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自然风光的欣赏旅游者在巡游风景时,都有一个怎样欣赏风景,怎样才能欣赏到风景的美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很可能白游一趟,感受不到风景中的形式美,得不到美的享受,就可能扫兴而归 怎样欣赏风景呢?简而言之,离不开方法、角度、时间、距离等条件远眺山峦,我们可以从烟岚、朝暮、阴晴、四季的变化等方面欣赏风景的美春融洽,夏葱郁,秋疏薄,冬黯淡”这是四季不同云气的审美特征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青翠而如满,秋山明净而如洗,冬山惨淡而如睡韩拙《山水纯金集》)这是四季不同的山景的审美特征春英夏荫,秋毛冬骨”这,是四季不同的树木的审美特征池塘的水也是随着四时不同而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的:春绿、夏碧、秋青、冬黑 自然风景的分布组合是受时间的变化和空间的差异所制约的,不同的季节变化对风景的变化影响很大,而不同的气候也会形成不同的风景区 到北京旅游是在秋天秋高气爽,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此时的北京地区因受向南移动的副热带高压气团掌握,大气产比拟稳定,凉快潮湿,是旅游的好时间我们要想观赏峨眉的佛光在夏秋之交,看钱塘 江大潮要在农历八月十八日。
燕京八景’中的“芦沟晓月”,只能在早晨欣赏,才能见其美 一、欣赏的方法 1,动态欣赏 动态欣赏,实际上是一种巡游,或步行、或乘车、或乘船欣赏风景和观赏艺术品,与在电*看电影不同,欣赏者要身临其境,全部身心都要置于风景之中,使人感到美就在你四周,美在包围着你,在拥抱着你由于这种身临其境、目睹实物地欣赏所产生的美感是一种立体的感受,是特别剧烈的所以,动态欣赏本身就富有极大的扭力在青岛、大连、北戴河等海滨都开展了这种动态欣赏风景的巡游形式我国的海滨城市青岛依山临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素有“东方的瑞士,亚洲的日内瓦”之称这里开拓了近海和远海的海上巡游,乘巡游船可以从栈桥到峨山,沿岸巡游,可以欣赏到数十里旅南多姿的海岸风景这种巡游式的欣赏风景越来越引起旅游者的兴趣 李白曾乘船巡游过长江三峡,他>一诗中作了生动的描绘,写下了他流淌欣赏的感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漓江美,游人醉!很多中外游人被“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桂林山水所吸引,所迷醉从桂林到阳朔有80公里的水程,乘游船从桂林到阳朔旅游,可以观赏两岸变幻无穷,奇异美丽的自然风光。
天晴时,青峰倒影,白簿低飞,游船似在山顶上行人象在画中游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清楚观察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这是清代袁枚描写漓江两岸风景的一首诗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漓江的山水与倒影形成何等迷人的风光!雨天,云雾绕绕,烟雨迷朦,群山若隐若现,象是披上一层薄纱,现出一种模糊的美,好象是一幅幅水墨山水画若逢阵雨放晴,彩虹映照,云雾拂面而过,游人仿佛置身于神山仙境之中 2,静态欣赏 静态欣赏是旅游者在肯定的位置上,面对风景的一种观赏活动,或缓慢的移动视线,认真地玩味其中的微妙假如移动过快,就不易感受其中的美象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园中园)、北海中的静心斋,苏州的网狮园,其特点是小巧精致,以小观大,以少胜多,都适合静态欣赏,认真玩味 黄山云分五海,即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天海要想欣赏黄山云海的美,必需选择适当的位置,认真玩味东海位于白鹅岭以东,在白鹅岭现东海;西海位于丹霞峰、飞来峰西侧,在排云亭看西海;南海位于天都、莲花两峰以南,玉屏楼观南海;北海位于丹霞峰、狮子峰、始信峰以北,在凉爽台观北海;大海位于光明项前,在光明顶看天海 黄山有很多山石引起旅游者的兴趣。
这些山石也必需在肯定的位置上认真玩味才能体会到其妙处例如,在散花坞中可看到“梦笔生花”、“笔架峰”、“骆驼石”、 “飞来钟”、“老翁钓鱼”;在曙光亭可以看到“仙人下棋”、“仙人背包”、“丞相观棋”;在凉爽台可以观“猴子石”;在排云亭可以看到西海的自然巧石: “仙人牺准”、“天女绣花”、“天女打琴”、“武松打虎”、“仙人踩高跷”,等等 二、欣赏的距离 欣赏风景时,选择距离是很重要的距离不适当,往往看不到美例如,我们对全景的欣赏需要距离远些,才能见其全貌和整体的美我们要想看到局部的美,则需要近些有一个女子终年生活在美丽的风光中,与家乡漂亮的风景朝夕相处,习以为 常,所以,感觉不到它的美有一次,她离开家乡,乘船在江上行,极目远眺家乡时,她才发觉家乡的风光特别美薄雾、帆影、夕阳、落霞,好一派令人心驰神往的湖光山色于是这位女子即兴作了一首诗:“依家住在两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入芝兰室,久而不闻其香都是由于距离太近,习以为常,而不觉其美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需要与审美对象保持肯定的距离,审美对象才能显出美,这是人们心里习惯造成的。
我们欣赏漂亮的风景时,有两种缘由看不到其中的美:即距离太远和习以为常在美学叫“距离设”或“心理距离”,这是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1880-1934)在192022年出版的小动理距离》一书中提出来的一切美景都要在适度的距离中,才能看到距离可以增加审美的勉力立刻看壮士”、“月下看美人”,由于有距离,非常显得壮,非常显得美又如柏藤、老树,这些在生活中都是极其平凡的东西,不能唤起人们的美感但在离开肯定的距离看它时,就会给人以各种意像,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就会感到美 黄山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人踩高跷”、“仙人下棋”等等,近看只不过是一些普一般通的石头但离开肯定的距离来看这些顽石,使人感到象是一个猴子在望海,象是仙人指路、仙人踩高跷、仙人下棋这就是心理距离的作用由于审美主体离开审美客体肯定距离后,再看审美客体就会模糊不清,由于模糊不清,就会给人各种意橡,造成这些奇怪的意像美朱光潜教授讲过一个例子,海上航行遇雾时,不但不开心,而且很危急但他又说:你把海雾摆在有用世界以外去看,使它和你的实际生活之间有一种适当的距离,这时你就会感到“海雾却是一种绝美的景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