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发展规划(2020-2035年)(文本).pdf

木92****502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736.28KB
约80页
文档ID:120710182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发展规划(2020-2035年)(文本).pdf_第1页
1/80

附件 1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 行 区 发展规划 2020 2035 年 文本 2019 年 12 月 i 目录 前 言 1 第 一章总体要求 2 第 一节发展基础 2 第 二节指导思想 3 第三节基本原则 3 第四节战略 定位 4 第五节发展 目标 7 第 二章加强 黄河 生态环境保护 10 第 一节加强 黄河 生态保护 10 第 二节构建蓝绿 生态系统 11 第三节突出 生态底线管控 12 第四节开展环境综合治理 13 第三章推进沿 黄资源节约集约利 用 16 第 一节合理 利 用 土地资源 16 第 二节节约集约利 用 水资源 17 第四章保障 黄河 长治久安 20 第 一节加强 黄河河道安全管理 20 第 二节建 立 黄河沿岸城市安全体系 21 第五章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25 第 一节优化城乡空间结构 25 第 二节集约发展城市组团 25 第三节加快发展特 色 小 城 镇 27 第四节全 面建设美丽乡村 27 第五节促进河城融合布局 29 ii 第六节提 高产城融合 水平 30 第六章培育绿 色现代产业体系 32 第 一节加快壮 大新智造 32 第 二节超前布局新科技 35 第三节着 力 培育新服务 37 第四节快速激发新消费 39 第五节改造提升旧动能 40 第六节提 高产业绿 色化发展 水平 42 第七章创造开放创新发展环境 43 第 一节创新驱动激发增 长潜 力 43 第 二节先 行 先试释放改 革红利 45 第三节开放合作汇聚发展合 力 47 第 八章塑造 黄河沿岸营城典范 50 第 一节建设智慧城市 50 第 二节建设绿 色城市 51 第三节弘扬 黄河 文化 52 第四节塑造城市 风貌 54 第五节完善公共服务 55 第六节营造未来社区 57 第九章构建绿 色便 捷交通体系 60 第 一节完善区域交通 网络 60 第 二节构建便 捷交通体系 61 第三节创新绿 色智慧交通 63 第 十章建设绿 色智慧市政设施 65 第 一节优质安全的供 水 工程 65 iii 第 二节分散循环的 雨污 水处理 及再利 用 工程 65 第三节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系统 66 第四节循环再 生的环卫 工程 67 第五节国际领先的通信系统 68 第六节因地制宜的综合管廊 68 第七节 生态 自然的海 绵系统 69 第 八节 高效集约的地下空间 69 第 十 一章实施保障 71 第 一节打造 人才智 力 体系 71 第 二节完善政策 支持体系 73 第三节加强组织实施 75 1 前 言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党中央 国务院的重 大决策部署 是省 委 省政府的重 大战略 安排 是济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大机遇 重 大责任 2018 年 1 月国务院批复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 区建设总体 方案 要求济南 高 水平规划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 行 区 以下简称 先 行 区 为全 面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 根据 中 华 人 民共和国 土地管理 法 中华 人 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山东 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 方案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 重 大 工程实施规划 中共 山东省委 山东省 人 民政府关于推进 新旧动能转换重 大 工程的实施意 见 等法律 文件 编制本规划 先 行 区南起 小清河 北 至徒骇河 西起 玉符河 东 至临港街 道东边界 涉及天桥区 济阳区 槐荫区 历城区 章丘区 5区 21个街道 总 面积 1030 平 方公 里 其中 黄河以北 733 平 方公 里 为重点控制区 本规划是指导先 行 区今后 一个时期新旧动能转换和城乡规 划建设管理 的纲领性 文件 是编制相关规划和制定有关政策措施 的重要依据 规划期限 至 2035 年 远景展望到 2050 年 莱芜区 钢城区作为先 行 区的拓 展区 另 行 制定发展规划 第 一章总体要求 第 一节发展基础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先 行 区横跨 黄河两岸 处于联通南北 的 2 战略 位置 是环渤海 经济区和京沪经济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 是 山东半岛与华东 华北 和中 西部地区联系的重要 门户 在承接产 业转移和发展壮 大总部经济 智慧物流 现代商贸等 方 面优势突 出 新动能孕育环境良好 济南科教资源富集 人 力 资源雄厚 是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拥有普通 高等院校 46 所 在校 大学 生 72万 高新技术企业 751 家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 心和各类企业研 发机构 818 家 可配置科教资源潜 力 大 先 行 区 自然 风光优美 文化底蕴深厚 土地资源丰富 发展空间 广阔 新经济加快集聚 建成新材料 产业园 临空经济区 济北 经 济开发区 槐荫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和 齐鲁科技城 济北 智造 城等 一批创新创业平台 形成装备制造 现代物流 食品饮料 文化旅游四 大特 色优势产业 以新技术 新产业 新业态 新模 式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加快集聚 发展潜 力 巨 大 基础设施 日趋完善 齐鲁 大桥 济南 黄河 大桥改造 凤凰 大 桥 济泺路 穿 黄隧道积极推进 济南国际机场 二期改扩建全 面启 动 外电 入鲁 工程建成投运 西 气东输 中俄东线南北 贯穿 信 息 网络设施全域覆盖 医教 文体等 生活服务设施加快布局 为先 行 区建设发展提供了 强 力 支撑 第 二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 入贯彻党 3 的 十九 大和 十九届 二中 三中 四中全会精神 认真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视察 山东重要讲话 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统筹推进 五位 一 体 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 四个全 面 战略 布局 坚持以 人 民为中 心 的发展思想 坚持新发展理 念 坚持推动 高质量 发展 坚持世界 眼光 国际标准 山东优势 泉城特 色 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 着 力 发展新兴产业 着 力 促进融合发展 着 力 在创新 智慧 绿 色 改 革开放等 方 面先 行 先试 打造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 区的样板 全国重要的科技产业创新基地 国际 一流的现代绿 色 智慧新城 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积累经验 探索路 径 作出贡献 第三节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 高质发展 深 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激发发展新 动 力 拓 展新空间 加快培育创新主体 集聚创新资源 打造创 新平台 优化创新环境 实现以旧变新 以新换旧 推动 高质量 发展 生态优先 携河发展 贯彻 绿 水 青 山就是 金 山银 山 的理 念 以 黄河 湿地 森林 为特 色 构建蓝绿交织 水城共融的 生态 新城 使 黄河成为联系南北 两岸的 生态纽带 实现济南携河发展 产业为本 引领发展 以 四新四化 为主攻 方向 聚焦新智 造 新科技 新服务 新消费 加快培育壮 大新动能 改造提升 旧动能 以产注能 弯道超 车 培育 一批具有核 心竞争 力 的产业 集群 引领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 大 工程实施 4 产城融合 协调发展 走以产兴城 以城促产 产城融合 城乡 一体的发展道路 科学布局产业发展功能区 以产业发展带 动 人 口集聚 合理 确定城镇发展规模 加快推进 多规合 一 实 现 一张蓝图 干到底 开放合作 共赢发展 以 一带 一路 统领对外开放 构建开 放型经济新体制 打造 高 水平开放平台 营造国际 一流营商环境 加快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 粤港澳 大 湾区 长江经济带 雄安新区等国家重 大战略 实现协同发展 第四节战略 定位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样板 肩负引领全省新旧动 能转换的重 大历史使命 充分把握先 行 先试的重要机遇 着 力 打 造 新智造 新科技 新服务 新消费 四 大产业 生态体系 壮 大新智造 抓住交通装备制造 信息技术 医药制造三 大 优势产业的新兴领域 通过禀赋促新 格局拓 新 前沿探新 弯 道超 车 实现产业整体升级 实现智能制造领域从 自动化 一体 化到智能化的创新升级 突破新科技 顺应跨界融合的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大趋势 通 过注 入前沿的技术创新元素 变道换向 拓 展全新产业领域 重点 突破氢能源 石墨 烯等产业领域 培育新服务 在智慧物流 产业 金 融 科技服务 创意设计 四 方 面重点布局 满 足未来实体产业发展对新型 生产服务业的 5 需求 激发新消费 通过新 民 生和新商旅 文双轮驱动 引领消费升 级和创造美好 生活 创新智慧体验农业 激活 齐鲁 文化资源 优 化医养健康教育服务 全国重要的科技产业创新基地 聚集企业总部 综合 高校 科研机构等创新 龙头 力 量 提供 文化服务 科技服务 公共服务 等服务 支撑 构建产业 金 融 科技 金 融创新平台 营造良好创新 生态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 加速科技成果转换 加快培育科技产 业创新主体 加快建 立创新 人才队伍 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 策源地 高端 高新产业聚集地 打造创新平台 突出关键技术 引领技术 颠覆性技术创新 积极融 入全国创新 网络 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承担和参与国家重 大科技项 目 积极引 入国家 大科学装置落户先 行 区 支持各类机 构建设创客实验室 创客空间 孵化器 等载体 强化企业创新 鼓励企业 自主 立项先 行 投 入开展研发活动 推动企业与 高校 科研机构以共设研发实体 联合开展技术攻关 等形式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 支持 大型 骨 干企业规划建设制造业 创新中 心 推动 大中 小微企业联合创新 产业链协同创新 加速成果转化 打造技术创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构建资源 开放共享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 加强与国家技术转移平台的合作 开展重点产业专利 导航试点 培育引进 一批国际化知识产权运营 机构 开展科技与 金 融结合试点 为创业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提 6 供全 方位 全周期 金 融服务 营造创新 生态 倡导科学精神 企业家精神 工匠精神和创 新精神 形成 人 人参与创新 支持创新 推动创新的局 面 加强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宣传引导 工作 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 改 革试 点 形成知识产权创造 运 用 保护全链条 实 行 更 加严格的知 识产权保护法规制度 国际 一流的现代绿 色智慧新城 坚持国际标准 坚持产城河 融合发展 合理 确定城市规模 科学布局城市功能 保护完善 生 态景观 探索应 用智能技术 实现城市建设与 生态环境有机融合 建设现代 绿 色和智慧三 足鼎 立的新城样板 打造集约紧凑 低 碳环保 创新智慧的营城典范 现代新城 重点聚焦于发展三产服务业 力 争服务业占 比达 到 65 积极发展 金 融 科研及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 提 高先 行 区城镇化 水平和信息化指数 全 面融 入 一带 一路 发展 建设 区域特 色国际贸易 中 心 打造国际合作示范区 全 面提升先 行 区 现代化和国际化 水平 绿 色新城 构建绿 色能源 建筑 交通系统 全 面推动产业 节能 倡导绿 色新 生活 形成绿 色 生产 方式 生活 方式和消费模 式 实施 大 气污染防治 行 动计划 完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和垃圾 分类处理 系统 加强城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利 用和 无害化处置 建 设绿 色 生态 低碳环保的新城样板 智慧新城 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 同步建设 7 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孪 生城市 超前谋划智能基础设施 搭建城 市信息化管理 平台 构建智慧交通体系和智慧物流 支撑系统 先 行 先试智慧物流交通技术 实现平安出 行 智慧出 行 提升城市 智慧治理 水平 建设动能转换 产业创新 智能化管理 的智慧新 城 第五节发展 目标 遵循城市和产业发展规律 按照 基础设施先 行 生态环境先 行 产业导 入先 行 产城河三位 一体 的原则 蹄疾步稳 分步实 施 有序推进 到 2022 年 齐鲁 大桥 济南 黄河 大桥改造 凤凰 大桥 济泺 路 穿 黄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大桥引爆区 崔寨国际博 览城 黄河公园示范段初具规模 改 革创新 产业导 入 城市建 设取得明显突破 初步形成新动能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 新经济 占 比达到 50 战略 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20 现 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 比重达到 65 到 2028 年 对外 骨 干路 网基本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