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常用30项主要指标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科目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将外购的不符合抵扣标准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申报抵扣,结合“营业外支出”、“待处理财产损溢”等科目的变化,判断是否将存货损失转出进项税额;结合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分析运费、农产品等变化情况,判读是否虚假抵扣进项税额问题六、预收账款占销售收入20%以上1、计算公式:评估期预收账款余额/评估期全部销售收入2、问题指向:预收账款比例偏大,可能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行为3、预警:20%检查重点:检查重点纳税人合同是否真实、款项是否真实入账深入了解企业的行业规律判断其是否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的情况七、纳税人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税额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销售额变动率/应纳税额变动率;销售额变动率=(本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应纳税额变动率=(本期应纳税额-上期应纳税额)/上期应纳税额2、问题指向: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实现销售收入而不计提销项税额或扩大抵扣范围而多抵进项的问题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若弹性系数>1且二者都为正数行业内纳税人可能存在本企业将自产产品或外购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在建工程等,不计收入或未做进项税额转出等问题;当弹性系数<1且二者都为负数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弹性系数小于1,二者都为正时,无问题;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当弹性系数为负数,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后者为正前者为负时,无问题。
3、预警值:1检查重点:检查企业的主要经营范围,查看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经营方式以及征管范围界定情况,以及是否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税货物;查阅仓库货物收发登记簿,了解材料购进、货物入库、发出数量及库存数量,并于申报情况进行比对八、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率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收入成本率-全市行业收入成本率)/全市行业收入成本率;收入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一般而言,企业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主营业务成本都会呈现增长的趋势,所以成本变动率一般为正值如果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预警值:工业企业-20%——20%,商业企业-10%——10%2、问题指向: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率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应判断为异常,需查明纳税人有无多转成本或虚增成本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原材料的价格是否上涨,企业是否有新增设备、或设备出现重大变故以致影响产量等检查企业原材料结转方法是否发生改变,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将在建工程成本挤入生产成本等问题九、进项税额变动率高于销项税额变动率1、计算公式:指标值=(进项税额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销项税额变动率;进项税额变动率额=(本期进项-上期进项)/上期进项;销项税额变动率=(本期销项-上期销项)/上期销项。
2、问题指向:纳税人进项税额变动率高于销项税额变动率,纳税人可能存在少计收入或虚抵进项税额,应重点核查纳税人购销业务是否真实,是否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已满的纳税人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业务是否真实,是否存在销售已实现,而收入却长期挂在“预收账款”、“应收帐款”科目是否存在虚假申报抵扣进项税问题结合进项税额控制额的指标进行分析,控制额超过预警值,而销售与基期比较没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实地查看其库存,如果库存已没有,说明企业有销售未入账情况,如果有库存,检查有无将购进的不符合抵扣标准的固定资产、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进行虚假申报抵扣的情况十、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全市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全市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100;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本期期间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收入2、问题指向: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应判断为异常,需要查明纳税人有无多提、多摊相关费用,有无将资本性支出一次性在当期列支3、预警值:检查重点:检查“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等科目的期初期末数进行分析如“应付账款”其他应付账款”出现红字和“预收账款”期末大幅度增长等情况,应判断可能存在少计收入,对这些科目的详细业务内容进行询问;对企业销售时间及开具发票的时间进行确认,并要求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
十一、纳税人存货周转率与销售收入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存货周转变动率/÷销售收入变动率;存货周转变动率=本期存货周转率÷上期存货周转率-1;销售收入变动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1;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平均余额=(存货期初数+存货期末数)÷22、问题指向: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1)当弹性系数大于1,且两者相差较大,两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少报或瞒报收入问题;二者都为负时,无问题2)弹性系数小于1,二者都为正时,无问题;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3)当弹性系数为负数,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后者为正前者为负时,无问题3、预警值:1检查重点:指标分析: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比率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对存货的分析存货流动性的分析一般通过存货周转率来进行十二、纳税人收入利润率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纳税人收入利润率-全市平均收入利润率)/全市平均收入利润率收入利润率=本期营业利润/本期主营业务收入2、问题指向:收入利润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应判断为异常,需要查明纳税人有无少列收入、多列支出;收入利润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也应判断为异常,需要查明纳税人是否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有无利用免税企业转移利润。
检查重点:同“成本”、“费用”指标十三、纳税人销售毛利率变动率与税负率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毛利率变动率/税负变动率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毛利率变动率=(本期毛利率-基期毛利率)/基期毛利率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基期税负)/基期税负2、问题指向: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实现销售收入而不计提销项税额或扩大抵扣范围而多抵进项的问题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若弹性系数>1且二者都为正数行业内纳税人可能存在本企业将自产产品或外购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在建工程等,不计收入或未做进项税额转出等问题;当弹性系数<1且二者都为负数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弹性系数小于1,二者都为正时,无问题3、预警值:1检查重点:了解企业两者相互矛盾的原因;了解企业收入变化情况针对收入疑点,应实地核实原材料、半成品、包装物等购进、验收、入库、领用、周转等收发货登记相关记录十四、所得税申报收入与流转税申报收入差异1、计算公式:指标值=流转税申报收入-所得税申报收入2、问题指向:所得税申报收入小于流转税申报收入,可能存在收入未申报等问题十五、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占比1、计算公式: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占当期进项税额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可能存在取得虚开、虚假或不合规定的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税额及虚列费用的问题3、预警:对纳税人取得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占当期进项税额比例过高或月单笔抵扣进项超过20万元(含)情况进行监控检查重点:实地核实纳税人生产能力、库存商品的情况,核实其的收购业务进行核实,是否存在人为调节进项的情况,检查投售人、款项支付等情况的真实性十六、企业期末应收账款变动率与销售收入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1、计算公式:期末应收账款变动率=(本期应收账款期末值-上期应收账款期末值)/上期应收账款期末值销售收入变动率=(本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指标值=期末应收账款变动率/销售收入变动率2、问题指向: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1)当弹性系数大于1,两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实现销售收入而不计提销项税额或扩大抵扣范围多抵进项税金的问题;二者都为负时,无问题2)弹性系数小于1,二者都为正时,无问题;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3)当弹性系数为负数,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后者为正前者为负时,无问题3、预警值:1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库存商品”、“产成品”、“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详细了解业务内容,并提供相应的合同等举证资料;实地检查库存等。
十七、运费发票抵扣进项占比1、计算公式:运费发票抵扣进项占当期进项税额比例2、问题指向:纳税人可能存在取得虚开、虚假或不合规定的运费发票抵扣进项税额及虚列费用的问题3、预警:对纳税人取得运费发票抵扣进项占当期进项税额比例10%或月单笔抵扣进项超过20万元(含)情况进行监控检查重点:实地核实纳税人生产能力、库存商品的情况,核实购进业务的核实性,对运费发票的历程、单价、行询问并判断其合理性,检查支付款项十八、消费税申报收入与增值税申报收入差异1、计算公式:指标值=增值税申报收入- 税申报收入,可能存在增值税收入未申报缴纳消费税等问题十九、企业期末预收账款变动率与销售收入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1、计算公式:期末预收账款变动率=(本期预收账款期末值-上期预收账款期末值)/上期预收账款期末值销售收入变动率=(本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指标值=期末预收账款变动率/销售收入变动率2、问题指向: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1)当弹性系数大于1,两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实现销售收入而不计提销项税额或扩大抵扣范围多抵进项税金的问题;二者都为负时,无问题2)弹性系数小于1,二者都为正时,无问题;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
3)当弹性系数为负数,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后者为正前者为负时,无问题3、预警值:1检查重点:检查“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等科目的期初、期末数,要求纳税人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应的资料实地检查企业的存货是否真实二十、纳税人期间费用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1、计算公式:指标值=纳税人期间费用变动率/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纳税人期间费用变动率=(本期期间费用期末值-上期期间费用期末值)/上期应收账款期末值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2、问题指向: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1)当弹性系数大于1,且两者相差较大,两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少报或瞒报收入以及多列成本费用等问题;二者都为负时,无问题2)弹性系数小于1,二者都为正时,无问题;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3、预警值:1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对业务招待费、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等进行测算,是否超过扣除比例;是否存在将外购存货应于非应税项目二十一、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1、计算公式: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利润-上期主营业务利润)/上期主营业务利润指标值=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2、问题指向: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1)当弹性系数大于1,且两者相差较大,两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少报或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