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 角 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 出现在正午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纬度和季节作规律变化62°春分3·2185.50夏至6·22秋分9·23620冬至12·2238.50长沙夏季高 温的原因?1. 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是90°; 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起向南北两侧依次递减H=900-纬度差纬度差: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 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差距(同减异加)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例:已知夏至日某地正午太阳高度是70°,求该地的纬度3. 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规律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 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 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 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情 况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接受直射 之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比较某一天不同纬度的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例:比较夏至日长沙(28°N)、海口 (20°N)和昆明(25°N)正午太阳高度的大 小和白昼的长短。
23°26′S23°26′N0°夏至春分秋分次年春分冬至分析长沙全年和5月1日至10月1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23°26′S23°26′N0°夏至春分秋分次年春分冬至5.110.1分析长沙全年和5月1日至10月1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4. 应用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 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SNH1H2H1=H2:赤道H1>H2: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H1<H2: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夏至冬至南北回归线之间SNH1H2夏至 冬至北回归线以北SNH1H2南回归线以南夏至冬至4. 应用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 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2) 日照与两栋楼房之间的最小间距HSNhLL=h×cotH =h×cot (66°34′-Φ)(冬至日)例:北半球中纬度某地(Φ),建有一 栋楼房,高为h,现规划在其北面建一栋 新楼,楼高相同,要保证新楼底层全年正 午都有阳光,求两楼间的最小间距L 4. 应用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 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2) 日照与两栋楼房之间的最小间距(3) 日照与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Hα SN集热板=90°-H =90 ° -〔90 ° -纬度差〕 =纬度差例:若在某地(Φ)一栋楼房房顶安装 太阳能热水器,为了使热水器最大限度的 获得太阳光热,集热板与楼顶的夹角应是 多少? α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思考思考11. .北半球和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各如何?北半球和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各如何?22. .赤道上昼夜长短情况如何?赤道上昼夜长短情况如何?33. .此日北极圈内和南极圈昼长各为多少小时?此日北极圈内和南极圈昼长各为多少小时?44. .由北向南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什么?由北向南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什么?(以夏至日为参照)(以夏至日为参照)A弧 夜弧 昼昼长夜短BCDE极昼昼短夜长昼夜等长极夜1. 变化规律:二、昼夜长短的变化(1)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处于夏半年,此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地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另一半球情况相反;(2)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南半球情况相反; 冬至日情况相反。
3) 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全球随纬度的变化 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纬 度昼长>夜长,纬度越高,昼越 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 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 现极昼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北半球同一纬度地区随季节的变化昼夜等长 昼渐长,昼 >夜 昼最长春分 夏至冬至 秋分昼最短 昼渐短,昼<夜 昼夜等长昼渐长昼短于夜昼长于夜 昼渐短春、秋分夏 至冬 至直射 点 位 置北半 球赤 道南半 球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长夜短,越 往北白昼越长昼夜平分昼夜平分昼短夜长,越 往南白昼越短昼短夜长,越 往北白昼越短昼长夜短,越 往南白昼越长(1) 根据日出日落的时间计算昼长:2. 应用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二、昼夜长短的变化ACB5点 昼长= (12-5)×2 =14小时6点12点同一纬度上的地点日出日落的地方 时相同,昼长相等 0点(2) 根据昼长计算日出日落的时间:2. 应用12±昼长/2例:若某地某日昼长为15小时,则该地________日出,________日落。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1)根据日出日落的时间计算昼长(3) 比较两地日出日落的早晚(2) 根据昼长计算日出日落的时间:2. 应用二、昼夜长短的变化(1)根据日出日落的时间计算昼长(1) 甲地比乙地日出(早或晚) _____分钟,日落(早或晚)_______ 分钟; 例:已知甲(40°N,110°E),乙(40°N,115°E),丙(30°N,115°E)三地,且夏至日甲地的昼长比丙地长56分钟,推算: 甲、乙两地 位于同一纬线上, 则昼夜长短相等; 但甲地(110°E)在 乙地(115°E)的西 边,故甲地比乙 地晚日出,也晚 日落;根据两地 经度差计算出时 差,即40°N30°N110°E115°E甲乙丙(115°-110°)×4分钟=20分钟晚20晚20(1) 甲地比乙地日出(早或晚) _____分钟,日落(早或晚)______分钟; 例:已知甲(40°N,110°E),乙(40°N,115°E),丙(30°N,115°E)三地,且夏至日甲地的昼长比丙地长56分钟,推算: 同一纬度的两地,日出、日落的早晚取 决于经度位置的差异,东边的地点先日出, 也先日落2) 乙地比丙地日出(早或晚) _____分钟,日落(早或晚) ______分钟; 例:已知甲(40°N,110°E),乙(40°N,115°E),丙(30°N,115°E)三地,且夏至日甲地的昼长比丙地长56分钟,推算: 据已知条件 该日甲地的昼长 比丙地长56分钟, 而甲、乙两地位 于同一纬线上, 昼长相等,即乙 地的昼长比丙地 长56分钟;将56 分钟一分为二, 以正午12点分界, 则上午乙地比丙地多28分钟,即早日出28 分钟;下午乙地比丙地多28分钟,即晚日 落28分钟。
40°N30°N110°E115°E甲乙丙早28晚28(2) 乙地比丙地日出(早或晚) _____分钟,日落(早或晚) ______分钟; 例:已知甲(40°N,110°E),乙(40°N,115°E),丙(30°N,115°E)三地,且夏至日甲地的昼长比丙地长56分钟,推算: 同一经度的两地,日出、日落的早晚 取决于昼长的差异,白昼长的地点先日出 ,晚日落3) 甲地比丙地日出(早或晚) _____分钟,日落(早或晚) ______分钟; 例:已知甲(40°N,110°E),乙(40°N,115°E),丙(30°N,115°E)三地,且夏至日甲地的昼长比丙地长56分钟,推算: 早8晚48(3) 甲地比丙地日出(早或晚) _____分钟,日落(早或晚) ______分钟; 例:已知甲(40°N,110°E),乙(40°N,115°E),丙(30°N,115°E)三地,且夏至日甲地的昼长比丙地长56分钟,推算: 经度和纬度都不相同的两地,日出和日 落的早晚由经度位置和昼长共同决定,一般 先算出时差,再根据昼长进行修正赤道黄道黄赤季节正午太阳四季三、 四季的更替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四季的更替北温带一些国家采用的四季(使季节和气候相吻合)春季 (3. 4.5) 夏季 (6.7. 8) 秋季 (9.10.11) 冬季 (12.1.2)看上图思考? 欧美四季为什么比我国传统四季晚一个半月?四季变化 (中纬度地区)(2月4.5日 )(5月5.6日 )(8月7.8日 )(11月7.8日 )北 回 归 线南 回 归 线北 极 圈南 极 圈热 带南 温 带北 温 带北寒带南寒带23.5°N23.5°S66.5°N66.5°S天 文 特 征气 候 特 征有太阳直 射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无太阳直射 无 极昼极夜现象无太阳直射 无 极昼极夜现象终年炎热四季分明四季分明终年严寒终年严寒课后练习1.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1)在图中粗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 转的方向。
2)A、B、C、D四点位于近日点 的是 ,地球公转较快的是 3)地球处在B处时,南宁昼夜长短 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处在A处时,太阳直射在_____ (5)将不同时段填写在下列各种地理现 象后面空格中有一定难度)①北半球昼长夜短 ②北极圈内极昼范围不断扩大 ③南半球的白昼越来越长 ④北京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⑤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 变小 2.读图完成下列练习:(1)请在粗线上用箭头标 出地球自转的方向2)图中阴影部分是夜间 ,那么晨昏线ABC属于昏线 的是 3)D点的地方时是____ 时,D点白昼长 小时4)A、B、C三点有极 昼极夜现象的是 ,昼夜平 分的是 5)假若B点的纬度为7 0°N,那么太阳直射点的经 纬度是 6)A点在B点的_______ 方向。
街拍 街拍 胚痋耶。