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郑市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年)

px****h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30.57KB
约23页
文档ID:209505205
新郑市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年)_第1页
1/23

新郑市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 年)根据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9 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现将本校 2019 年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如下:一、学校基本情况1. 学校概况新郑市中等专业学校是1996 年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职业学校,隶属于新郑市政府,是一所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建校20 年来,学校由小到大,逐渐发展成为集普通中专教育、社区教育、短期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学校实行规范化管理,以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资格培训相结合, 走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2005 年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2014 年 9 月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第三批职业教育特色建设项目学校2019 年计算机专业、音乐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特色建设专业学校拥有一流的校园环境,学校占地103 亩,建筑面积5 万多平方米,有配套设施完备的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实习楼、学生宿舍楼、 多功能餐厅等, 布局合理, 风格别致, 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环境幽雅宜人, 学校有完备的教学设施,配有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家电实验室、钳焊数控实训室、汽车实训室等,能够满足专业实验实习需要,可保证开出率100% 。

2学生情况2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057 人, 2019 年招生 1135 人,毕业生规模近 1000 人,生源主要来自本市,巩固率98% ,以上情况与上年基本持平3. 教师队伍我校作为县级市职业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已经形成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93 人,其中专任教师191 名,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生师比15.42 其中研究生 4 人,占专任教师的2.04%;4 人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高级职称 64 名,占 31.9%,比上一年增加2 名,中级职称 90 名,占 46% ,比上一年增加1 名;专任专业课教师90 名,占专任教师45.9%,其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89.75%;外聘兼职教师 22 名,占专任专业课教师的22.4%2019 年参加国家、 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76 人次, 占专任教师的39.8%全体专任教师每月参加两次校级培训,学校的省、 市级学科带头人、 骨干教师、名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4. 设施设备学校生均设备值为10016.5元学校建有校园网、多媒体、数字化校园系统等现代化教学系统;建有电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电商实训室等42 个专业实训室,有满足900 人同时实训实习的实训车间,生均工位0.6 个。

按照“教学、培训、生产与服务”一体化要求建立了计算机中心、汽车维护中心、数控加工中心等 4 个校内实训基地; 有郑州市汽车专业校外示范实训基地(新郑市通达汽修厂),2 个市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长期稳定3 的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45 个学校共有纸质图书10 万多册、电子图书 39 万册,生均图书 160 册,以上数据与去年基本持平二、学生发展1学生素质学校以“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大国工匠,服务区域经济”为办学理念,以“育人有方,升学有望,就业有路”为特色化办学目标,以“文化素质+专业技能 +职业素养”为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活动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积极向上的, 有理想,有目标,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积极参加党团组织活动,主动要求加入共青团组织的比例逐年提高同时学校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成长进步,我校在校生犯罪率为零;重视体育卫生工作,开齐、开足体育课、音乐课等,加强学生体质监控,学生健康体质测评合格率达90.8%;各级推进学分制改革,强化学籍管理,注重学业水平监控,学生毕业率达98. 5% 学校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注重学生专业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文化课合格率达88% ,其中语文为87.4%、数学为72.3%、英语 75% 及德育 93.1%;有序开展技能训练,按照“立足岗位,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学生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专业课考核合格率达94.6%,中级工考核合格率达92% 以上。

郑州25 届技能竞赛,我校参加8大类获团体一等奖1 个,二等奖1 个,三等奖6 个;其中数控车工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均获郑州市一等奖被推荐参加省赛在省4 技能比赛中,数控专业参加“数铣”项目竞赛获二等奖;现代农艺专业参加“蔬菜嫁接”项目竞赛获2 个二等奖,“艺术插花”项目获 1 个一等奖、 1 个三等奖在河南省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中,我校学生郑孟园、邓星雨获得了“弹唱说跳画”五项基本功项目一等奖郑州2019 年 5+1 综合技能竞赛中,我校郑孟园等4 人获二等奖;旅游专业代表新郑市参加郑州市旅游行业技能竞赛,获得二等奖,幼师合唱团参加新郑市中小学合唱汇报获得第4 名的优异成绩2. 在校体验(1)组织学生参加新郑市教体局组织的各类文体竞赛活动,均获团体奖,学生体育达标合格率达85% ;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参加新郑市2019 年新春大联欢总展演活动,安排军事外出拉练活动、“迎新杯”篮球比赛、“快乐校园”乒乓球比赛、“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演讲比赛、“安全伴我行” 手抄报活动、“学公约、践公约”书法比赛等等参加新郑市教体局组织的各类文体竞赛活动, 2019 年 10 月获得新郑市教职工广场舞比赛第四名,并在河南省第三届舞蹈节,新郑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中获奖。

2)稳步推进学生准军事化管理模式2019 年底,在新郑市人民武装部和新郑市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成立了新郑市中等专业学校人民武装部,进一步理顺了我校军事化管理的脉络我们不断修订完善新郑中专准军事化管理细则,规范学生在校军事化被装,开展集体活动整齐划一,每天上操、就餐、上课5 前 7 次集合、 1 节军事教育课、每周1 次总结会、每月1 次外出拉练, 1 次宿舍内务整理大比武,每学期进行一次总结会一年来,中专学生的时间观念、作风纪律、 精神面貌都有明显的提升校园军歌嘹亮,操场口号震天,学生身体素质过硬、“坐站行走”有了军人的气质在2018-2019 学年度“一校一品”特色创建中,被评为先进集体3)学校重视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开展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开展了职业生涯成长规划教育,以培养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建立创新创业信息平台,强化创新创业管理,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了就业学生管理的跟踪和巡视回访制度,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后续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达98% 3. 资助情况我们按照“宣传政策,严格程序,公开公平,规范档案”的原则,从申报到材料收集、公示、审批,再到档案归整,最后郑州市领导小组到我校检查、审核,不允许出现任何的纰漏,工作认真细致。

助学金更是从名额分配到学生审报、班级投票、学校审核、公示、材料收集、上报、局领导审核、审批、公开发卡,我们层层把关,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同时要及时公示,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让所有老师和学生都满意4. 就业质量6 毕业生就业率为96% 以上,对口就业率为90% 以上,初次起薪在 3000 元以上, 升入高等教育比例21% ,就业率与以往比较基本持平,底薪有所提高5. 职业发展学校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通过理论指导和专题训练推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学校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我校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均得到了社会的好评,特别是得到了相关单位的信任学校对毕业生工作后的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9 % ,单位管理满意度达到 99% ,学生发展前景满意度99 %三、质量保障措施1专业动态调整学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在新增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上,调整电子,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等传统专业发展方向,积极布局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新专业项目学校在原有新郑市现代农艺职教集团的基础上,新增了食品生物工艺专业,正着手打造农产品食品加工专业群,谋求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集群化发展之路;重新调整了电工电子、数控技术、钳焊、汽车维修等专业方向,着重打造现代制造专业群。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精神,学校进行充分调研,制订并执行了中职学制分段实施人才培养方案,采取“一年打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模式培养人7 才根据我校提出的“校企合作,双主育,三维培养”的特色校人才培养方案,广泛听取教育界、企业界人士的意见,每年重点在专业培养专门化方向、职业能力和教学内容安排、专业师资和实验实训设备建设等方面进行滚动式调整,使人才培养更好地对接本地产业发展需求2教育教学改革(1)稳步推进学校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凸显“立足岗位,理实一体”的要求,做到课程建设有组织、有项目、有成果吸收技能大赛及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成果,开发了数控、电子商务、现代农艺等三个专业的6 本校本教材,重新修订了5 套文化课校本教材 按照特色校建设计划,根据企业调研情况反馈,修订完善了数控、电子商务、现代农艺等三个专业4 门核心课程实施性教学计划,建成了机械制图、农作物生产技术、网络营销实践 、 图形图象处理案例教程等四门精品课程同时,完成汽车专业精品实训课程建设与实训教材编撰工作计划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基本能满足学生实验实训的需要,学校汽车维修实训、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照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条件,前后投入项目资金500 多万元,全部完成了升级改造,使实训设备水平与当前的生产设备水平基本同步。

3)持续开展课改大赛活动从2007 年开始的课堂教学改革大赛,今年已坚持到了第13 届课改大赛针对学校教学实际,每届确定突出一个主题,通过教师个人申报、教研组推荐、学校8 验收总结等环节,最终评出若干名课改能手课改大赛总能敏锐地抓住教学前沿问题,已成为我校教师学习新理念,撑握新技能的重要平台,一大批优秀教师从此脱颖而出,为我校教育教学持续健康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4)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组建中心机房、实现千兆主干、百兆桌面的校园基础网络架构,校园网络实现全覆盖全校计算机总数达512 台,其中学生用机400 台,全校所有教室均连入校园网,教室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数字投影仪、中控多媒体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所有的教室和50% 的实训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功能学校建成校园OA 办公系统,设计改版校园门户网站;并安装“教学资源库系统”,教学资源涵盖学校各大类专业的近百门课程 加大学校资源库建设,丰富师生教育教育层面,将信息、招生、学籍、教务等子系统整合为统一标准的动态教育基础数据库系统5)学校根据国家和省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下企业调研成果,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时比例,根据行业产业发展适时修订,并有严格的审批手续,选用规定教材,以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6)积极推进学习评价模式改革以学分制试点校为平台,大胆进行学习质量评价改革,把学生在校学业学分分为课程学分和项目学分,课程学分又分学科考试学分和平时学分考试学分反映的是学生课程学习情况,平时学分反映的是学生平时学习态9 度与过程,项目学分反映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情况三类学分较为全面反映了学生在校发展情况,较好地落实了“人无全才,人人有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现代人才观,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学校开展的各类竞赛和社团活动,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同时,根据学校“双主育人,三维培养”的育人模式,学校推行了学生“双五”技能考核,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为目标,以相关课程为平台,全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3. 教师培养培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深化“三大一争”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讲贡献比奉献”蔚然成风,我校白淑红、王彩青、赵永。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