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2日江苏扬州市纪委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附答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185227441 上传时间:2021-07-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6月22日江苏扬州市纪委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6月22日江苏扬州市纪委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6月22日江苏扬州市纪委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6月22日江苏扬州市纪委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6月22日江苏扬州市纪委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6月22日江苏扬州市纪委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附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6月22日江苏扬州市纪委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第一题:选择题(25 分) 25 题,每道题 1 分。考查内容包括:指示型文字、减税降费、绿色食品、道德、亚洲共同体、国家主席等。类似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 题目举例: 中国这个称呼第一次是在哪个时期提出? 参考解析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第二题:材料分析题(15 分)一个企业家讲的成功经验:企业发展要认识尊重企业发展规律,同时要打破 企业发展规律,不断发展,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2、。 参考答案 这位企业家讲的话 映的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必然要遇到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的关系。客观规律性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 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指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是指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在遵循并改造事物的过程中,要想达到预期的结果,必须处理好二者的 关系,即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们只有尊重规律,才能更好地发

3、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成语,揠苗助长讲的就是这 个道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说到底是人与物斗争的哲学。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就是 一种表现。客观规律性是物对人的结束,主观能动性是人对物的突破。从经济学角度举个例子:企业发展要遵循经济规律,比如说价值规律,这就是所谓的客观 规律性。而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就在于在遵守价值规律的前提下更加住重管理,效率,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这些都需要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事实上只能充分认识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能动性。如果随意发挥则要么碰壁,要么受到规律的惩罚。这就是客观规律

4、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人的意识活动都要受规律的支配,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与否,它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 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突破自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三题:写作题(60 分)问题 1:关于治理庸政懒政怠政,不作为不担当,写一篇策论文。(500 字)参考范文(494 字)三举措力戒庸政懒政怠政“身在岗位不作为,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那么,如何整治为官 不为、懒政怠政,让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呢?我认为,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政治信念。“

5、人不学要落后,刀不磨要生锈。”要坚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先进思想武装自己头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服务观,始终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作风 不好,关键看领导;组织强不强,关键在领头羊。”由于党员干部身居要职,手握重权,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个人形象,更是代表着党委和政府的形象,倍受社会关注。因此, 党员干部应认真履行职责,增强服务意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千方百计为号众排忧解难。 加强监督检查,严肃纪律问责。“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

6、官位要缚心”。严以律己,是摆在所有党 干部面前的一道永恒课题,值得时时警醒。要加强对党 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对违法违纪人员必须严肃问责。强化预防措施,密织纪律“防护网”,发挥惩处震慑作用,用制度匡正党员干部行为。 问题 2:一段材料关于干部成长,注重基层经验,选拔干部也更注重有基层工作经验的,根据材料写一篇议论文,可以结合自己的感悟。(800 字)参考范文 1(799 字)让基层成为年轻干部的“练兵场” 十九大报告提出,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为年轻干部成长明确了方向、指明了路径。可如今,年轻干部几乎是“

7、三门干部”,从 家门到校门,毕业后到机关门,脚不沾黄泥,头不顶烈日,怎么可能了解基层百姓的心声呢?我认为:要把年轻干部多放在热锅上烤一烤。在干部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结构,也要重视完善其心理结构;不仅要营造良好干事氛围,也要将其放到复杂环境中锻炼。引导年轻干部到真正能锻炼人的岗位去,为其创造独挡一面的人事环境和宽松的舆论环境,在原则范围内,允许年轻干部不断试错,多把年轻干部放在热锅上烤一烤,才能实现年轻干部的茁壮成才。要把挂职锻炼放在太阳下烤一烤。干部到基层一线去,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挂 职锻炼,分别有上挂、下挂、外挂、特挂、参与重点工作等形式进行,意在提升年轻干部综合素质,但是也存在挂职干部

8、多头选派、工作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大, 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挂职干部过于集中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应集中调训优秀年轻干部,通过竞职演讲、座谈交流、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式,反复比选、综 合择优;另一方面必须从严跟踪管理,定期督查到岗情况,定期听取工作汇报,防止出现两头不管的“管理真空”。 要把培养选拔放在聚光灯下烤一烤。中央正式下发的2010-2020 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已经确定,到 2020 年,没有基层任职经验的领导干部原 则上不能再提拔了。基层工作经历将成为仕途晋升的优先条件。所以,组织部门必须审核把关,确保急需培养的干部不错过机会,优化年轻干部实践锻炼,为经 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年

9、轻有为的好干部。“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引导更多年轻干部到精准扶贫、信访维 稳等一线岗位“摔打磨炼”,到基层“练兵场”磨炼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功”,才能培养年轻干部厚重的品质,才能让其在未来发展中走得更稳更远。 参考范文 2(756 字)基层干部要真正“下基层”常听有人说:“干部下沉到基层,才能听到真话;感知百姓冷与暖,方能了 解实情。”基层干部工作是号众工作的第一线,天天都在“下基层”,但是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下基层 呢?天天在一线是不是就是“下基层”呢?当然不是, 真正的“下基层”应该是:下到底、帮到位、长坚持,真正做到基层干部丢掉“官气”沾“土气”。 基层干部“下基层”,要下到底。现

10、场办公下基层,积极完善社区制度,领导干部带头下基层,检查工作、部署任务,做到现场解决、现场协调、现场解难。 调查研究下基层,积极崔进干部驻村、驻项目研究,同基层号众一起找问题、想对策。信访接待下基层,积极完善基层信访制度,对矛盾比较集中、问题比较复 杂的地方重点关注。政策宣传下基层,广泛开展下乡进村活动,宣传惠民政策。 基层干部“下基层”,要帮到位。基层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想搞好基层建设,就要基层干部“下基层”,了解要帮人民号众做什么、谁去帮、怎么帮。针对农业建设问题,基层干部要努力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学在人民的前头、帮到 位。针对基层人民的各种矛盾,积极走访,认真调节,及时掌握号众诉求,集中解决困难问题。针对经济发展问题,要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领导人民走上富裕之路,真正的做到“下基层”,帮到位。基层干部“下基层”,要长坚持。基层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不可 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基层干部长坚持。基层干部下基层的难也就在这里。基层干部要做好扎根基层的心理准备,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信念,努力为基层建设添砖添瓦。总之,基层干部“下基层”,就是要做到下到底、帮到位、长坚持,通过把矛盾化解在一线、把思路理清在一线、把政策落实在一线、把问题解决在一线、 把发展推动在一线、把情感交融在一线,真正做到解民心、解民忧。促进惠民政策落实,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网络工程师认证 > 思科认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