,我梦见了老舍先生。这是一场捕风捉影的怪梦,情景是这样的: 身穿深蓝色西服,拄着手杖的老舍先生走在前面,我抱着蟋蟀葫芦跟在后边。 “水上先生,咱们到东禅院去。禅师住过的僧房还在哩咱们快点儿走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