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团体方案大学新生团体方案大学新生团体方案————增强班级凝聚力增强班级凝聚力10 级应用心理学 魏心妮 王燕10 级应用心理学 魏心妮 王燕2一、团体名称:一、团体名称:我的大学我的家 二、二、团体性质:团体性质:封闭性、自愿性、发展性团体 三、团体规模:三、团体规模:30 四、团体对象:四、团体对象:12 级新生 五、团体活动时间、地点:五、团体活动时间、地点:足球场 六、团体目标六、团体目标 1、 促进大一新生班级内的交流和融合,增强班级凝聚力 2、 使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七、理论依据七、理论依据 1 1、勒温团体动力学理论勒温团体动力学理论认为: 场是融行为主体及其环境为一体的整体,场的整体性在于场内并存事实相互依存 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团体凝聚力是以团体共同活动为中介在团体活动中,成员经过 互动,彼此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从而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和思想交流这时,如果 彼此发生认同,互相满足心理需要,就会产生亲密感和相互依赖感,加大成员之间的 相互吸引和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在这样的团体中,成员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行为、 认知、情感一致,凝聚力就高相反,如果团体成员经过交流,在思想上、情感上不 能产生共鸣,或有严重分歧、冲突,相互不能满足心理上的需要,成员感到心情压抑、 相互离异,团体对个人的吸引力必然小,凝聚力自然很低。
2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 人类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这些都是 人生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爱与归属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 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 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系和照顾感情上 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 如果一个人在这一方面的需要没得到满足,就会产 生孤独感和被遗弃感一个好的社会要发展、要健全,它就必须满足人的这一渴望, 同理,一个好的团体要发展、要健全,它就要满足成员的这一需要 3 3、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青年期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自我同一性,同一性混乱 具体表现为自我认识不全面、不客观、自我目标不明确,自我与环境适应不良,由此 导致了自我认识偏差、自卑、人际关系不良,生涯规划不明等一系列迷失性问题,主 要表现为孤独、自我封闭、迷茫、恋爱关系的不适应等 同时,新生刚走进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远离了朋友和家庭心中的孤独和失落、 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都会让他们心理缺失,引发焦虑和放任行为,急时正确引导和排 解,有助于新生更快更好的立根于大学这快良田,让自己的人格和心理积极健康的发 展。
4 4、人际交互作用理论人际交互作用理论是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柏恩(Eric.Berne,1910—1970)在 1957 年创立相互作用分析包括构造分析、交往分析、竞赛分析和脚本分析 4 个部分柏 恩将人的自我状态分为 3 种:父母状态(Parent) 、成人状态(Adult)和儿童状态 (Child) 这 3 种状态存在于所有的人身上,与年龄、角色无关,而是不同的心理状态, 简称 PAC 理论交互作用分析理论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和研究,非常适用 于团体咨询在团体中,成员可以观察到他人的变化与示范,逐渐了解自己的人格结 构,并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在国外,PAC 分析的团体咨询和治疗小组已经取得了良 好的效果35、个人中心治疗理论、个人中心治疗理论 1940 年由卡尔.罗杰斯在美国创立的一种由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发展而来的理论 它的发展经历了 4 个阶段:非指示咨询与治疗期;当事人中心疗法的确立;当事人中 心疗法的深化和进一步实践的时期;当事人中心疗法发展为个人中心理论罗杰斯构 成尊重、平等、协调的治疗关系的核心是治疗者的三种个人特质或基本态度:真诚,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共情个人中心治疗理论的创立为团体心理咨询指导者树立民主、 宽松的团体氛围打好了基础。
八、评估方法:八、评估方法: 1、团体过程过程评估:主要通过观察员认真的记录、观察个体、领导者以及团体在活动中 的表现,和在不同阶段所体现出的变化,还有成员在总结和分享过程中所谈到的收获和 对活动的看法,观察者还要着重对团体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观察领导者和助教 通过在整个活动中的参与了解,获得自评和对团体的评估 2、团体总结性总结性评估:主要是利用主观报告法进行评估,当活动结束后,让每一个成员 写一份关于此次活动的总结总结内容应该包括:对团体活动的整体评价、领导者的表 现的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你对整个班级的认识和看法以及对活动的改进有什么 意见和想法等等然后领导者也在活动中以及观察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进一步正确的 认识到优点与不足,以便加以改进九、领导者介绍九、领导者介绍 领导者:魏心妮领导者:魏心妮 王燕王燕 协助员:待定协助员:待定 观察员:待定观察员:待定十、参考文献十、参考文献 【1】杨敏毅 鞠瑞利.学校团体心理游戏教程与案例.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 北师大版 2004【5】时蓉华 社会心理学 人教版 2002十十一、一、 团体方案团体方案4阶段阶段目标目标环节环节 热身阶段热身阶段活跃团体氛围,培养和谐的团体氛围大风吹 过渡阶段过渡阶段建立团体成员彼此之间及对团队的信任感信任倒主体阶段主体阶段建立团体成员间的信任,增强团体凝聚力 增进合作,培养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同舟共济 合力吹气球总结阶段总结阶段增强同学间的相互了解 整理团体历程,强化团体效果 在欢乐的氛围中结束整个活动分享 爱的华尔兹十二、团体活动的具体安排十二、团体活动的具体安排内容内容名称名称具体安排具体安排时时 间间材料材料备注备注分组1、将绘制好的画报裁剪为班级人数的卡片,裁剪方式为先 将整张画报裁成组数,再将每一组裁成对应成员人数的卡 片,并将其编号,如一组就为 11、12、13…… 2、在正式开始活动之前就将卡片发给同学,让同学再背面 写上自己的名字并夹在身上。
大白纸分分组组热热身身热身(大风吹)1、全体围成圆圈,领导者位于中央 2、领导者开始说:“大风吹!”同学问:“吹什么?”领 导者说:“吹穿鞋子的人则凡是穿鞋子者,均要移动, 另换位置,主持人抢到一位置,使得一人没有位置成为新 主持人,再吹5分钟过过渡渡阶阶段段信任倒1、各小组选出组长后把组长围在中间,成员站成紧密的一 圈,组长闭上眼睛并把双手交叉抱于胸前 2、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组长大声询问“你们准备好了么? ”组员回答“我们准备好了,你倒吧 3、之后成员扶住组长的肩膀,并轻柔地向旁边的人传递, 传递一周 4、换成员进圈内体验 5、分享:领导者可引导提示5分钟同舟 共济1、在不同的角落(依组数而定)铺上一张全开的报纸,请 各组成员均进入报纸上,无论用什么方式都可以,就是不 可以脚踏报纸之外 2、各组完成后,再将报纸对折,再请各组成员进入报纸上, 若成功,则再将报纸对折 3、分享:讨论刚才的过程并分享心得强调团结可以让不 可能的事变为可能15分钟报纸数张主主体体活活动动合力吹1、每组选出五人,分别扮演嘴巴、手、脚(两位)、屁股,10气球5气球其余的人作为拉拉队员加油鼓劲 2、扮演嘴巴的人必须借由“手”把气球吹起来(抽到嘴巴 的人不能自己动手吹气球)。
3、然后由“脚”把“屁股”抬起并把气球坐破 4、时限为每组一分钟,做破气球最多的组获胜 5、分享与总结:可让扮演角色的同学分享体会,强调团结 的力量分钟一包分享与 总结1、播放轻柔音乐 2、领导者可回顾所有活动,并结合团体目标进行总结 3、所有同学依次进行分享 4、分享内容提示:参与活动的感悟与体会,对班级建设的、分享内容提示:参与活动的感悟与体会,对班级建设的 期许,对自己四年大学生活的憧憬期许,对自己四年大学生活的憧憬…………40分钟分分享享与与总总结结爱的华 尔兹1、播放郑爽与俞灏明演唱的《爱的华尔兹》 2、同学围成两两相对的内外两圈(若人数为单,可邀请观 察员进入),面对面的两位成员则互为舞伴,并在跳动过 程中相互交流加深了解 3、在一分钟后领导者引导内外圈同学转圈以交换舞伴15分钟备备选选1、分组方式:报数分组(若班级同学之间已较为熟悉,可换成报数分组)2、热身活动:抓手指(若人数过多需围成两个圆圈可换为与班级口号联系紧密的抓手指)3、主体活动:人椅、你是我的依靠(若班级人数偏少可增加一个或两个活动,让成员体会信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