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村地区增压供水研究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8.48KB
约5页
文档ID:217807737
农村地区增压供水研究_第1页
1/5

农村地区增压供水研究 秦雪摘 要:农村地区相对城市多具有地势起伏较多、供水设施相对落后、水质卫生状况参差不齐的特点,根据其地理特点与供水条件积极采取增压供水措施十分必要而管网叠压供水技术作为一种对复杂地形适应性较好、安装相对方便,且具备良好增压性能的供水方式,适合应用于农村地区增压供水工程本文将对此技术在农村地区增压供水中的应用策略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农村地区;增压供水;管网叠压供水随着城乡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原有供水基础设施已经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需要,供水网管输水能力的发展已经明显滞后于农村地区用水量的发展,在此背景下,选用合理的增压供水方式,是解决管网建设滞后性问题,以及提升农村地区供水质量的必然选择一、农村地区供水条件现状目前,农村地区的主要供水方式为:水厂将水加压,再通过输水管道输送到农村中的各个取水点以及农户家中,当遇到地形起伏较大时,水厂很难将水直接输送到取水点和农户家中,因此许多农村选择在水厂压力末端修建增压泵房,通过二次加压的方式将水输送到地势更高的地区但长期以来,这种供水方式体现出许多弊病,主要体现在:1)卫生问题此种供水方式需要修建蓄水池,因此水需要与空气接触,空气中的污染物、细菌、微生物等落入水中容易造成水质污染,进而影响用水安全;2)高能耗。

二次加压过程需要消耗电能,且水厂网管的余压无法应用于二次加压,因此此种供水方式的整体能耗相对较高;3)成本高二次加压由于不能利用水廠网管余压,因此需要从零加压,这使得设备选型较大,长时间运行下电能消耗较大,因此运行成本较高;4)初期投入高且建设周期长修建蓄水池,安装设备等,需要较大的施工周期和土建成本,除此之外,蓄水池、加压泵站的设施、设备维护也相对复杂,管理成本亦较高二、管网叠压供水对农村地区的适用性管网叠压供水泵站包含了稳流补偿器、倒流防止器、真空抑制器、变频泵控制柜等组件,其性能优势及对农村地区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占地面积相对于传统的二次加压系统较小,因此土建投入大大降低;2)施工周期通常仅需要10天左右,而传统的蓄水池+二次增压供水泵站则需要至少40天的施工时间;3)可利用市政管网的余压,因此能耗低且运行成本较低;4)系统采用全密闭设计,可有效避免二次污染,保障了水质安全;5)可实现相对稳定的供水,对地势起伏较大丘陵地区、用水规模较小、用水量波动较大且取水点和农户分布较为零散的偏远农村亦十分适用三、管网叠压供水实施策略1.系统构成管网叠压供水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在以上系统中:控制系统采用微机变频控制柜与远程综合控制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微机变频控制柜主要通过读取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数据来实现变频控制;倒流防止器可避免后断水倒流引发的回流污染;稳流罐与市政供水管网连接,其作为密闭承压容器,可起到蓄水与稳定水流的作用;真空抑制器的作用为稳定系统内压力,当实际用水量相对管网给水流量较大时,真空抑制器和稳流补偿器中的检测装置采集稳流补偿器内的真空度及水位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微机变频控制器,再根据微机变频控制器来控制真空抑制器的开启,将稳流补偿器中的能量进行释放,以平衡整个系统的内压力,避免负压产生,进而避免供水中断。

2.设备选型与注意事项农村地区通常日不均匀系数和是不均匀系数都最存在明显的高值,其水量计算应符合农村实际尤其是节假日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时用水量较大,开发乡村旅游项目的地区节假日因接待游客用水量激增)一般来说,综合考虑农村用水规律,可考虑2台相同变频主泵+1台小流量辅泵并联供水,夜间气压罐供水的组合方式控制系统应根据控制水泵运行状态来调节供水流量,用水高峰时供水流量应较大,此时采用水泵供水,用水较少的时段可通过气压罐进行供水,以避免水泵频繁开启,降低系统整体能耗;平均日流量小时则可启动辅泵进行小流量供水,当流量增大时则减随之增加辅泵供水流量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市政给水管网接入处严格按规定采取防回流措施,以免影响市政管网水质;不同规模、不同地区农村用水量、用水规律不同,因此泵站选型应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条件成熟时应考虑建立综合调度平台,对供水系统的流量、压力、能耗等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合理调整运行参数,以进一步稳定系统运行,降低系统能耗四、结语管网叠压供水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在城市中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但在农村地区的应用仍然较少,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不同地区农村的地形、供水条件逐步展开。

管网叠压的增压设备直接与市政供水管网连接,系统能耗较小、避免了二次污染,且安装成本低、施工周期短、维护管理简便目前,管网叠压供水系统安装完成后可实现无人值守,有效保障保障供水稳定性,对提升农村地区供水规模和保障农村用水安全有着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1] 赵发华.民乐县农村供水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7(4):58-691.[2] 程宏伟、刘德明.建筑给水系统实证直接和二次增压供水方式探究[J].给水排水.2014(12):124-125.[3] 张晓东、石峰、季能平.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在上海的应用研究[J].城镇供水.2013(4):89-92.[4] 闫冠宇、徐佳.我国农村供水未来发展战略初探[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4):1-4.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