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磁学教学大纲

闪****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91KB
约8页
文档ID:300483494
电磁学教学大纲_第1页
1/8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电磁学教学大纲 《电磁学》课程教学大纲(72学时) (理论课程) 一 课程说明 (一)课程概况 课程中文名称:《电磁学》 课程英文名称:Electromagnetics 课程编码:3910252106 开课学院:理学院 适用专业/开课学期:物理学/其次学期 学分/周学时:4/4 《电磁学》是物理学专业的一门学科专业必修课程,它系统地阐述了电磁现象的根本概念和根本规律,介绍了电磁学进展史上一些重大察觉和研发的物理思想和测验方法,主要研究电荷、电流产生电场、磁场的规律,电场和磁场的相互联系,电磁场对电荷、电流的作用,以及电磁场对物质的各种效应等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力学》,后续课程有:《光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等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 1. 全面系统地掌管电磁运动的根本现象、根本概念和根本规律; 2. 培养独立分析、处理电磁学问题的才能和创新素质,使学生具有从事相关工作的综合素质,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根基; 3. 了解电磁学的进展概况、实际应用和最新成就; 4. 得到确定的科学学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科学素质教导和培养。

三、学时调配 章 0 第一章 其次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八章 主要内容 绪论 静电场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恒定电流 恒定磁场 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 磁介质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和电磁波 学时安置 2 12 10 10 12 10 10 6 二 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讲授、研讨、探索式教学法,将测验演示、查看、测量、验证与理论推导、原理分析、规律透露、方法提炼以及归纳总结、创造、研发精细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才能 三 教学内容 第0章绪论 (2学时)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电磁学的进展历程 二、主要内容 介绍电磁学的研究对象、电磁学的进展史、电磁学的研究方法、有关电磁学的学习要 求 第1章 静电场(12学时) 一、教学目标 坚韧掌管电场强度和电势概念以及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掌管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根本计算方法,理解点电荷模型概念和静电场各种定律和定理的适用条件,了解静电场强度与电势间的微分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高斯定理及环路定理;用高斯定理求电场;由环路定理引出的电势,电势叠加原理,电势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难点:电场的根本概念理解;静电场的两条根本定理的把握及应用;电势的零点的选取问题 三、主要内容 1.物质的电布局、电荷守恒定理; 2. 库仑定律;电场和电场强度; 3. 电势;高斯定理; 4. 静电场的根本方程式;静电能 第2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10学时) 一、教学目标 1. 坚韧掌管导体在静电平衡时根本特点以及静电平衡的根本条件, 2. 掌管电容器的电容和弧立导体电容的概念及电容的计算方法, 3. 理解电容器具有贮存电荷和电能的本能,会运用静电能的要领计算一些特殊带电体的静电能 4. 了解电介质的极化机制,掌管电位移矢量与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5. 掌管静电场能量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静电场中的导体达成静电平衡时的性质;电容的定义与电容器;在静电场中电介质的极化机理及其描述,极化强度矢量;电位移矢量的引入,电介质中静电场的两条根本定理及其应用 难点:导体外观电荷的分布;对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的理解 三、主要内容 静电场中的导体 ;电容和电容器;电介质;静电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

第3章 恒定电流(10学时) 一、教学目标 1. 坚韧掌管电流密度矢量和电动势概念以及欧姆定律,焦耳──楞次定律和基尔霍夫方程组; 2. 掌管应用这些定律和方程组求解一般电路的方法; 3. 了解恒定电场与静电场概念的异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流密度的概念;电荷守恒定律的表达;稳恒条件及恒定电路的欧姆定律;电源及其电动势;解繁杂电路的基尔霍夫定律及应用 难点:积分与微分形式的电荷守恒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三、主要内容 1. 电流的恒定条件和导电规律; 2. 电源及其电动势; 3. 简朴电路;繁杂电路 第4章 恒定磁场(12学时) 一、教学目标 1. 坚韧掌管磁感应强度概念的物理意义; 2. 掌管毕-萨定律、安培定律以及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洛仑兹力公式; 3. 了解电磁理论在近代物理中的应用,理解霍尔效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毕奥-萨伐尔定律及其应用;描述磁场总体性质的两条根本定理的理解 难点:磁场的两条根本定理的应用 三、主要内容 1. 磁场的根本现象和根本规律; 2. 载流回路的磁场; 3. 磁场的高斯定理与安培环路定理; 4. 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5. 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第5章 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10学时) 一、教学目标 1. 坚韧掌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感应电动势的计算方法; 2. 掌管RL、RC电路暂态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3. 理解自感和互感的物理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察觉过程及其启发性;感生电动势的科学解释;互感与自感的引入及计算;暂态过程的分析、方程的建立 难点:感生电动势的理解;动生电动势的计算 三、主要内容 1. 电磁感应现象与电磁感应定律; 2. 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 3. 自感与互感;的暂态过程 第6章 磁介质(10学时) 一、教学目标 1. 熟悉磁介质的磁化现象,领会磁化强度矢量和磁化电流的概念; 2. 掌管有磁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运用该定理计算某些特殊处境下磁介质中的磁场分布; 3. 掌管B、H、M的识别与联系、磁场的能量表达式; 4. 理解顺磁性,抗磁性和铁磁性的微观磁化机制及其宏观磁化特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磁介质的磁化及其表述的物理量;有磁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

难点:各种磁介质特性的微观解释;B、H、M的识别与联系 三、主要内容 1. 顺磁性和抗磁性; 2. 磁化强度和磁化电流; 3. 介质中的磁场; 4. 磁场强度 介质中磁场的根本方程式; 5. 铁磁性 第8章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及电磁波(6学时) 一、教学目标 1. 掌管位移电流的概念,指出位移电流与传导电流的异同;明确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磁测验定律的理论总结,是电磁场运动遵守的普遍规律; 2. 了解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一些普遍特性;了解能流密度矢量的概念和求能流密度矢量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麦克斯韦方程组的丰富的物理意义;平面电磁波的产生与性质;电磁场的能量、动量 难点:理解麦克斯韦方程的对称性问题;电磁场的动量 三、主要内容 1. 位移电流及其物理实质; 2. 真空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3.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四 考核手段 (一)考核方式:(闭卷) (二)评分手段:平日劳绩占50%,期末考核占50%。

五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一)教材:赵凯华,陈熙谋.电磁学[M]. 北京:高等教导出版社, 2022. (二)参考书目: [1] 梁绍荣. 普遍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导出版社, 1993. [2] 梁灿彬.电磁学[M]. 北京:高等教导出版社,1985. [3] 陈秉乾. 舒幼生, 胡望雨. 电磁学专题研究[M]. 北京:高等教导出版社, 2022. [4] 贾起民,郑永令,陈暨耀. 电磁学[M].北京:高等教导出版社,2022. — 8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