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师晋级材料报送要求

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34KB
约13页
文档ID:239644710
教师晋级材料报送要求_第1页
1/13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附件 1中学校老师申报一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材料整理要求(下发给每位申报者,供参考)申报者应依据任职资格评审标准供应真实、有效材料,分类规范整理,每类材料应有“材料标签”和目录;对申报 材料弄虚作假的申报人实行“一票拒绝”,取消当年申报资 格,材料初审阶段发觉, 3 年内不得申报;评审期间或评审终止后发觉, 5 年内不得申报,并在市人社局、训练局网站进行通报;一、基本条件1. 学校出具证明:含申报人思想政治表现及职业道德方面的考核结果、履行岗位职责情形;2. 其他材料:单位竞岗遴选材料、公示材料图片等、单位及个人承诺材料;二、学历及资格条件1. 必备证件:⑴毕业证;⑵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或任职资格批文、职称过渡登记表等;⑶聘任证书(任现职以来全部,且无断聘);⑷老师资格证;⑸连续训练证(专业科目每年不低于 72 学时,公需科目每年不低于 30 学时); 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word资料 - - - - - - - - - - - - - - -2. 其他材料:⑴校长任职、提高培训证书;⑵转岗(非中学校系列到中学校系列或所具备学历的专业与申报的专 业技术资格不一样或不相近)申报者所在单位说明转岗缘由的证明材料及报告(非转岗人员不需供应);说明:有关证件均需供应原件,如毕业证遗失,从档案中复印毕业生登记表,加盖县市区训练局档案治理印章,或供应由训练部(省训练厅)出具的学历鉴定报告;三、才能条件1. 依据所教学段同学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训练材料;供应:德育工作总结,须有分管德育工作校长签名并盖学校公章;⑴总结为个人原创;⑵高级不少于 2000 字,一级不少于 1500 字;2. 娴熟实施本学科教学材料 ;供应:⑴高级:供应本人原创的本学科行动报告或训练 叙事,且字数不少于 2000 字;上一学年原始教学设计或集体编写的导学案(必需有老师个人每课时的教学札记和教学 反思),校长和教务主任签名,并盖学校和教务处公章;⑵一级:供应本人原创的本学科训练教学体会总结,且字数不少于 1500 字;上一学年原始教学设计或集体编写的导学案(必需有老师个人每课时的教学札记和教学反思), 第 9 页,共 13 页 - - - - - - - - -校长和教务主任签名,并盖学校和教务处公章;3. 教学工作量及出勤材料;供应:由学校教务部门供应任期内近 3 年的原始材料:课程表、教学方案和出勤证明,校长和教务主任签名,并盖学校和教务处公章;工作量一般以本校同学科老师的平均工作量运算;4. 担任班主任、学校中层干部及以上、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团委书记、少先队员、学校课外爱好小组负责人等工作材料;供应:⑴学校出具的其承担和胜任该项工作的证明;⑵ 符合最低年限要求时段(高级 3 年、一级 2 年)的分学期工作方案、过程性材料、总结;⑶工作实绩:从事该项工作所获得的校级以上表彰嘉奖的证书原件(原件如放在业绩类,此处放复印件并加盖学校公章);5. 任现职以来指导青年老师材料(申报高级人员供应,申报一级人员不需供应此项材料);供应:⑴学校出具的青年老师证明;⑵本人青年老师工作小结;⑶所青年老师出具的证明及获奖证书原件(城镇老师: 县一等奖以上; 乡村老师: 县三等奖以上) ;6. 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材料 ;供应:⑴高级:①基本任期内近 3 年的听课记录(每学期不少于 6 节);②校内公开课 (每学期不少于 1 次) 材料:包括公开课活动通知、公开课教学设计、参与公开课人员听 课记录;③基本任期内总共不少于 2 次的校际公开课材料:包括公开课活动通知、公开课教学设计、参与公开课人员听 课记录等;④能反映本人参与的近 1 年来教研组活动记录;⑵一级:①基本任期内(博士 1 年,硕士 2 年、其他学历 3 年)听课记录(每学期不少于 6 节);②能反映本人参与的近 1 年来教研组活动记录;7. 考评课材料;由组织考评课的单位供应;8. 城镇老师支教材料;支教材料供应:⑴支教通知(文件);⑵被支教学校出具的支教证明;⑶授课表;⑷支教期间考核鉴定材料;⑸经被支教学校验印的原始教学设计(高级供应 2 年,一级供应1 年);农村任教经受材料供应:⑴在农村任教经受证明(原任教乡村学校供应);⑵能反映并可以清晰界定在乡村学校任教时间的证件或档案上记载以下材料之一:原始登记表格、职称聘任证、获奖证、工资关系转移介绍信、调动文件、年度考核材料等,档案治理部门验印即可(高级供应 2 年,一级供应 1 年);四、业绩条件高级: 任现职以来,具备以下条件之二;(各类获奖证书均须所在学校校长在背面签字证明真伪并盖章)1. 被评为市级(乡村老师县级)以上优秀老师或骨干教师;要求:( 1)表彰单位为:市级以上党委、政府、人社、训练行政部门 ( 2)“优秀老师”如:优秀老师、训练系统 先进工作者、 师德标兵、 模范老师、 教学名师、 江淮好老师、乡村好老师等综合性表彰可比照执行(不包括单项奖,如阜阳市绿化先进个人等);“骨干老师”指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教坛新星、农远应用新星等;各类奖项证书均须所在学校校长在背面签字证明真伪并盖章;2. 作为班主任其所带班级被市级(乡村老师县级)以上训练行政部门授予先进班集体等称号;要求:( 1)表彰单位为:训练行政部门或至少有训练行政部门参与;( 2)表彰称号:优秀班主任、先进班集体、优秀少先队员、 优秀德育课老师等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城镇老师须是市二等奖及以上,乡村老师为县一等奖及以上);3. 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以上,或获得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二等奖(乡村老师为三等奖)以上;要求:必需为训练行政部门评比并颁发证书或印发文件;教科研成果必需是通过鉴定、已经完成准予结题或通过规模生产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4. 在训练部门组织的优质课技能大赛、多媒体软件制作等获省级二等奖或市级一等奖(乡村老师为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或县级一等奖)以上;要求:训练部门组织的优质课技能大赛是指优质课评比、教学基本功竞赛(不含单项),多媒体课堂教学技能大赛等;多媒体软件制作是指应用程序的开发与应用;5. 在进展同学个性特长方面做出成果;所指导的同学在参与省级以上训练行政部门批准的创新大赛、科技活动、技能大赛等创新型人才培育活动中,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要求:表彰单位为省级以上训练行政部门,或省级以上训练行政部门参与;内容:是指综合性的创新大赛、科技活动、技能大赛等;6. 在训练教学综合测评、绩效考核或年度考核中至少 3次名列前五分之一,并在申报当年由市级训练部门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优秀等次;要求:⑴训练教学综合测评:①由单位供应训练教学综合测评认定证明;②学校原始测评结果名册,能够反映测评结果符合规定要求前列;③同学评判、同行评判、学校领导评判材料;⑵绩效考核材料:①由单位供应的绩效考核结果认定证明;②学校原始绩效考核结果花名册,能够反映考核结果符合规定要求前列;③同学评判、同行评判、学校领导评判材料;⑶年度考核材料:①由单位供应的年度考核结果认定证明;②考核文件,含考核结果花名册,能够反映考核结果符合规定要求前列;③同学评判、同行评判、学校领导评判材料;7. 主持并完成由市级以上训练部门立项的训练教学讨论、电化训练讨论、课程改革试验课题 1 项;要求:( 1)本人主持( 2)市级以上教研、电教部门立项( 3)已结题; ( 4)立项通知书、结题证书、成果鉴定书, 课题对应的市级(乡村老师为县级)以上发表或获奖论文;8. 参与县、市级以上训练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论文、课件等获省级三等奖或市级二等奖(乡村老师为市级三等奖或县级一等奖) 以上,其中高中老师须获奖 2 次以上;要求:训练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主要指:优质课大赛、论文评比;训练部门组织的电教活动:微课、课件、多媒体大赛等;9. 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老师,在训练、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市级以上汇演、汇展或竞赛中获奖 2 次以上,其中三等奖以上 1 次;要求:⑴表彰单位:市级以上训练、文化、体育部门⑵ 本人获奖⑶内容:汇演、汇展或竞赛⑷获奖 2 次以上;一级: 任现职以来,具备以下条件之二1.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老师或骨干老师;要求:表彰部门仅限于训练行政部门、人事部门和各级政府(其他表彰须有训练部门参与),表彰称号仅限于优秀老师、优秀训练工作者、模范老师、训练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乡村老师、江淮好系列、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特岗老师、教学能手、骨干老师、颍淮乡村好系列、劳动模范、学科带头人、教坛新星、最美乡村老师等;须附表彰证书原件;各类奖项证书均须所在学校校长在背面签字证明真伪并盖章;2. 作为班主任,其所带班级被县级以上训练行政部门授予先进班集体等称号;要求:表彰单位为训练行政部门或至少有训练行政部门参与,含县级以上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先进团支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德育课老师等(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为县一等奖及以上);3. 获得市级(乡村老师县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三等奖以上;要求:须由训练部门组织评比,供应证书原件;4. 在训练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等各类学科教学类评比中获市级二等奖(乡村老师县级二等奖)以上;要求:具备⑴有同学参与 ⑵课堂教学类⑶有评比剔除等基本要素;5. 参与县级以上训练部门组织的教研、电教活动,获市 级三等奖(乡村老师县级二等奖)以上 1 次,或县级二等奖(乡村老师获县级三等奖)以上 2 次;要求:教研部门:优质课、各类专项竞赛、论文等;电教部门:微课、多媒体大赛、八项作品等;仪器装备:试验说课、试验技能竞赛等;同届同类成果只能使用一次,论文类须供应证书和论文;6. 从事艺术和体育教学工作的老师, 本人在训练、 文化、体育部门主办的县级以上汇演、汇展或竞赛中获三等奖以上1 次;要求: 老师本人获奖, 供应证书原件, 不分城镇和乡村;7. 在进展同学的个性特长方面做出成果;所指导的同学在参与省级以上训练行政部门批准的创新大赛、科技活动、技能大赛等竞赛中获得奖项;要求: 获市级三等奖以上; 含小创造、 小制造、 机器人、航模、技能大赛等;8. 参与市级(乡村老师为县级)以上训练部门正式立项的训练讨论课题并结题;要求:须供应立项通知书、结题证书、成果鉴定书,课题对应的市级(乡村老师为县级)以上发表或获奖论文;前后不重复使用,留意时间段,证书须是原件;课题包括教研部门和电教部门立项课题;9. 在训练教学综合测评、绩效考核或年度考核中至少 3次名列前三分之一,并在申报当年由县级以上训练部门组织的考评课中达到优秀等次;要求:⑴训练教学综合测评:①由单位供应训练教学综合测评认定证明;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