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血气分析的解读ppt课件

优***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57MB
约38页
文档ID:58850412
血气分析的解读ppt课件_第1页
1/38

血气分析的解读,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内科 吴洁文,.,两个临床问题,1978年,两个人不带氧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此后,其他人也做到了他们的攀登可能发生了什么主要的生理适应? 你乘热气球升到海平面2500m的高空,下列数值与海平面比哪些将更高、更低或一样? FIO2 大气压 PaO2 肺中水蒸气压力 平均气道压 肺泡内所有独立气体分压总和,,为什么要解读血气分析,评估肺泡通气、氧合和酸碱平衡三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结合临床进行分析,正确理解和使用血气参数,使病人受益,,主要内容,常用的监测酸碱失衡的指标 动脉血气测定方法 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常用的监测酸碱失衡的指标,pH pH = log 1/H+ 体液总酸度的指标 正常值:动脉血pH 7.35~7.45,平均值7.40 静脉血pH较动脉血低0.03~0.05 PCO2 血浆中物理溶解的CO2所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PaCO235~45mmHg,平均值40mmHg 静脉血较动脉血高5~7mmHg 是酸碱平衡呼吸因素的唯一指标 PaCO2>45mmHg 呼酸或代碱的呼吸代偿 PaCO2<35mmHg 呼碱或代酸的呼吸代偿,,常用的监测酸碱失衡的指标,HCO3- 即AB(acute bicarbonate) 在实验条件下所测的血浆HCO3- 值 正常值22~27mmol/L,平均值24mmol/L 动、静脉血HCO3- 大致相等 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HCO3- <22mmol/L 代酸或呼碱代偿 HCO3->27mmol/L 代碱或呼酸代偿 SB (standard bicarbonate) 在标准条件下测得的HCO3-值 正常值22~27mmol/L,平均值24mnol/L 正常情况下AB=SB AB↑>SB↑代碱或呼酸代偿 AB↓<SB↓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常用的监测酸碱失衡的指标,BB (缓冲碱 buffer base) 体液中缓冲阴离子(HCO3- 、Pr- 、Hb- )的总和 BBp(血浆缓冲碱)=HCO3- +Pr- =24+17=41mmol/L BBb(全血缓冲碱)= HCO3- +Pr-+Hb -= 24 + 17 + 0.42×15 = 47.3mmol/L 仅BB一项降低时,应考虑为贫血 BE(碱剩余 base excess ) 血浆碱储量增加或减少的量 正常范围为±3mmol/L,平均为0BE>0时表示缓冲碱增加 BE<0时表示缓冲碱减少或缺失(base defect,BD) 是反映酸碱失衡代谢性因素的指标,,常用的监测酸碱失衡的指标,TCO2(总CO2量) 化学结合CO2量(24mmol/L)和物理溶解CO2量(0.03 × 40 = 1.2mmol/L) 正常值 = 24 + 1.2 = 25.2mmol/L 意义同HCO3-值 CO2-CP 血浆中呈化合状态的CO2量 与HCO3-大致相等,但因有Na CO3-等因素干扰,故比HCO3-偏高 其意义同HCO3-值,,常用的监测酸碱失衡的指标,PO2 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PaO2 正常值80-100mmHg PaO2预计值=102-0 .33 ×年龄(岁)±10.0 PvO2正常值40mmHg 判断呼吸功能时,一定要用PaO2,决不能用PvO2替代 联合应用PaO2和PaCO2可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常用的监测酸碱失衡的指标,SO2(血氧饱和度) SO2 =氧合血红蛋白/全部血红蛋白×100% SaO2 正常范围为95~99% SaO2与PaO2间的关系即是氧解离曲线 C-O2是指血液氧的化学结合量和物理溶解量的总和 CaO2 =1.34ml/g × Hb(g/100ml)× SaO2 (%)+0.003 (ml/mmHg.100ml) ×PaO2 (mmHg) 在正常条件下,每100ml的血约含20ml(16-22ml)氧,,主要内容,常用的监测酸碱失衡的指标 动脉血气测定方法 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动脉血气测定方法,临床科室医护人员需要注意 动脉血样品的正确采集与保存 避免静脉血替代动脉血行血气分析 实验室要把握各个测定环节,,,动脉血气测定方法,样品的采集 采血前嘱病人安静,如病情许可,最好停止吸氧30分钟后再采取,否则应注明吸氧浓度 采血部位是动脉,如股动脉、挠动脉或肱动脉 消毒肝素液湿润2ml注射器内壁并充满死腔 当注射针头刺入动脉后,借助于动脉压推动针芯使动脉血自动进人含肝素液的注射器内 取血l~2ml后即在针头上加塞子,严密隔绝空气,立即送检 如有空气混入,应尽快排除,然后再混匀 动脉化毛细血管血,可从指尖、耳垂或足跟采血,但目前临床上较少采用,,,动脉血气测定方法,样品的保存 样品应在采集后20分钟内进行测定 如果需要放置,则应置于碎冰块中(0 ℃)或放置冰箱内,最好不超过2小时 血液离体后如在室温下久放,由于血细胞代谢作用耗氧,可使PaO2下降,PaCO2升高和pH下降 此种改变在白细胞增多的病人尤为明显,,主要内容,常用的监测酸碱失衡的指标 动脉血气测定方法 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分清原发与继发(代偿)变化 分析单纯性和混合性酸碱失衡 用单纯性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来分析 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综合判断,,分清原发与继发(代偿)变化,pH = pK+log HCO3- /α· PaCO2 (H-H公式) H-H公式中变量就是pH、 PCO2 、 HCO3- 酸碱失衡代偿规律 HCO3-、PCO2中任何一个变量的原发变化均可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同向代偿变化 原发失衡变化必大于代偿变化 根据上述代偿规律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原发失衡决定了pH值是偏碱或偏酸 HCO3-和PCO2呈相反变化,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存在 PCO2和HCO3-明显异常同时伴pH正常,应考虑有混合性酸碱失衡存在,,分清原发与继发(代偿)变化,单纯性酸碱失衡的pH由原发失衡所决定 pH< 7.40 原发失衡为酸中毒 pH> 7.40 原发失衡为碱中毒 例1 pH 7.32、 HCO3- 15mmol/L、 PaCO2 30mmHgPaCO2 30mmHg<40mmHg,可能为呼碱; HCO3- 15mmol/L<24mmol/L,可能为代酸 pH 7.32<7.40 偏酸 结论:代酸,,分清原发与继发(代偿)变化,例2 pH 7.45、 HCO3- 32mmol/L、 PaCO2 48mmHg PaCO2 48mmHg>40mmHg可能为呼酸 HCO3- 32mmol/L>27mmol/L,可能为代碱 pH 7.45>7.40偏碱 结论:代碱 例3 pH 7.42、 PaCO2 29mmHg、 HCO3- 19mmol/L PaCO2 29mmHg <40mmHg,可能为呼碱 HCO3- 19mmol/L <24mmol/L可能为代酸 pH 7.42>7.40偏碱 结论:呼碱,,分清原发与继发(代偿)变化,例4 pH 7.35、 PaCO2 60mmHg、 HCO3- 32mmol/L PaCO2 60mmHg>40mmHg,可能为呼酸HCO3- 32mmol/L>24mmol/L,可能为代碱 pH 7.35<7.40偏酸 结论:呼酸,,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分清原发与继发(代偿)变化 分析单纯性和混合性酸碱失衡 用单纯性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来分析 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综合判断,,分析单纯性和混合性酸碱失衡,HCO3-和PaCO2呈相反方向变化,必定为:混合性酸碱失衡PaCO2升高同时伴HCO3-下降,肯定为呼酸合并代酸 例5 pH 7.22、 PaCO2 50mmHg、 HCO3- 20mmol/L PaCO2 50mmHg>40mmHg, HCO3- 20mmol/L <24mmol/L 结论:呼酸并代酸,,分析单纯性和混合性酸碱失衡,PaCO2下降同时伴HCO3-升高、肯定为呼碱并代碱 例6 pH 7.57、 PaCO2 32mmHg、 HCO3- 28mmol/L PaCO2 32mmHg<40mmHgHCO3- 28mmol/L>24mmol/L 结论:呼碱并代碱,,分析单纯性和混合性酸碱失衡,PaCO2和HCO3-明显异常同时伴pH正常,应考虑有混合性酸碱失衡的可能,进一步确诊可用单纯性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

例7 pH 7.37、 PaCO2 75mmHg、 HCO3- 42mmol/L PaCO2 75mmHg明显大于40mmHg; HCO3- 42mmol/L明显大于24mmol/L,但pH 7.37在正常范围内,提示有混合性酸碱失衡 用公式计算∆ HCO3- = 0.35 × ∆ PaCO2 ± 5.58 = 12.25 ± 5.58,预计HCO3- =正常HCO3- +∆ HCO3- = 24 + 12.25 ± 5.58 = 36.25 ± 5.58 = 41.83 ~ 30.67 实测HCO3- 42mmol/L>41.83mmol/L,提示代碱存在 结论:呼酸并代碱,,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分清原发与继发(代偿)变化 分析单纯性和混合性酸碱失衡 用单纯性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来分析 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综合判断,,用单纯性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来分析,正确使用公式必须遵循以下步骤 必须首先通过动脉血pH、 PaCO2 、 HCO3-三个参数,并结合临床确定原发失衡 根据原发失衡选用合适公式 将公式计算所得结果与实测PaCO2或HCO3-相比作出判断,凡落在公式计算代偿范围内判断为单纯性酸碱失衡,落在范围外判断为混合性酸碱失衡 若为并发高AG代酸的混合性酸碱失衡,则应计算潜在HCO3-,将潜在HCO3-替代实测HCO3-与公式计算所得的预计HCO3-相比,,常用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用单纯性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来分析,例8 pH 7.53、 PaCO2 39mmHg、 HCO3- 32mmol/L HCO3- 32mmol/L>24mmol/L,提示有代碱可能 按代碱公式计算;∆ PaCO2 = 0.9 × ∆ HCO3- ± 5 = 0.9 × (32-24) ± 5 = 7.2 ± 5mmHg 预计PaCO2 =正常PaCO2 +∆ PaCO2 = 40 + 7.2 ± 5 = 47.2 ± 5 = 52.2 ~ 42.2 mmHg 实测PaCO2 39mmHg < 42.2mmHg 呼碱成立(虽然此时PaCO2 39mmHg在正常范围内, 仍可诊断为原发代碱的基础上合并相对呼碱 ),,用单纯性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来分析,例9 pH 7.39、PaCO2 24mmHg、HCO3-14mmol/L HCO3- 14mmol/L<24mmol/L, PaCO2 24mmHg<40mmHg,pH 7.39 < 7.40,提示代酸存在 按代酸预计代偿公式计算; PaCO2 = 1.5 × HCO3- + 8 ± 2 = 1.5 × 14 + 8 ± 2 = 21 + 8 ± 2 = 29 ± 2 = 27 ~ 31mmHg 实测PaCO2 24mmHg<27mmHg 呼碱存在(虽然pH7.39在正常范围内,仍可诊断为代酸并呼碱),,酸碱失衡的判断方法,分清原发与继发(代偿)变化 分析单纯性和混合性酸碱失衡 用单纯性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来分析 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综合判断,,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综合判断,单凭一张血气分析报告单作出的诊断,有时难免发生错误 必须结合临床、其他检查及多次动脉血气分析的动态观察,,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综合判断,例10 pH 7.45、PaCO2 52mmHg、HCO3-35mmol/L HCO3- 35mmol/L >24mmol/L,可能为代碱.PaCO2 52mmHg>40mmHg,可能为呼酸 pH 7.45>7.40,偏碱,结论:代碱 按代碱公式计算:预计PaCO2 = 正常PaCO2+ ∆PaCO2 = 40 + 0.9 (35-24) ± 5 = 44.9 ~ 54.9mmHg,实测PaCO2 52mmHg在此代偿范围内。

结论:代碱 结合病史,此病人系肺心病人,原有血气分析示呼吸性酸中毒,经使用呼吸机和积极抗感染改善通气治疗后,病情有明显改善故应判断为呼酸并代碱,也可称二氧化碳排出后碱中毒(post hypercapnic akalosis),。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