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年级数学二位数乘二位数教案新部编本

灯火****1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2.85KB
约23页
文档ID:185245612
三年级数学二位数乘二位数教案新部编本_第1页
1/23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 20学年度第一学期]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任教老师: xx市实验学校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三年级数学二位数乘二位数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材编排特点及重难点:1.人教版教材乘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四个学期进行,具体编排如下表:学期内 容二年级上学期表内乘法三年级上学期多位数乘一位数三年级下学期两位数乘两位数四年级上学期三位数乘两位数2.人教版教材乘法的教学内容与原省编教材的编排对比:(涂阴影处表示原省编教材与人教版的不同处)⑴口算①例1教学"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30 X 20"和"300X30",原省编教材放在第六册例8②例1的"做一做"让学生利用迁移解决"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 "的口算"12 X 30"(人教版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12X3"在三年级上册解决了)原省编教材也在此处解决,例 3、 4 及做一做中③对口算的整体要求不变,但按难易程度重新调整,加强学生的探索性人教版将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15 X 3""150 X 3"的类型后移至四年级上册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

原省编教材是在六册例 1、 2 解决的⑵笔算①人教版根据课标安排,将 "三位数乘两位数"后移至四年级上册相应内 容都后移如 " 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 ""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 都移至四年级上册②关于估算原省编教材是在第六册教学了 "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后才安排估算的内容在人教版中,把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从 100 内的加减法就开始学习估算,加强了估算的教学,具有较强的课程超前意识3.本单元编排特点: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加强了 " 算用结合 " 的教学本单元的最大特点就是感性抽取出理性、理性运用于情景 A.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 B.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如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等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算用结合 " 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2)加强 " 估算与算法多样化 " 的教学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教版教材很有超前预见性,从 100 内的加减法就开始学习估算同时估算也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不仅在口算乘法中专门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还在笔算乘法中展示了估算方法,切实体现了 " 加强估算 "" 提倡算法多样化 "的改革理念本单元的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本单元的难点:难点一,进位问题;难点二,因数末尾有 0 的乘法三、教学目标:1. 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2. 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4.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四、课时划分(共 8 课时):第一课时:例 1 、做一做、练习十四第 1、 2、 3 题 [P58 、 60]第二课时:例 2、做一做、练习十四第 7、 8、 9 题 [P59 、 61、 62]第三课时:练习十四第 4、 5、 6、 10、 11、 12 题 [P60 、 61、 62]第四课时:例 1 、做一做 [P63] 第五课时:练习十五第 1--4 题第六课时:例 2 、做一做、练习十六第第七课时:练习十六第 3--8 题第八课时:整理和复习、练习十七第五、教学建议:1.让学生通过 " 用 " 整理出 " 算"[P64]1、 2题 [P65 、 66][P66 、 67]1--4 题 [P68 、 69]教材为学生学习计算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景。

例如,口算内容中邮递员送信、送报纸的情景、笔算内容中妈妈买书的情景 教学时,我们要充分 "用"这些感性素材,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不唐突进而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探讨出切实可行的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为什么要这样 "算" ?2.让学生主动 "探"整理出 "法"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乘法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具体问题情境,同时也设计了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新的计算方法教学时,要留有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尝试、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和笔算方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计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经历乘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而且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获得成功的体验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加强学生 "估" ,鼓励算法 "多" 。

不说估算是《标准》的要求,其实也是我们现实的要求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有意识、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估算检查计算结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习估算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需要鼓励算法多样化,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优势,重视口算、笔算的方法多样和估算技能的形成4.处理好三 "算"促 "共长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处理好口算、估算、笔算三者之间的关系一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如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估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重要的计算技能口算和估算活动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口算的技能形成促进估算的有效达成;笔算技能形成又促进口算的巩固和深化,从而达到三 " 算"共同提高二是三算各有其适用场合和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判断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知道什么时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候这样,可以培养学生 " 能为解决问题而先选择适当的算法 " 的能力5.重视 " 基础 " 保证 "量"虽说这部分内容有了很多的前沿基础,教学的迁移空间也更大了但迁移归迁移,必要的计算能力还是需要的,因为这部分内容是为以后学习除法做准备的,如果基础不打好,后面就会出问题,虽然现在提倡复杂的计算可以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但必要的训练还是需要的。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例 1、做一做、练习十四第 1、 2、 3题 [P58 、 60]教材分析及重难点:例 1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1.教材为我们呈现了一幅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境图,这个情景图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把乘法口算的教学置入这样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理解乘法列式的意义显得非常自然2.图下面先出现解决 " 邮递员工作 10 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 工作 30 天,要送多 少份报纸? " 的实际问题,并显示出学生自主探讨的计算方法:A. 300X 10=3000B. 300X 30= 的计算方法:因为 300X3=900 所以 300X30= 9000接着,提出 " 要送多少封信? " 的问题,让学生依照自己的原知展开新知识教学的探讨3.对于口算方法的探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 怎样算 " ,再分组交流讨论然后,向全班展示本组的口算方法对学生想出的口算方法及时给予鼓励,增强学生探索的信心4.教师要把准二层次的教学:一是教学乘以 10 的;二是教学乘以是 10 的倍数的整十数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管算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简便方法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问题和观察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1. 听算:20X5 30 X 6 4 X70100 X5 3 X2003X200 500 X31000 X6 23 X212 X37X 11 5 X60 50 X4 22 X3 15 X3[ 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2.出示准备题(幻灯逐题出示):(1) 10个1是[],怎样列式?(板书)1X10= [10](2) 10个2是[],怎样列式?(板书)2X10= [10](3) 10 个 3 是 [ ] ,怎样列式?(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能否用这些知识做铺垫 , 来学习新 知识呢?板书:口算乘法二、情境引题: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今天给小朋友们寄来了一封特殊的信这封信的内容就是在书 58 页上是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 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2.小组讨论交流三、合作探究:1.教学例 1 左边题2.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什么问题?3.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 )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2 ) 怎么解决?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第一个问题算式 300X 10( 3 )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4 )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5 )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a. 300X10 因为 10 个 100 是 1000,所以 10 个 300 是 3000,则 300X 10=3000(份)b. 300X10 先算3X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个0所以 300X 10=3000 (份)C. 300X10 300 X5X2…… (6)单项练习:75X 10 38 X10 26 X 10 45 X 10 50 X 1063X 10 72 X10 55 X 10 18 X 10 68 X 10( 7 )讨论:每一小题的积与被乘数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得出: 10 乘一个数(零除外),只要在这个数末尾加一个 04.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 2 个问题问题B:邮递员叔叔工作 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学生独立解答A. 300X30表示什么?B. 你怎么口算?(2)汇报口算方法:A.3X3X 1000; B.300X 10X3……( 3 ) 小组讨论:比较两种方法,寻找较简便的口算方法5.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并把课题写完整。

两个因数末尾都有 0 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 0 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